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香港医生有多不足?为何要吸纳海外医生?商报君话你知
香港医生供不应求,人所共知;而到底有多不足?
香港医生供不应求的症结,究竟在于「止血」而非「输血」,抑或在于本身患有「贫血」?即是说,应集中解决公营医生流失问题,还是必须引入非本地医生?
香港医生供不应求的老问题,终于可望纾缓。港府日前提出新特别注册制度,容许非本地培训的医生来港执业。
商报君今天用一组数字图来告诉你,这项新政有多迫切!
香港医生比例严重偏低
香港医生供不应求,人所共知;而到底有多不足?横向比较来看,低的印度只有0.78名,次低的土耳其为1.88名。除了以轮候时间衡量,还可跟其他地方比较。
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显示,成员国里每1000人口约有3.3名医生。最多的是奥地利有5.24名,其次是挪威4.93名,其余欧洲多国则介乎3至4名左右,至于亚洲的日本、韩国则有2.49名和2.39名,而最低的印度只有0.78名,次低的土耳其为1.88名。
香港呢?根据食卫局2020年资料,每1000人口只有2名医生,毫无疑问,数字在国际上严重偏低。如果要香港追至日韩水平,以目前全港有约1.5万医生计算,则需要额外3000名医生;倘要进一步追上OECD平均,则要大增近1万名才够。可见,香港医生潜在的追落后空间到底有多大。
医生数字增 增幅远不够
香港医生长年供不应求,惟不代表供求矛盾持续恶化;事实上,由医生总人数,到每1000人口的医生比例,两个数字都在不断改善,只是改善幅度远远不够。
统计处资料显示,2019年全港共有15004名注册医生,按年增加了353人或2.4%,近5年来都维持相若增幅。此外,与1990年每1000人口仅得1.1名医生,2000年增至1.5名,到2020年升至2名,增幅不可谓不明显。
然而,与同期护士增幅相比,则有天壤之别。2019年全港共有44601名注册护士,按年增幅5%,涉及2116人,而过去5年间的平均增幅亦逾4%,至于每1000人口的护士比例,最新更为8.2名,较1990年大增约3.4名,增幅无疑远胜同期医生的0.9名。
2017年发表的《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指出,教资会已大增医护学额,从2008/09年度分别涉250个和550个,增至2018/19年度的470个和630个。为何注册护士每年增加数字,较每年培训出来的人数多?因为不少登记护士经进修后获转职为注册护士,而注册医生人数则不能藉此增加,加上医科生要完成6年学位课程和1年驻院实习才可正式注册,故增加学额的作用需要滞后浮现。
非本地培训医生执业
并非新鲜事
港府日前提出新特别注册制度,容许非本地培训的医生来港执业。其实,这算不上什么新制度,因为海外医生在港执业早非新鲜事。
《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资料显示,1996年9月前,英联邦国家所颁授的医学资格获医委会认可,持有该等资格的毕业生可于本港注册。从新注册比例看,1992年至1996年所涉的非本地医学院毕业之医生数量便从平均高占56%,下降到2012年至2016年的13%;其中,在回归早期,1997年至2003年间的非本地所占比例,仍超过20%。
非本地医生来港执业的大门始终打开,只要通过医委会执业试于现行制度下还是可注册执业。然而,相关合格率却持续偏低,查三部分考试里,医学英语测验普遍有近80%至90%应考者合格,但专业知识考试和临床考试则低至12%至48%,合格率不足一半。这是应考者大多不符合当医生的水平?抑或香港的考试门槛太高?还是考生放下课本太耐,考试终究不同实际?其中,医委会于2015年便把豁免临床考试的经验要求从10年减至6年。
在引入非本地医生之余,确保相关医生的医学质素,乃新特别注册制度订出四项条件,包括非本地培训医生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持有获新设立法定特别注册委员会订定名单的认可医学资格,并且在受雇期间获确认服务令人满意和称职等,都考虑及回应了相关顾虑。
公营医生持续流失
如何解决?
香港医生供不应求的症结,究竟在于「止血」而非「输血」,抑或在于本身患有「贫血」?即是说,应集中解决公营医生流失问题,还是必须引入非本地医生?
香港确存公营医生流失到私营市场的现象。卫生署统计显示,查2006年以前,于私营机构工作的注册医生比率,长时间徘徊在四成半水平以下,其中1996年至2000年更低约四成左右,惟2009年以后却突然上升到近五成,并一直维持至今。2000年于政府和医管局工作的注册医生人数,一度超过3000名,而近年则回落至约2600名。
公营医院的整体全职医生流失率,最新已见明显回落,由2018/19年度的6.4%高位,降至2020/21年度的3.9%。可是,顾问医生的流失率仍嫌偏高,达到7%,高于高级医生/副顾问医生的4.3%,以及医生/驻院医生的2.7%,反映愈资深者流失问题愈严重,这多少影响到公营医疗质素水平。
考虑到全港多近九成的住院服务由医管局提供,当局诚应采取措施挽留公营医生人才;不过,不少医生转投私家后晋升「星球人」,即每星期收入高达百万元,政府又如何制订具吸引力的薪酬?
说到底,要解决供求失衡,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是出路,两者不存非此即彼或排他性质;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无疑是「止血」兼「输血」双管齐下。
乐见开门纳医生
香港商报评论员 李明生
本港医生供不应求的老问题,终于可望纾缓。食卫局局长陈肇始近日建议修订《医生注册条例》,提供新的特别注册途径让合资格非本地医生免试来港执业,预料下月提交立法会审议。
香港医疗水平虽然不低,人均寿命亦在世界数一数二,但公营医院长年逼爆、医生压力持续爆煲,却也一直为人诟病。以每千人口计算,经合组织(OECD)成员平均有3.5名医生,其中奥地利和挪威有约5名,欧洲国家普遍有3名以上,除却榜末印度仅得0.8名,尾二的土耳其都有1.9名;香港呢?最新数字居然也只有1.9名,数量之少令人咋舌。若要追落后与主流看齐,全港医生数量须至少马上暴增一半,而在人口老化下,医疗需求势必上升,倘不改革供应链,未来供求鸿沟只怕进一步扩阔。按政府保守估算,至2030年和2040年将分别欠缺1600名和1900名医生。有见及此,近年当局已增加医生学额,惟受累训练医生需时,两间医学院亦容量有限,单靠本地供应实在不够,求诸境外无疑是唯一出路。譬如新加坡,所纳入的海外医生就超过5500人,高占整体医生人数逾四成之多。
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一直透过贸易解决本地的能源、食品以至各类物资需求;劳动市场方面,由低技术的家庭佣工,到金融、创科等国际人才,香港也有相应输入措施。那么,为何输入医生一事,却要大搞保护主义?保护主义诚非全然有利无弊,有人担心境外医生质素问题亦可理解,今次政府建议实已充分回应了社会上的疑虑。
建议中的新注册制度,订明了四项条件。首先是语言及文化方面,相关医生必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相信就不用担心会出现什么任何沟通障碍。此外,由医学专家组成的法定「特别注册委员会」,订定非本地的获认可医学资格名单,考虑因素包括教学语言、课程内容、医学院的国际排名等,也有效为医生质素把关;值得一提的是,相关医生只是豁免在港执业资格试,他们必须在当地毕业并已注册为医生──类似的资格互认断非新事,就如香港的律师、建筑师、工程师亦可到其他地方执业一般。而且,经特别注册的医生须在香港公营医疗机构担任全职医生最少5年,服务令人满意和称职兼通过在职评核后,才可申请在港正式注册,也确保了他们必先满足普罗市民需求,同时亦减轻他们与私家医生直接竞争的顾虑。有曰,香港不缺医生,只是公营的大多流失到私营「赚真银」云云;前文所提数据已否定了所谓不缺谬误,至于公帑运用无法追上私营「星球人」待遇(即有私家医生每星期赚一百万元)亦是大家必须了解的。所以,输入医生新制已在满足病人需要、确保医疗质素、回应医界顾虑等方面作出最佳平衡。
究竟新制将为香港带来多少医生?政府也没能说准,坊间亦指要在公院绑死5年的诱因不大。一如其他政策要视乎实施状况灵活调整,假若香港医生供不应求矛盾依然巨大,市民轮候看病时间不减反增,输入医生的大门亦应积极研究进一步打开。这乃是确保医生供应充足,继而确保「病有所医」的惠民惠医好办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