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3日 星期日

王岐山在这场聚焦国际安全的会上致辞,释放什么信号?

南都讯7月8日至9日,第八届世界和平论坛于清华大学开幕。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稳定国际秩序,共担、共治、共享”,多国前政要、专家齐聚一堂探讨国际秩序和安全问题。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论坛是历年来规格最高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南都记者也从会上获悉,此次论坛规格颇高,多位国家前领导人都受邀来到现场,诸如原欧洲理事会主席、原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原印度尼西亚总统梅加瓦蒂,原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原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都参与论坛讨论。

8日上午,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于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论坛汇聚了各方专家就稳定国际秩序深入讨论,希望大家能互相启迪、凝聚共识,为推动世界和平贡献智慧。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保护主义抬头,民粹思潮泛滥,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地缘博弈和地区动荡加剧,新科技新思潮不断涌现,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王岐山致辞中开篇即表达了对当前世界局势的看法,他表示有人忧心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秩序正濒临崩溃,说人类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会上,学历史出身的王岐山,也从世界历史切入正题。他从500多年前的大航海时代谈起,回望过去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表示人类经历了西方地中海文明的殖民扩张,又经历了二战的洗礼迎来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和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随着冷战的到来、结束直至新兴技术的兴起,经济全球化为人类文明带来新的契机。“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发达国家在此获益巨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群体的崛起,各国利益已深度融合,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

“经济全球化始终是大势所趋”,王岐山强调,尽管前进路上会出现曲折,但面对挑战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

“我们要坚守和平发展的信念,丝毫不动摇的推进经济全球化,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稳定有效的国际秩序。”王岐山强调。

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回望中国的发展道路,王岐山也在会上表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历经苦难和辉煌,但始终秉持达己达人崇尚和平与包容,中国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分不开。

“1840年后,中华民族陷入百年之辱,无数志士仁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前赴后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艰辛探索几十年,在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中确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巨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王岐山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没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

他表示,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主要依靠改革创新实现发展,也坚持扩大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王岐山说。他还表示,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反对以国家安全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王岐山也表示,现有国际体系并不完美需要加以改革,但不能推倒重来,这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中国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维护多边主义的基石。“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彼此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国内事务由本国人民自己决定,国际事务由各国平等协商,使得各国各国人民都享有尊严和安全保障。”他还强调,大国要展现担当作出表率,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他还表示,要进一步拓宽共同发展途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王岐山称,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中平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加强经济、金融、科技、能源等各领域对话合作,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利益融合促进共同安全,反对以国家安全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

让互联网、人工智能、外空、深海、极地等成为国际合作新领域

会上,王岐山也表示,文明多元道路多样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不同文明的政治体制文化历史不同,彼此之间应该摒弃隔阂,排他、猜忌和仇视,不断加强了解增进理解,倡导宽容,从根源上防范各类极端思潮的滋生和蔓延。

他说,各国要寻求最大公约数,携手应对人类共同的新挑战。不仅要健全国际法体系和全球治理机制,让互联网、人工智能、外空、深海、极地等成为国际合作的新领域,同时也要共担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凝聚国际共识,加强减贫减灾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等方面的合作,并共同致力打击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

中美关系: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美国把中国当“敌人”不是理性之举

针对当前中美关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7月8日的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发表演讲表示,美国当前面临的问题,都不是中国造成的。美国不能把中国当“替罪羊”,以加速脱钩相威胁,这不是解决问题的“药方”。中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的,极限施压也好,冷淡威胁也罢,都吓不跑。

美国面临的问题不是中国的“过”

乐玉成强调,国际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践行多边主义是人间正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势所趋,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过去一年,尽管自身遇到一系列难题和挑战,但中国外交致力于同各国加强互利合作的承诺没有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使命担当没有变,而且更有作为、更有实效。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乐玉成说,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建交以来敏感时期,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攸关两国和世界的前途命运。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针对美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乐玉成认为,不是中国的“过”。911事件后,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深陷中东乱局,耗资数万亿美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暴露了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出现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这都不是中国造成的,不能把中国当‘替罪羊’,以加速脱钩相威胁,不是解决问题的‘药方’。”

“中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的,极限施压也好,冷淡威胁也罢,都吓不跑。”乐玉成说,把中国当“敌人”不是理性之举。中美经贸摩擦的背后,是一个如何从战略认识对方的问题。中美两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利益高度交融,合作领域广阔。把中国作为敌人是愚蠢的,后果也将是灾难的。美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伟大。

乐玉成也明确表示,中国不会构筑任何高墙,也不会和任何国家脱钩,相反,中国的关税水平会更低,负面清单更短,市场准入更便利,市场规则更透明。

乐玉成提到,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机遇和贡献,绝不是什么挑战和威胁。习近平主席已多次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日前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又宣布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新举措。相信世界将见证,中国不会构筑任何高墙,也不会和任何国家脱钩。相反,中国的关税水平会更低,负面清单更短,市场准入更便利,市场规则更透明。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积极的互动,也将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乐玉成说。

美国收紧中国留学生签证 外交部副部长直言做法不妥

近段时间,美国政府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该行为在美国国内引发强烈质疑。对此,乐玉成在7月8日的午餐会时在回应与会者提问时提到,美国在人文交流领域对中国的种种遏制是不妥的,是不正常的现象。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基础,“如果连这都动摇了,中美关系还怎么维护?怎么向前发展?”

乐玉成认为,今年中美文化交流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中国专家学者应邀到美国去出席研讨会,却被美国刁难。他们在机场、饭店受到行政部门的骚扰,有的获得十年往返的美国签证被吊销,这对大家而言不可理解。这导致很多朋友、学者、企业家都不敢去美国,能避免在美国转机去拉美,也不在美国转机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乐玉成提到,一些华裔科学家和学者,因为身上流淌着中国的血,最近受到不公正对待,受到监控、歧视,甚至影响了工作。连癌症研究机构的华裔科学家也被解聘。

“他们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从事这样的研究工作,难道对美国的安全也构成威胁?”乐玉成反问。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赴美留学生。乐玉成说,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娃娃,中国把他们送到美国去,不怕被美国‘洗脑’,反而美国怕他们(中国赴美留学生)去搞‘文化渗透’,把中国的留学生当成“间谍”,“我觉得美国太没自信了。”

另外,在美国设立的孔子学院也关了好几所。乐玉成强调,孔子学院是教美国人汉语的,便于大家交流的,这些做法很不妥。“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基础,如果连这也动摇了,中美关系怎么向前发展、怎么维护,我们应该好好思考。”

中美关系:

北大国际商业研究院院长王缉思:国际社会不愿看到中美发生长久冲突

最近美国80多位专家致联名信给美国政府,要求他们改变对华的敌对政策。对于如何看待这封联名信?在北京大学国际商业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看来,这封信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相对乐观的是,这些人相对客观理性的意见在美国发表出来,在思想上、文化上、对华政策氛围上会对美国社会产生一定影响。

“关于100名美国专家学者和前政要的公开信,我是很认真读了也认真看了,我认识他们中间很多人。”王缉思认为,他们这种观点主要是对特朗普现政策的一种批评,他们认为中国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中美之间的冲突也不是根本完全不可超越的障碍,所以主张跟中国继续交往。“这样的态度我认为是积极的,但是在这个积极中间,这些人也表现了对中国的一种疑虑。”

王缉思认为,这封信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不但不受这些人的影响,也不受体制内很多专家学者的影响。特朗普这一批人,相对过去的执政者来说是比较封闭的,比较不愿意接受外部的意见,也不大愿意听取中国人的意见。相对乐观的是,这100人相对客观理性的意见在美国发表出来,在思想上、文化上、对华政策氛围上会对美国产生一定影响。

另外一种理性的声音,出自于商界。王缉思说,在打贸易战过程中间,越打越激烈的话,美国的企业界会受到很大的损伤,他们也会在一定时机用一定的方式来表示他们的意见,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家给总统写信,给政府陈词,说中美贸易战是不符合美国长远的利益。

“在国际社会,特别是有些国家跟中美两国都有利益交往的人,感到中美关系如果出现这么大的碰撞,对他们来说,是不利的,他们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王缉思说,每个国家不一样,这些国家内部也有一些人可能希望跟美国的交往更多一点,也有人希望跟中国交往更多一点,跟中国合作更多一点,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总体来说,国际社会并不愿意看到中美之间发生激烈上战略上长久的冲突。

“这也是中美关系中间应该利用的一个积极因素。”王缉思说,我认为最应该坚持的是中国对美政策连续性,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是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

中欧关系:

原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获成立来最多支持,对中国政策不变

7月8日,世界和平论坛首场分论坛上,原欧洲理事会主席、比利时前首相范龙佩表示,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和平的环境,当前国际机构在促进和平方面还需要有所改进,而最关键的是要各国要携起手来进一步推进世界发展的共同繁荣。

各国自利倾向日益严重,出现去全球化现象

他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各国日益关联,但是由于全球化发展成果不均衡,导致各国更加关注自己的利益,自利的倾向更加严重;近年来世界贸易速度放缓,民族国家地位不断增强,一种独立和关联之间开始出现一种微妙的张力,甚至出现一种去全球化的现象。

“全球化被越来越少的人认为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他表示,面对这种保护主义抬头的现象,全球各国都应该认识到,促进全球繁荣离不开开放的贸易。各国必须加强进一步合作,也更需要勇气和策略来解决保护主义问题,促进全球经济长久的稳定和繁荣。“不管是移民问题还是技术变革都不能依靠一国的力量单打独斗。”他强调。

中欧的发展轨迹不会改变

目前欧盟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诸如英国脱欧、移民问题等,外界都在担心欧盟的未来发展。范龙佩也在会上明确表示,目前是欧盟在过去的27年里收获最多支持的时刻,尤其是青年人对于欧盟的支持率达到新高。“有62%的欧盟成员认为加入欧盟对于自己的国家是有利的,75%的欧盟成员认为通行欧元对自己国家是有利的,欧盟的一贯立场不变。”

7月2日,欧洲理事会也公布了新一届欧盟领导层人选,提名现任德国女防长冯德莱恩担任下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会上,范龙佩也就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对记者提问作回应,他表示,欧盟会继续推进欧盟的各项政策,其政策取向不变,中欧的发展轨迹也不会改变。“

范龙佩称,中国与欧盟都是多边主义的受益者,目前欧盟中有一些大国与中国有很好的双边关系。“但是我们不仅需要双边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更强劲的中欧关系,“他明确表示,真正把舵定向的还是欧盟,中欧应该进一步处理好中欧双方的分歧。

他还特别提到,今年4月,中欧已经就中欧投资协定达成共识,“如果能够在2020年谈成,将进一步助于解决好我们之间的分歧。”范龙佩说。

南都记者蒋小天 潘珊菊 发自北京

上一篇新闻

艾立信:全面解读《2020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你真的以为美军比解放军强大吗?

下一篇新闻

韩国造船“世界第一”,为什么不是中国的对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