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兰州令世人瞩目
资料照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万宏文/图
时下,已近年关,可甘肃天地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望军依然很忙,甚至比旅游旺季还要忙。“对于兰州旅游行业来说,2019年可是收获满满,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仅我们公司接待的旅游人数就较往年增长30%,而且近80%的客人都选择在兰州进出港。”田望军坦言。
对于其中的缘由,田望军毫不讳言地说:“近些年来,兰州的知名度明显提高,加之兰州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走进兰州、感受西部,成了众多外地游客的新选择,兰州也因此成为成长最快的网红‘打卡地’。”
城市宣传营销多点“开花”
今年,我市在成功举办2019新年音乐会、第十七届春节文化庙会、第八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第九届黄河文化旅游节、第七届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周暨第八届兰州国际民间艺术周、首届“黄河情”全国小戏小品交流演出季、兰州第四届青岛啤酒节、农民艺术节、首届“黄河之滨也很美”音乐节等重点节会的基础上,还先后组织开展“精致兰州”中国著名作家金城行采风等活动,邀请全国著名作家走进兰州,深入一批具有深厚西北文化底蕴,代表兰州风土人情的人文地标场所,共同感受金城的秀美风韵和婀娜多姿,见证70年来兰州的沧桑巨变。同时,通过脍炙人口的美文,记录和传承兰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让兰州“深沉的大美品格”更加立体,引人注目,让兰州“唯美的夜色”更加夺目绚丽。
在此基础上,我市加快兰州文化“走出去”步伐,先后赴俄罗斯奔萨、白俄罗斯明斯克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组织舞剧《大梦敦煌》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交流演出,组团参加敦煌文博会、深圳文博会、厦门文博会等知名节会。同时,兰州演艺集团作为西北唯一演出单位参演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新版歌剧《图兰朵》《波西米亚人》《茶花女》三部曲国内外反响强烈。本土电影《丢羊》《丢心》国内外斩获大奖,创作《黄河之滨也很美》原创歌曲,创排芭蕾舞剧《敦煌往事》,创作编排话剧小品《精准扶贫》和情景剧《那在的住院日记》。兰州画院13名画家全年共创作国画、油画作品538幅。其中巫卫东、王生凯、张云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巫卫东、丘宁、张光宏、郑薇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让兰州美誉度不断攀升。
在城市营销活动中,我市聘请孙茜、魏蔚为兰州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借助“5·19”中国旅游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日,以及“一带一路”兰州沿江之行城际交流活动宣传兰州文化旅游,先后在北京、广州、重庆、成都、南京、上海举办了文化旅游推介会。并通过《兰州日报》、《香港商报》等传统媒体在兰州地铁、公交站台及兰州高铁站、飞机场投放宣传广告。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2019年,全市确定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76个。其中,续建项目56个、新建项目20个。已完成投资49.9亿元。兰州老街项目完成主体建设;华夏文化展示中心演出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营;兰州树屏丹霞景区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兰州万达城展示中心建成开放。
今年我市在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中,先后组团赴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开展项目推介及招商活动。市文旅产业组到位资金6.7亿元,签约金额85亿元。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向金融机构推介项目11个,省级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19个,申请补助资金2428万元。同时,对兰州市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主动掌握兰州市文旅产业项目发展动态,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文旅融合工作中,我市不断完善文旅基础设施,完成水车博览园水车修复工作,市博物馆于8月26日重新开馆。深入开展城关区、榆中县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深化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工作,指导七里河区、西固区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9个省级旅游示范村、4个市级旅游示范乡镇、12个市级旅游专业村、300户农家乐、109座旅游厕所、3座品牌旅游厕所、9座“城市自助书吧”建设和创建工作。火车站游客集散中心、中川机场游客服务中心已完成设计搭建,西客站游客服务中心正在设计搭建,做好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涉旅项目整改工作。
文旅行业管理水平日渐提高
今年我市不断强化文旅行业管理,修订完成《兰州市旅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策划设计了15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兰州半日游、1日游、2日游旅游圈。开展旅游行业垃圾分类工作和旅游景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新创建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2家、三星级饭店2家。围绕“黄河之滨也很美”推出兰州文旅“七大主题活动十项精品内容”,“八办”和市博物馆延迟开放时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公益性场馆接待观众超过260万人次,接待300余个团体,开展特色社教活动200余场次,举办展览100余场、读者阅读推广活动152场。《智勇红色文化校园建设》、《青少年教育课堂》被评为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研发15款文创产品,并取得12件设计专利。
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中,全市文博系统开展消防国考迎检等6个专项安全检查工作,完成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档案编制工作,完成我市第八批国保单位遴选申报工作,编制白塔山建筑群等6处文保单位的国保申报文本,启动实施皋兰县文庙消防工程等11个文物保护项目,延续实施五泉山建筑群消防工程等9个文物保护项目。完成西北民族大学东汉墓的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清理各类文物31件。推荐兰州清汤牛肉面、兰州刻葫芦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非遗项目参加敦煌、深圳、厦门文博会等节会展演,完成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考核工作。
黄河之滨成为兰州人的精神家园
今年8月,“黄河之滨也很美”让兰州蜚声中外。经过多年的建设,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已绿树成荫,鲜花簇拥,成为兰州大众文化的标志,也成为了兰州人骄傲的精神家园。目前,百里黄河风情线从东到西已经有霍去病西征雕塑,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雕塑,龙园,生命之源,人文始祖园等,这些文化景观为兰州增色不少。在静谧的夜色中,舒缓的黄河将人们一整天的疲惫冲刷得干干净净。黄河两岸在各种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姹紫嫣红的花卉映衬下,人们可尽情纳凉休闲,享受属于自己的惬意生活。在这里或乘坐快艇、游船与黄河进行“零距离”接触,或走上色彩斑斓的中山桥,感受兰州的“心跳”和发展变化的脉搏,或观赏南北两山清秀俊朗的山峦和亭台楼阁,感受黄河之都的味道与风韵。
作为兰州标志性景点的中山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悠久的桥梁。自实施亮化工程后,每天夜晚都是人潮涌动,并一跃成为兰州的网红热门“打卡”之地。在此过程中,兰州旅游因势利导,果断出击,精心打造了具有兰州地域特征的水车园,让外地人在兰州城区找到了一个品读历史、体味生活、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进而提升了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品位与档次,也让兰州保留了原有的底色。
同时,我市依托黄河穿城优势,积极实施“黄河风情线”沿线主题公园、园林景观的提升改造和河道湿地的生态修复,形成了“黄河绿带”,保护了城市“绿肺”,建设开放式城市带状公园。依托城市棚户区改造及区域性开发建设,积极推进金城公园二期、彭家坪中央生态公园、雁滩雕塑公园等城市主题公园建设,提升城市绿色景观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多更有品质的休闲场所。通过改造提升城市主次干道绿化档次,逐步实施背街小巷增绿工程,不断巩固和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全面推广以屋顶绿化、垂直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立体绿化,努力丰富城市绿化内涵,积极构建生态区、绿带、公园、小游园、微绿地5级城市绿化体系,为黄河之滨平添了绿色生态,提升和增加了兰州的城市魅力,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诠释了生动实践。
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758.7万人次,同比增长22.2%;实现旅游总收入700.2亿元,同比增长23.9%。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呈增长态势。兰州旅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保持稳定的增速,今年旅客“井喷式”增长,出现了“一票难求”“一房难求”的火热局面,《2019年中国避暑旅游预测报告》显示,兰州已成为中国十大“最火”避暑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