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1日 星期三

新加坡何时解封?哪些行业率先复工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加坡持续蔓延,每年的劳动节群众大会取消了现场机会,李显龙总理也第一次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直播发表劳动节献词。

李显龙总理表示,在新加坡实行阻断措施期间,大家都很不容易。一些规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和人们的工作,为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但在当前的困境中,大家都坚毅不屈,从容应对。

拨出600亿新元 共同克服目前的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GDP今年将萎缩,这将是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而新加坡作为开放经济体可谓首当其冲。

过去两个多月里,新加坡政府发放、追加里数次补贴,共计约600亿新元帮助新加坡民众、企业度过难关。同时,政府也利用了国家储备金,来帮助员工保住工作、帮助企业减低成本,以及帮助国人渡过危机。

比如雇佣补贴计划,政府为所有本地员工首4600元薪金,提供75%的补贴,为雇主免除劳工税等等。

但随着疫情的持续,这些巨额补贴仍然没办法满足持久的疫情战,许多工友还是会面临减薪,这是难以避免的。

在眼下,需要共同克服目前新加坡面临的危机。

呼吁雇主不要裁员 李显龙在讲话中提到,希望雇主和员工可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工友们已做出了牺牲,雇主们也要尽全力帮助员工挺过这个艰难时期,而不是一碰到困难,就立刻裁员。

一方面李显龙呼吁雇主避免裁员,另一方面他呼吁员工接受减薪,以便在疫情好转后蓄势待发,为逐步重启的经济做好准备,重振旗鼓。

只有这样,当经济开始复苏时,企业就会有足够的实力重振旗鼓。

新航是新加坡的骄傲 政府全力助新航渡过危机

李显龙总理指出,享誉全球的新航一直以来都是新加坡的骄傲,政府将致力于帮助新航渡过这场危机,不遗余力确保它能再次展翅高飞。

同时,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政府将逐步解除病毒阻断措施,让必要服务领域以外的经济领域恢复营运,“我们会先让那一些满足国人需求的行业开工,还有那些确保我国跟世界和全球供应连结轨的行业也可以获准重新开业。”

至于其他行业,如人潮容易聚集的娱乐场所,以及举行大型体育赛事的领域等,则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运作。

政府会加强检测、积极追踪

截止目前,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1.6万人!控制疫情持续蔓延和爆发是眼下重中之重的事情。

李显龙表示,接下来政府为了防控疫情,会确保所有防疫措施到位,包括先让新增病例减少,同时加强检测病毒的力度,并加快追踪病例的工作。

新加坡经济结构 将发生重大变化

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超过300万人确诊,全世界经济受到重创,全球既有贸易与投资也受到影响,新加坡作为开放经济体受到的打击可见一斑。李显龙说,新加坡经济结构恐将出现长久的重大变化!

“一些行业所受到的颠覆性影响将会是长久的。企业必须改变经营模式才能生存,一些工作将被淘汰,受影响行业的员工必须重新受训,以胜任新领域的工作。”李显龙说。

不过李显龙也承诺,政府将协助企业转型,并大量培训员工,即使保不住每份工作,也会确保人民受到照顾。

“要解决新加坡眼前和长远的挑战,就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来,雇主、工运和政府建立了牢固的劳资政伙伴关系。重振经济的过程,和克服经济转型的挑战,更需要劳资政三方携手同行,并肩作战,以确保没有人会因此落在后头,大家都得到妥善的照顾。”

感谢客工对新加坡的贡献

目前,新加坡社区感染已经得到改善,但客工宿舍方面病例还是相当多。

李显龙表示,S11榜鹅客工宿舍目前是新加坡最大的感染群,感染群的医疗援助主要由新建立的盛港综合医院提供,一些客工甚至参与了建造这家医院。

一名住院的客工告诉他的主治医生,他所居住的病房里的地砖是由他所铺,令盛港综合医院的医疗团队感动不已,并且很庆幸能够回馈这批客工。所幸患病的客工大多数只出现轻微的症状,政府正在为他们的健康和福利竭尽所能,并且安排了医疗团队到宿舍为他们提供援助。

“我明白在实行阻断措施期间,大家都很不容易。一些规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和人们的工作,为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但在当前的困境中,大家都坚毅不屈,从容应对。 ”

“五一劳动节是工友们的庆祝活动,当中也包括客工。在此,我要感谢客工们对新加坡所做出的贡献,并祝愿你们平安健康。 ”

经历过风雨 新加坡才有如今的成就

李显龙说,虽然新加坡受到疫情的影响,可好在新加坡先辈高瞻远瞩,多年来为国家累积一笔可观的储备金当做坚实后盾,好让政府在国家陷入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之际,能推出大刀阔斧的措施,协助员工、企业和家庭渡过难关。

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虽然“复苏的道路会是漫长和艰辛的。但新加坡也是历经了风风雨雨,才有今天的成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拿出甘榜精神,一定可以挺过这次难关。

上一篇新闻

韩流席卷全球 韩国邪教曾一度将“魔爪”伸入新加坡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董事职责履行受法律监管,务必重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