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飙升,中国为何没有定价权,如何才能夺得定价权?
今年以来,随着一则消息的传出,世界人民惊呆了。
铁矿石价格继2015年的每吨282.5元,疯狂飙升至现在的每吨1358元,涨幅高达3.8倍!
而作为全球铁矿石最大的买家,中国却缺少对铁矿石的定价权。
中国为什么没有定价权?如何才能夺得定价权?
全球铁矿供应现状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作为社会工业的粮食,铁矿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由于我国铁矿石资源存在富矿较少,贫矿较多的情况。
所以自2014年以后,我国铁矿石产量逐渐由15亿吨开始下降。
2019年,我国的铁矿石产量是在8.4亿吨,但是这其中原矿铁品位仅为27%,
如果加以选矿,其最终只能获得2亿吨左右的成品矿。
但这对于我国庞大的钢铁产业来说,无疑于杯水车薪。
这种情况下,我国只能高度依赖于国外的铁矿石进口,
而这进一步促成了四大矿商对于铁矿石的垄断地位。
随着我国铁矿石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钢铁产业链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重起来。
据中国钢铁协会的统计,自2015年以来,我国对外铁矿石依存度高达80%以上,不可谓不高。
同时,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可知,自2015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数量一直维持在7500万吨/月的水平。
2019年,我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达到了12.8亿吨。
单单是进口的铁矿石就达到了10.69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了83.5%。
此后,依存度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之中。
而这些铁矿石主要来自于巴西和澳大利亚。
2019年,中国从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分别达到了2.29亿吨和6.65亿吨,
各自在中国全年铁矿石进口总量中的占比是在21%和62%。
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一共进口了11.7亿吨铁矿石,在全球的铁矿石贸易中占比超过70%。
于是,随着全球铁矿石贸易的逐渐集中,
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在全球铁矿石出口中所占的比幅逐渐稳定在了80%左右,
而这意味着将会在世界长期内形成垄断地位。
目前,处于全球铁矿石资源垄断地位的四大矿业公司分别是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和FMG。
这四家矿业公司的总产量在全球的总的铁矿石产量中的占比超过二分之一。
不仅如此,几乎所有高质量、低成本的矿山都属于这四大矿业公司。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我们却依旧不占据主导地位,
铁矿石的定价权完全由以上四大矿业巨头所掌控。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中国钢铁企业前几年亏损巨大,
但是这些铁矿石巨头却依旧能够凭借其铁矿石的垄断地位赚取不菲的利益。
这对我国钢铁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我国没有获得铁矿石方面的定价权呢?
中国为什么没有定价权?
这就要从铁矿石的价格谈判说起了。
世界上最早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发生在1981年的时候,
彼时,一大批铁矿石相关企业和供应商举办了这么一场价格谈判。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供给双方给彼此确定一个大致的交易范畴,
在这个范畴里铁矿石以一种及哦啊为稳定的价格进口。
这个价格就是所谓的FOB 价格。
贸易时,铁矿石供应商应按FOB交货,而运费则由买家自行承担。
此次谈判,分别按照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两个国际铁矿石交易市场进行。
其中,代表亚洲市场的是日本,而代表欧洲市场的则是德国。
巴西有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
然而,2008年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供应商FMG也异军突起,参与了进来。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买家,
宝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代表,
从2003年开始也有资格参与到亚洲市场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
自2010年以来,巴西铁矿石供应商开始推出普氏指数定价。
一段时间后,澳大利亚铁矿石领域的巨头力拓也开始逐步采用普氏指数作为铁矿石定价的基础。
最后,指数定价机制也逐渐为中国大多数钢厂所接受。
随着现货市场的发展和指数定价的兴起,
与之对应的管理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被各类参与者所重视。
这种情况下,铁矿石衍生品交易就诞生了。
2009年,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还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份铁矿石掉期合约。
在此之后,随着铁矿石衍生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其市场增长率达到了89%。
2013年,大交所在国内市场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合约。
在中国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下,
越来越多的投机机构或个人参与到这种铁矿石衍生品的交易中去。
目前,作为国际铁矿石市场的主要定价指数的是普氏指数。
普氏指数主要使用中国市场的现货价格来评估在现货市场销售的海运进口铁矿石的每日交易价格。
其所依据的就是规格在62%的铁矿石,后来逐步增加了52%、58%、63%、65%等不同规格的铁品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氏指数得以逐渐被推广开来,
从而成为国际铁矿石市场主要的定价和结算依据,以及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的风向标。
然而,由于普氏指数背后庞大金融股东背景以及与世界三大矿山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在公正性方面难免存在许多的龌龊。那么这些不公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普氏指数所选取的样本数量较少。
具体来看,普氏指数只是选取了30到40家活跃的钢铁企业、矿石供应商和主要贸易商收集数据。
但是要知道光是铁矿石的进口国或者说是买家就多达成百上千家。
而单单以几十家的数据来作为大多数的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
其所反应的情况也必然是与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
其次,最奇葩的是,普氏指数居然以招标的价格作为指数定价,
这显然是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交易情况的。
这些对铁矿石资源占有垄断主导地位的矿业巨头,时不时地暗中操纵市场价格。
在铁矿石市场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四大矿山经常以竞价方式出售铁矿石,
存在矿山与下游客户串通哄抬竞价的现象。
普氏指数的价格基于当前市场的最高交易价格,
倘若普氏指数选取高价结标作为指数定价的话,那就会造成一种铁矿石整体上涨的假象。
这无疑会使得铁矿石进口商的成本大大增加,而铁矿石供应商却能够从中大赚特赚。
最后,普氏指数以到岸价格为基础,地域差距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澳大利亚到中国的海运费大约是在每吨10美元左右,
而巴西和南非到中国的海运费每吨要比澳大利亚高出10美元。
这意味着,在中国销售相同规格的铁矿石时,
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利润比巴西和南非铁矿石要高出3美元/吨,
同类商品的价格公平性就无法实现。
总而言之,由于普氏指数定价机制本身所具有的制约因素和不足,
我国基本是作为铁矿石最大的买家,依旧难以掌控铁矿石的定价权。
其实,不只是在铁矿石方面,就连曾经轰动一时的“大豆采购事件”
都无不说明中国长期缺乏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
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市场价格,从而不可避免地遭受经济损失。
如何才能夺得定价权?
那么在此种情况下,是否就意味着我国束手无策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加快钢铁产业整合,提高我们在谈话中的话语权。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日益加强的情况下,淘汰落后产能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同时,在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约束下,我国的钢铁行业产能和产量必然会出现下降的状况。
而通过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产能过剩的情况,
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们对于铁矿石的庞大需求。
同时,加快国内钢铁行业的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
在国外价格谈判中形成统一的声音,有利于与矿山进行统一的整体谈判与合作。
从而进一步促进双方建立更为合理的定价机制。
其次,在现行的铁矿石指数定价机制中,主要采用的是普氏指数定价,
而这种定价方式却受到了各钢企的极大质疑。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普氏指数定价,
任何一种单一的指数定价方式都难以获得全部人的满意。
也就是说,在铁矿石领域急需一种多元化的定价方式。
就拿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来说,其就一些铁矿石产品中为买家提供了多种指数定价的方式。
因此,定价指数的多元化必将成为未来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的发展趋势。
再次,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交易里,许多商品通过期货市场价格主导商品现货市场。
可以说,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价格的风向标,具有发现现货价格的功能。
为了获得更多铁矿石领域的话语权,
2013年10月,大交所推出了与新加坡铁矿石掉期不同的铁矿石期货。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
随着两年多的逐步完善,当下,大交所铁矿石期货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接受,
成为了铁矿石现货价格的风向标。
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在铁矿石市场上的话语权。
最后,我国还不断加大了对海外矿山开发的投资,尤其是在非洲和南美投资开发矿山。
就比如说,中国前一段时间拿下的西芒杜铁矿。
其在第一期就已经达到了8000万吨的开采量,预估最高可以达到3到5亿吨。
此外,这些铁矿石的质量明显要高于澳大利亚铁矿石,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这无疑可以帮助我国逐渐减少对世界三大铁矿的依赖,
从而提高我国在铁矿石领域的定价话语权。提高其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定价话语权。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对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鉴于铁矿石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掣肘,
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必然是需要夺回对于铁矿石的定价话语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