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近期以单人嘉宾为核心的综艺层出叠现,这类综艺通常将重心放在一位明星身上,放大他自身的特点以此吸引观众注意力。


从团体到个人,旅行成为了这类节目偏爱的题材,靠着“慢综艺”的招牌,将旅行重新拉回个人体验和感受层面,同时更精准粉丝人群。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比如最近推出的《周游记》围绕周杰伦为中心展开旅程。但节目主打的“三无”(“无脚本”、“无规则”、“无人设”)拍摄手法不但没有强调真实,缺乏内在联系使内容丢失凑感,还稍显无聊。可以说这部超长的明星Vlog并没有发挥出艺人本身的优势,甚至没勾起粉丝继续观看的欲望。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如果说个人综艺的目标是放大明星自身的亮点,那为什么这类节目却无法展现明星的个人魅力?打破粉丝滤镜后,个人综艺出现的意义是什么?它的内容又该如何创作,才能形成持久生命力?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明星性格特点与节目设置产生偏差


个人综艺为明星量身定做,既要突出明星的闪光点,还要保证内容上的多样性。这不仅对制作组是一种挑战,也对明星嘉宾有着极高的要求。


比如近期三档个人综艺,就以不同的切入口展现出明星的多种样貌。《你好,丹尼尔》和《周游记》都是聚焦明星旅游这一主题,让途中的风景与明星自身特点产生某种化学反应。而《亲爱的上线了》则是以一种新鲜的互动模式,让观众成为女主角与张翰展开一场线上恋爱。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不过这三档节目仍存在一些小弊端,导致明星身上存有的惊喜特质没有很好地呈现在镜头下。


《你好,丹尼尔》节目记录了国民偶像姜丹尼尔在波特兰的旅行生活。在这部专属姜丹尼尔的个人旅行日记中,观众能看见他行走在波特兰与形形色色的人展开交流,并通过挑战自己热爱的事情,衍生出“寻找真正的自己”这一话题。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这档节目的制作动机十分明确,聚焦在一个偶像明星的放松之旅。从2019年7月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姜丹尼尔的演绎道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小风波,可以说《你好,丹尼尔》的个人推动力充足。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但这趟旅行却未必让观众看见进入松弛状态下的姜丹尼尔。虽然前往陌生的城市的确能帮助明星丢掉偶像包袱,但是节目却并没有较好地展现出姜丹尼尔和波特兰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旅行地只是作为背景,没有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有力元素。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而姜丹尼尔的个人展现也缺乏丰富性,如果只是把旅程的重心放在他品味美食这一环节上,那为什么观众不直接选择看美食节目。问题就在节目并没有通过这些事件凸显明星的特性,抛开粉丝滤镜,明星和地点甚至是旅行途中的见闻都没有契合,那又如何给观众呈现出节目想表达的价值核心。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你好,丹尼尔》找到了最佳的明星嘉宾也选取了合适的地点,但却没有让两者完美地融合,也很难让人再次发现嘉宾身上的新鲜点。


有同样问题的还有《周游记》。因为周杰伦本身的号召力,节目在一开始就备受瞩目。但这档节目却没有发掘出周杰伦身上的亮点,或者说根本不了解观众到底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周杰伦。第一期和新加坡有关的旅行并没有让人看见美食文化和风土人情,更多的只有周杰伦和他朋友的聊天情景。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并不是说密集的谈话形式不好,如果嘉宾都幽默感十足那么谈话内容能最直观地逗乐观众,给节目增添乐趣。同时观众也能从亲朋好友的话语中得知明星嘉宾最贴近生活的状态,从侧面加强明星的人设。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而《周游记》却没有达到这一要求,所以谈话内容显得索然无味,也使周杰伦的综艺形象打了折扣。对于周杰伦这类在音乐歌坛有重要位置的艺人,比起看他和朋友一起旅游变魔术,或许他在音乐这块的才气和实力才是大家乐此不疲的话题。而奶茶更是周杰伦近几年被大众贴上的标签,这些点如果能被发掘利用,才可能加深嘉宾个人特色并使观众信服。


现在的节目中不管是魔术还是旅游还是和朋友的互动,都没能把周杰伦近况很好地呈现给观众,也没能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或者更加深刻。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前几天提到的《亲爱的上线了》也是没有抓住明星的亮点,使明星在节目中的人设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亲爱的上线了》是以张翰为主角的恋爱综艺,节目围绕“张翰失踪”的故事展开,提供第一视角让观众能成为故事里的女主角,并和张翰展开甜蜜互动。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节目形式新颖,但却没有给张翰提供一个清晰的形象定位。在故事情景中,观众会看见两个张翰分别出现在两个空间里,一个是真实的张翰一个是被创造出的人设“张翰”,而节目并没有交代观众会和哪一个张翰恋爱。两种人设和空间的切换看得人晕头转向,不仅没法体现出张翰本人的魅力,就连扮演的那个“张翰”也显得十分平庸。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这种和明星恋爱的节目,要不就让明星以生活化的样貌面向观众,要不就是贴合他的荧幕形象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设让粉丝看到魅力点。像韩国《我独自恋爱中》就让朴灿烈以学长的身份与观众恋爱。学长的形象和性格刻画不仅符合粉丝心中的设想,也为朴灿烈本人加分。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目前来看,依附明星个人ip打造的综艺并没有凸显主角嘉宾的优势,反而暴露出他们人设的弊端。在“节目跟拍+Vlog记录”的双镜拍摄模式下,过度追求明星生活化的一面,刻意打造出真实的氛围也让节目形式变得模棱两可,既没有纪实所带来的感动,也没有了综艺乐趣。


因为个人综艺是为明星量身定做,主题场所以及所有环节都应该与明星产生某种联系,这样才能全方位的展现他们的性格特色。单单依靠治愈系的拍摄手法,是无法传递出明星个人价值观和魅力点,也就不能引发观众对此产生任何思考。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放大嘉宾魅力,内容才会更充实


其实以单个明星为主导时,节目对参演嘉宾本身就有极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有知名度还得有综艺感,这样才能保证节目在前期吸引更多观众。


所以比起复杂化的剧情,强有力的角色设定和人物关系才是节目的首要关注,只要找到了适当的拍摄手法凸显明星的特性,围绕单人特质开展的内容就能变得丰富多彩。


比如以任贤齐为主角展开的探险旅游节目《秘境指南》,这档节目不但关注了每个旅游地的人文风景,还将镜头对准了更多元化的人生态度,以此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第二季前期利用二十年前任贤齐主演的电影《夏日的么么茶》为切入口,让大家故地重游。这三期内容穿插了大量电影画面,与现实中的场景产生呼应,时不时播放的电影背景乐也能烘托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秘境指南 2》利用电影给观众展现了曾经的任贤齐,这无疑放大了他的魅力值,加深观众对他的好感,也能让二十年前的他与现在的形象产生某种连接。而与任贤齐本人有关的音乐,如《浪花一朵朵》和《对面的女生看过来》,不仅为他巩固了人设,还能与观众产生极强的共鸣感。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虽然《秘境指南》系列在表达和嘉宾互动层面仍需加强,但用复盘的方式加强明星人设,这个点的确可以被单人综艺拿来借鉴。


以单个明星为主表现较好的还有《花儿与少年 3》。节目前期让陈柏霖独自开启非洲“流放”之旅,这段旅程也让许多观众为之圈粉。陈柏霖并没有因为独自旅行而慌张,反而他能极好地适应这一模式。节目组贴心地给他安排一只狗做陪伴,一人一狗的未知旅途成为了《花儿与少年 3》最大的亮点。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这段非洲之旅其实也像是目为陈柏霖“精心设计”,因为他本身热爱旅游,同时具备很强的独立能力完全可以应付这段孤单的旅程。而陈柏霖的荧幕人设似乎也更适合单独行动,这也是为什么之后的团队行动反而局限了他的表现。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当节目发现了嘉宾本身的特别之处,让他们在其中展现出自己最擅长且喜爱的事,这种状态不但真实也饱含渲染力,内容自然也会更好看。


除此之外,《丁海寅的徒步报告》和《石原里美的西班牙本色旅行》也采取了类似的表现手法,但这两档节目在形象的设定上却稍有些反逻辑。


《丁海寅的徒步报告》以丁海寅前往纽约旅游为主。节目并没有为丁海寅塑造全能人设,反而在开头就曝露了他的短板,突出了丁海寅与纽约的格格不入。初来乍到时的紧张和小心翼翼,人生地不熟与语言不通都是丁海寅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小缺陷却成为了他的加分项。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这些不足为过的问题其实也是基于丁海寅本身的性格和形象创造,所以并不会让观众觉得奇怪,而他本人自带的憨厚气质与亲和力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而《石原里美的西班牙本色旅行》却反其道而行之,给真实理念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定义。节目把重心聚焦在石原里美每次的服装搭配与品尝食物,并没有为石原里美营造一种反差人设,或设置一些有意义的体验环节。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因为石原里美本人在演艺圈的标签就是美妆穿搭和美食,或许对比素颜出镜,观众更期待看到的是聚光灯下的她。所以节目中她就是以女明星的身份游玩,稍微刻意的表演也不会引人反感,即使弱化了真实也能勾起观众的兴趣。


为什么以单人嘉宾为主的综艺没那么好看?


从这两部综艺能发现只要找到了嘉宾的亮点,明白观众到底想从这类嘉宾身上看到什么,围绕她展开的内容就不会显得零散杂乱。而真实这一理念也是基于明星以往的屏幕形象展开,不需要夸大其词也不用突然来个大反转,只要贴切他本人的形象就会产生说服力。


如今,因为短视频的潮流,越来越多的明星也开始尝试个人微综艺,或许未来会有更多的个人综艺出现。不过在此之前,内容还得应人而异,节目得找到明星独有的特色,了解他们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这样的人设才能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上一篇新闻

进入紧急状态的日本,与被延期的东京奥运

下一篇新闻

七夕情人节,你去过几个「世界九大爱情地标」?据说TA求爱最灵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