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18日 星期六

美酒飘香造传奇 爱国兴业永流芳

美酒飘香造传奇 爱国兴业永流芳

房前是池塘村落,屋后有码头、沙滩、绿树,隐匿于田园风光中的张弼士故居。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美酒飘香造传奇 爱国兴业永流芳

张弼士故居旅游区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杨开城 摄

美酒飘香造传奇 爱国兴业永流芳

张弼士故居旅游区规划图。

“南有胡雪岩,北有张弼士。”这是商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作为叱咤一时的商人,张弼士以创办张裕公司传世,可谓富可敌国。富甲一方的他心系实业兴邦,为振兴祖国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走进位于梅州大埔县西河镇的张弼士故居,建筑雕梁画栋,气派非凡。虽然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一些装饰早已斑驳,仍依稀可见这位当时海外华侨中首屈一指巨富的盛况。

如今,斯人已逝,故居犹在。去年以来,梅州市大埔县积极活化利用名人故居,在修缮保护张弼士故居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张弼士博物馆,弘扬客家文化和客商精神。

为助推梅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18日至20日,由梅州市人民政府、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张弼士博物馆开馆系列活动在梅州举行,期间将举行张弼士博物馆开馆仪式、张裕红酒文化小镇项目奠基仪式等活动。抢抓机遇,梅州将努力把张弼士故居打造成为集历史名人文化、客家古民居观赏、葡萄酒文化体验、生态乡村休闲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通讯员 刘招迎 余灏 罗文燕

富甲一方

被称为“中国葡萄酒之父”

“这条河是大埔的黄金水道,沿河两岸出现了很多名人,张弼士、李光耀、田家炳……今天我们来到的就是爱国华侨、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的故居。”伴随着讲解员的声音,旅游团成员来到了位于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的张弼士故居——光禄第。

光禄第于公元1908年为张弼士所建。三堂四横一围的围龙屋,整屋面朝西北,背靠东南,屋内共有18个厅、13个天井和99个房,建筑面积达4180平方米。整座建筑雕梁画栋,不论寝室、书房、正厅、厚重木门还是飞檐斗拱,均是彩绘描金,气派非凡。

“张弼士1841年出生,他的少年时光就在车龙村度过的。”张弼士第五代孙张祥州指着光禄第介绍。如今他已在这里住了30多年,平时为张弼士故居旅游区做些卫生清扫工作。

随着张祥州踏进正门,抬头便可见大门顶灰塑大字——光禄第,这是李鸿章所书。走进屋内,发现里面开设有张弼士馆、官文化馆、酒文化馆等展厅,展陈着百年前贮藏在地窑的大酒桶、酒缸、酒坛、酒壶、酒杯等展品。

这个隐匿于小山村里的百年老屋及周边,已被打造成了以光禄第为中心建设的一个富有地方特色,客家民俗风情浓郁,集名人故居观光、葡萄酒文化体验、客家乡村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张弼士故居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源于张弼士的名人效应,如今景区游客络绎不绝,不少人专门前来探寻他的传奇故事。这位客家骄子,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近代著名爱国侨领、振兴中华实业先驱和“中国葡萄酒之父”的传奇人物。

小时候家境清贫,张弼士只随在乡村当塾师的父亲读过3年书,13岁辍学到姐夫家放牛。

1858年,家乡遭受灾荒,时年17岁的张弼士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到了南洋荷属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谋生。一开始,张弼士寄食于大埔会馆,后经人介绍到一家纸行当帮工。老板看他为人勤恳、忠厚可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特意栽培他,并把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他。

几年后老板病逝,张弼士夫妇继承了他的资产。有了一定的资产基础后的张弼士,开始显现他非凡的经营能力。他先是抽出一部分资产,开设了一家经营各国酒类的商行,并承办了当地的酒税和新加坡的典当捐务。

在经营垦殖开发的同时,张弼士积极捕捉机会创办各类实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30多年间,张弼士经营的企业几乎涉及印尼、马来西亚的矿产、银行、房地产、航运、药业等许多重要行业,构建起庞大的商业王国,获得了巨额利润。据统计,到1869年,张弼士的资产达到8000万两白银,比清朝政府当年的财政收入(7000万两)还多1000万两,可谓富可敌国,当时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的洛克菲勒”。

实业兴邦

“吾生为华人,当为中华民族效力”

“说起张弼士,还不得不提起他创办的‘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以及‘中国葡萄酒之父’的美誉。”在张弼士故居内的酒文化馆展厅,讲解员指着酒桶说,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华人富商张弼士成为了当场焦点。他创立的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送展的美酒一举夺得金奖及最优等奖状,为中国产品赢得了第一块国际奖牌……

张弼士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也是他爱国情怀的杰作。

1890年,张弼士任巴城商务领事时,有一次参加法国领事举办的酒宴。酒会上听闻法国领事感叹“这酒如果用烟台所产之葡萄酿造,质量也毫无逊色”,而且法国领事告诉他“曾听法国官兵议论,瓜分中国领土时法国要力争山东,好在烟台设厂酿酒”。张弼士大为震惊,遂产生了在山东烟台投资建葡萄酒厂的念头。

次年,张弼士应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之邀,到烟台商讨兴办铁路、开发矿山事宜。张弼士借此机会对烟台进行了全面考察,了解到确是种植葡萄的好地方,当即决定于此投资设厂。

1892年,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在烟台建立。1894年,张弼士在烟台开辟两座占地千亩的荒山,栽植从欧洲引进的优质葡萄品种,建立自己的大葡萄园和闻名中外的地下大酒窖。同时,重金聘请欧洲一流酿酒师,建立了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经过多年辛勤耕耘,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开创了我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先河,获得巨大成功。孙中山先生曾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嘉勉。

19世纪90年代,张弼士在国内和南洋的事业如日中天。英、荷殖民当局看中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曾多次给他封官赐爵,都被他婉拒。他慷慨激昂地说:“吾生为华人,当为中华民族效力。”

张弼士主张“实业兴邦、利不外溢”。自1893年应召回国后,多次受到光绪皇帝召见。他曾多次上书朝廷,建议振兴商务,核心思想主要有三个:一是设商部,二是开特区,三是引外资。1903年9月,光绪帝下诏成立商部,钦命张弼士为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成为当时影响颇大的事情。

1905年,张弼士率领一个考察团到南洋,劝说当地华侨回国投资,振兴实业。据当时记载,他每到一处,“悬灯结彩,高挂龙旗,行者塞途,马车轰轰。观者如堵,极一时之盛。”可见张弼士影响力之大。

1916年,张弼士赴美参加巴拿马博览会载誉归国后,为了筹措中美银行资金,不顾年迈体弱四处奔波,积劳成疾,同年9月在印尼巴城病逝。

“富甲一方,也仍心系实业兴邦。”时至今日,后人张祥州每每谈起张弼士,都会自豪地跟儿女说起这些事迹。

据史料验证,张弼士还是中国第一辆拖拉机的制造者,第一批工业化国产机器制砖厂、玻璃制造厂、机器织布厂的创始人。

活化故居

展示客商精神、客家文化

房前是池塘村落,屋后有码头、沙滩、绿树。走进隐匿在田园风光中的张弼士故居,虽然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雕刻在梁上的牡丹、仙鹤等仍栩栩如生。这座由张弼士建造的百年老屋,如今成为了梅州市大埔县的宝贵文化财富。

多年来,梅州大埔县党委政府为弘扬张弼士这位历史人物大做文章,修缮了故居,建设了停车场、品酒长廊等旅游配套场所。并把包括故居、附近码头、田园村落等列入旅游用地控制规划范围,发展文化旅游,不断擦亮张弼士故居这张名片。

时值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因看好乡村旅游业,梅州市龙发生态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闻着酒香前来。2015年该企业承包了张弼士故居旅游景区,进行整体保护、开发、打造,发展“农业+旅游”产业。

“企业建设完善了张弼士故居景区附近民宿、农家乐等配套设施,现在节假日和周末,很多自驾游客过来游玩。”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姚沛荣说。

为进一步打造张弼士文化IP,弘扬客家文化和客商精神,去年以来,大埔县按照市委打造5A景区工作要求,积极活化利用名人故居,突出“文脉、商脉、绿脉”,坚持“理念先行、人力先行、科技先行、本土文化先行”原则,在张弼士故居旁全力规划建设好张弼士博物馆。同时,今年5月18日至20日在梅州举行张弼士博物馆开馆仪式系列活动,包括张弼士博物馆开馆仪式、张裕红酒文化小镇项目奠基仪式、张弼士客家精神研讨会、文化旅游推介会、张裕新酒发布暨红酒文化推介会等,助推梅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张弼士博物馆位于西河镇车龙村(张弼士故居旁),博物馆规划用地423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7平方米。分为5栋建筑,以张弼士人生轨迹为主线,规划建设有张弼士博物馆、弼士广场、弼士铜像、南洋起航雕塑、风雨长廊,以及故居游园小径,内部展陈分为9个部分。全方位展示其人生轨迹和张裕美酒,整个项目建设将抓住“文脉、商脉、绿脉”三条景区规划主脉进行,打造成展示客商精神、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张弼士博物馆开馆是整个景区的点睛之作,对带动景区旅游发展有极大地提升作用。未来我们还计划通过联动张裕红酒文化小镇项目等资源,把景区做强做大。”姚沛荣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张弼士故居旅游区进入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公示名单,活动上还将正式授牌。接下来,梅州市将擦亮“世界客都、长寿之都”招牌,发挥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历史厚重等优势,继续完善张弼士故居周边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的原则,努力把张弼士故居打造成为集历史名人文化、客家古民居观赏、葡萄酒文化体验、生态乡村休闲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相关

心系实业兴邦

●据清末文献记载,由张弼士发起并领导了从美国人手中收购回广三铁路的行动,对潮汕铁路和福建、佛山等地的铁路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张弼士为中国铁路的总体发展提供了发展蓝图,聘请詹天佑为中国铁路的发展作了总体设计,并对京广、石家庄至北京铁路段的建设进行了前期运作。

●张弼士在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期间。曾经与美国总统威尔逊洽谈合作筹建中美银行,为振兴中华、引进外资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铺垫。

●张弼士不只是中国工业生产葡萄酒的第一人,而且是引进先进农业、建造了亚洲第一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奠基人;大面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人才,张弼士也是第一人。

●张弼士是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的先驱,而且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其贡献不亚于陈嘉庚。张弼士是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传播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文化使者。声教南暨,在海外办教育传播汉语、传播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播客家话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张弼士对传播中国的建筑文明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建筑群,是一个价值连城的“中国建筑博物馆”,海外的张弼士旧居早就成了观光胜地。

●张弼士的爱国行动在海外华人当中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他是海外华人当中最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之一。在德国商船歧视中国人,拒绝为张弼士提供一等舱船票的时候,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张弼士一怒之下把慈禧太后御赐的瓷瓶摔得粉碎。他恨清政府无能,没有自己的商船,使华人在海外受侮。张弼士说:“清政府无能,办不起自己的商船,我来办!”张弼士是近代中国创办远洋商船队的第一人。

●张弼士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广东佛山创办机器制造砂砖裕益公司,在广州西关彩虹桥创办机器制造各种布匹的亚通公司,在惠州平海白沙湖创办机器制造玻璃公司,在平海创建盐田福裕公司,在雷州遂溪县创办机器火犁垦牧普生公司。史料验证,张弼士是中国第一辆拖拉机的制造者,第一批工业化国产机器制砖厂、玻璃制造厂、机器织布厂的创始人。

慷慨解囊 热心公益

张弼士致富不忘祖国和人民,慷慨解囊,支持公益事业。1900年黄河决口成灾,他带头捐献白银万两,并发动募捐百万两,赈济受灾民众重建家园。因此,清朝政府赠送他“乐善好施”的牌坊。

1904年,他也为广东海防筹巨款。同年,他在新加坡等地创办了“中华学校”“应新学校”(华文),设置汕头育善堂,筹建嘉应五属福利基金会,为外出学生辅助学费。1905年,他接受清光绪帝御书“声教南暨”匾额一方。

受匾典礼上,张弼士深有感触地说:“国家贫弱之故,皆由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皆由于学校不兴……我等旅居外埠,积有财资,眼见他西国之人在各埠设西文学堂甚多,反能教我华商子弟。而我华商各有身家,各有子弟,岂不可设一中文学校以教其子弟乎?”

在他的带动下,新、马两地相继兴办了8所华文学校。接着,他还给香港中文大学捐银十万两。1915年他路经香港,港英当局授予法学博士头衔。晚年他许下诺言,为岭南大学捐献。其后裔遵嘱,于1921年兴建了“张弼士堂”。

《南洋旅行漫记》(梁绍文著,1924年中华书局版)评称:“在南洋最先肯牺牲无数金钱办学校的,要推张弼士第一人。”

上一篇新闻

茶叶生产易,茶企上市难~

下一篇新闻

湖北巴东老笔杆吴平散文/往来账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