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产业擦亮山东垦利“新名片”
“秋风起,蟹脚肥”。9月22日秋分当天,2020黄河口大闸蟹开捕节在山东省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启动。2020年第一笼黄河口大闸蟹起笼,标志着垦利黄河口大闸蟹将陆续上市,也意味着新一季黄河口大闸蟹的销售黄金期即将到来。
作为黄河口大闸蟹主产区,2017年以来,垦利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进培育大闸蟹龙头企业,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成效显著。黄河口大闸蟹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入选“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蝉联“中国十大名蟹”,2019年实现产值8.68亿元,品牌价值达到26.12亿元,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
生态为本技术为先,成就高品质大闸蟹
“这一笼拉上来,最大的母蟹有4两多(重),如果以这一笼大闸蟹品质来看,预计亩产能达到260斤……”开捕节上,垦利黄河口大闸蟹协会会长刘勇介绍了今年大闸蟹的大致情况。逐年壮大的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和螃蟹优良的品质密不可分,而高品质的大闸蟹得益于垦利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条件。
垦利区地处黄河入海口,位于北纬37°,拥有142公里洁净海岸线,具有生态弱碱性水质、水草丰茂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黄河口大闸蟹在渤海繁殖,在黄河生长,四季分明的气候,矿物质丰富的水质,优美怡然的环境,自然生态的养殖方式,造就了黄河口大闸蟹品相美观、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独特特性。2008年12月3日,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黄河口大闸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有了先天的自然条件,还离不开对大闸蟹产业的标准化、组织化和产业化引导。近年来,垦利区聘请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等3名国内权威专家教授作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列支专项资金110万元,组建黄河口大闸蟹创新技术团队,引进一线技术管理人员11名,大力推行“种草、投螺、稀放、套养”为核心的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探索并示范推广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在大闸蟹标准化养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平均规格从不到2两到现在的3.5两。
在大闸蟹的养殖过程中,垦利区开发建设了3万亩高标准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示范区,重点围绕黄河口大闸蟹生态育苗、良种选育、水草种植、饲料与营养、病害防治、提升规格、提高产量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进一步提升了螃蟹产量和品质。标准化养殖基地大闸蟹亩产量超过200斤(高产者可达250斤以上),亩均产值超过10000元,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以上。
目前,黄河口大闸蟹已荣获“中国十大名蟹”称号,跻身“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到山东不可不品尝的100种美食”等多项美誉,并获得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资质。
政策扶持,持续推动大闸蟹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河口大闸蟹不仅仅是垦利特色农业品牌,更是实实在在的百姓致富产业。目前,垦利区已经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大闸蟹生产基地,生态养殖面积达40万亩。2019年,黄河口大闸蟹产量达到6598吨,实现产值8.68亿元。公司养殖的大闸蟹一般规格价格在200-600元/公斤,较大规格1000元/公斤。
为进一步壮大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垦利区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意见》,起草了《关于支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从2019年开始,垦利区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今年统筹整合各类资金2000万元用于支持大闸蟹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优良苗种培育、标准化养殖等工程,加快落实良种培育、流通基地建设等扶持政策,培育引进一批规模大、标准高、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推动黄河口大闸蟹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精养面积达到6万亩,年产高品质大闸蟹6000吨以上,实现产值10-15亿元,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
以蟹为引,擦亮城市新名片
作为“后起之秀”,黄河口大闸蟹借着互联网的东风,从山东“爬”到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消费者的餐桌上,形成了“南有阳澄湖、北有黄河口”的市场消费格局,其品牌价值在2020年达到了26.12亿元,成为响当当的垦利城市名片。
近两年,垦利区投资1.5亿元建设黄河口大闸蟹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包括产业技术研究院、黄河口大闸蟹综合体休闲屋、科普文化馆、研学游基地、黄河口农产品展厅、网红直播基地、数字餐厅、乡村振兴文化馆等,成为集黄河口大闸蟹科研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餐饮美食于一体的“新六产”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叫响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品牌。
除此之外,垦利区积极发挥黄河口大闸蟹协会、黄河口大闸蟹公司作用,创新黄河口大闸蟹协会体制机制,整合各界力量助推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同时,将隶属于市国资委的黄河口大闸蟹公司划转垦利区,形成了“协会+国有公司+研究院+养殖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模式,实现了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养殖技术统一指导、地理标志统一颁发、品牌影响统一打造、积极引导村集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