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享雨伞”失败?伞架变垃圾槽
新加坡“共享雨伞”计划名存实亡?雨伞架不见雨伞,凹槽只有纸袋、饮料瓶、破伞等,居民担心“爱心雨伞架”沦为“垃圾槽”,成伊蚊滋生温床。
新加坡三巴旺、哥本峇鲁、武吉巴督东和淡滨尼西等社区过去两年,相继推出共享雨伞计划。
空荡荡的共享雨伞架形同虚设。
新加坡大多数共享雨伞架摆放在通往组屋区的人行道,居民仅需“拿取、使用、归还”。
记者昨午(4月14日)前往位于新加坡兀兰第6道的人行道,两边的雨伞架应可容纳20把雨伞,但现场只看到空荡荡的架子向后倾塌,就是不见任何雨伞的踪影。
记者在雨伞架内发现人们废弃的饮料瓶、垃圾袋、传单、纸巾盒和损坏的雨伞把手等垃圾。
雨伞架变垃圾槽,不少公众将垃圾随手丢弃于此,居民担心蚊虫滋生。
原本为该区率先推行共享雨伞计划而感到自豪的居民黄女士(50岁,行政人员)指出,计划推出至今,她未见过雨伞的踪影。
她说,每次经过架子,都没看到雨伞,倒是见过有善心居民捐出雨伞,但也有居民把破伞丢在那里。
因为伞架凹槽的设计难以清理,黄女士担心下雨天伞架或积水,导致蚊虫滋生,希望有关当局能注意。
刘雪珍(33岁,老师)受访时指出,共享雨伞计划的初衷很好,但由于一些居民没有遵守“用完归还”的准则,导致计划无法继续。
她建议,应在指示板附上多种语言或图片,教导居民如何正确地借用这些雨伞。她也建议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二维码扫描借用,方便记录借伞者资料。
马炎庆:微调设计改善情况
新加坡淡滨尼居民向记者通报,该社区去年起实行共享雨伞计划,同样面临“空伞”问题。
新加坡淡滨尼市镇会副主席马炎庆回应本报询问时说,居民普遍支持共享雨伞计划,偶尔也有居民捐赠新的雨伞。
淡滨尼共享雨伞计划已微调设计,尽量减少雨伞架变成垃圾槽的情况。(马炎庆提供)
也是新加坡交通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次长的马炎庆透露,雨伞的归还率一般都很低,当局须定期添补新的雨伞以维持这项计划。
马炎庆指,当局也从其他社区的计划吸取经验,已微调设计,尽量减少雨伞架变成垃圾槽的情况。
马炎庆表示,新加坡的优雅文化未达尽善尽美,但他表示我们必须肯定新加坡人已有所进步,因此共享雨伞计划十分重要,它提醒着新加坡人行事要仁慈关爱。
免责申明
1、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2、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