丁宁接受采访袒露心声,亲口揭秘2016年夺大满贯后不退役原因
2020年12月15日社交媒体上线了对丁宁的专访视频《光阴的故事》。丁宁接受采访时详细介绍了自己从2010年开始兵败莫斯科,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成就大满贯,再到现在经历的种种困难。特别是丁宁亲口揭秘没有在成就大满贯后急流勇退选择退役的原因。
丁宁在采访中说,10年前(2010年)应该是我第一次作为主力参加的世界锦标赛,也就是莫斯科。那一年对我的印象应该说算是灰色的。(第50届世乒赛团体赛在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馆举行,女团决赛小将丁宁首盘上场,2-0领先的大好局势下被冯天薇逆转,随后出场的刘诗雯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出场,不敌王越古。最终中国队1-3不敌新加坡队痛失考比伦杯)。10年后的我觉得在这10年当中经历了很多东西,也从一名非常年轻的这种小将,到现在完成了自己所有的梦想(成就大满贯)。
我觉得对于乒乓球的初心也好,对于乒乓球的这种热爱也好,是在我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我不想去丢掉这个东西,我觉得它很珍贵很重要。而且这么多年以来有那么多人支持我,给了我很多的力量,我也希望把自己这种最好的一面或者说力量反馈给他们。
10年前比赛在一开始拼的时候特别开心,很享受每一次挑战的过程,当自己战胜自己或者战胜困难之后,那种开心,我觉得可能用什么东西都换不来。那是一种释放的状态。但在2015年以后,随着自己成绩越来越好,在队伍当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多的转变,从一个年轻的运动员变成了大队员,然后变成了中国队的核心,甚至于中国队的队长,这个时候所要承担和承载起的东西就更多了,大家对你的看法和对你的要求也是更全面也是更高的。
尤其在2016年之后,我觉得可能自己很难去享受(比赛),就是说可能打什么样的比赛,我都觉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赢下来我也并不是觉得很开心,就是没有像年轻的时候可能那么狂喜,感觉自己能超出自己和大家的想象。但是当成为大满贯之后,2017年我也拿了世界锦标赛等很多冠军,那个时候虽然也很开心,但并没有那种狂喜。
我觉得其实从2010年(兵败莫斯科),包括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真的是大起大落,很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这种巨大的起伏。在经历过那些东西之后,我再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时候,我觉得沉淀的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来自于内心和思考或者思想上的东西。其实我觉得我很幸运,太幸运了,最后还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完成自己的(大满贯)梦想。
应该说2015年、2016年、2017年是我非常巅峰的几年,基本上所有的比赛只要参加都能够夺冠或者是进入决赛。在那之后确实自己有一段时间是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该如何继续下去,找不到一个支撑自己的点。
其实一开始我还是蛮乐观的,觉得就去试一试。如果自己真的能走出一个新的天地的话,对后面更多年轻人他们在延续他们运动生涯,包括在成为大满贯之后的道路上都会有一些好的借鉴。但是后期我觉得球的改变(改成40+新材料塑料球),它的变化还是跟原来的乒乓球来讲的话是非常大的,误差感觉最少有50%以上的这种变化。像我之前这一类打法本身也在技术上不算是特别先进的,影响还是非常的大。因为自己的位置当时是非常的高,所以(成绩下降)大家可能都会觉得接受不了或者说觉得你应该可以去战胜这个困难。
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没有人比我自己更难受了。之前也采访的时候也说过,有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我是对自己非常失望的。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每个人其实都不知道应该会发生什么。从教练到运动员,其实大家都在不断的总结。对于我来说,原有的东西是支撑我打到了巅峰。比年轻人,我首先要改掉这些东西,再重新塑造一个新的或者做出很大的调整,需要更多的时间。
到了2018年、2019年我记得打了一个什么比赛输给了一个(国家)二队的小孩,好像我记得是0-3就输了。你怎么来接受这件事情?即使身边的人都告诉你说没关系,但是你是不能接受的,这怎么可能这件事情发生的。 我觉得可能有很多的时候,还是自己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对自己有很多的这种失望。
记者问:往前数的话,从邓亚萍、王楠、张怡宁等人女运动员达到了一定巅峰成绩之后,都会很快地选择激流勇退这种,你为什么不这么做?
丁宁:我2016年打完奥运会以后,(李)晓霞就退役了。我那个状态下接过了(女队)队长这样的职位以后,觉得自己身上承载了很多的责任和使命。那时候就是小枣(刘诗雯)跟我同年纪,下面像陈梦、曼玉,包括小朱,包括莎莎她们都还比较小,都没有什么大赛经历。当时对我来讲需要自己去承担起这份责任,我觉得也有这样的一种使命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