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从古代“井田制”、新加坡模式看深圳楼市新政

6月5日公布的深圳最新的楼市规划惊爆了关心楼市的众人的眼球,具体核心内容如下:

  • 到2035年,市场商住房的比例将只占到房屋供应量的40%,60%的房源将是保障性住房或公共租赁房。到2035年新增各类住房170万套。
  • 盘活存量用地,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
  • 未来要将商品房供应量保持在40%左右,人才住房占20%,安居型商品房占20%,公共租赁住房占20%。针对后三类房屋,文件都对其售价和租金规定了价格区间限额。
  • 人才住房,可租可售,租金、售价分别为届时同地段市场商品住房租金、售价的60%左右。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 安居型商品房,重点面向符合收入财产限额标准等条件的户籍居民供应,可租可售、以售为主,租金、售价分别为届时同地段市场商品住房租金、售价的50%左右
  • 公共租赁住房,面向符合条件的户籍中低收入居民、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行业人员、先进制造业职工等群体供应,只租不售,租金为届时同地段市场商品住房租金的30%左右,特困人员及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租金为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10%
  • 面向符合条件的基本住房保障对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面向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人才安居补贴。面向符合条件的人才实施购房贷款贴息。 探索采用住房租赁券的形式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和人才安居补贴。

看清楚了?!这根本不是什么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这其实就是久呼万唤始出来的“长效机制”,即二次房改的顶层设计。

从古代“井田制”、新加坡模式看深圳楼市新政

换句话说,未来很有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打小抄,模仿深圳出台类似政策。

那么,到底这个政策会对楼市、对我们的财富、对中国经济有怎么样的深远影响呢?

——

看得出,该长效机制的本意是想以收入和户籍兼顾的形式,以住房保障和支持本地实业降成本并举的出发点,拟定的。

它不再把所有人都推向同一个商品房市场,而是把整个楼市分成4个细分市场。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套。

一方面,把中低收入的人群住房支出降低,这样可以间接帮助深圳的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

毕竟,你以打6折的诱人价格来搞人才住房,确实是有助于平缓劳动力成本的重要举措;更何况,还能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给安居补贴、购房贷款贴息。

另一方面,也希望兼顾土地财政的现实需求和控制房价的既定目标。

尽管深圳的财政基础还是算比较不错的,但是,放眼中国,没有一个地方离得开土地财政,尤其是产业升级转型的时候财政支出更大。但是,持续的房价暴力拉升,是非常不利于产业转型的。因此,只有把不同人群做一个划分,分成不同的市场,才能有机会兼顾两个目的。这就相当于对富人(买商品房的)征收更高的税,然后用保障房的形式,来补贴穷人和普通工薪层。

因此,该消息一出,确实属于对深圳商品房的重大利好,更是对豪宅的重大利好。供应仅占40%,且要延续17年,将来深圳的商品房不上天倒是奇怪了。

有关部门马上出来解释:一旦出现房价异动,会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宏观调控。

好吧~

——

很多人认为,该新政的灵感是源于新加坡的楼市机制,并借鉴了部分德国的。

不好意思,A森在此不得不指出,很多财经自媒体其实对新加坡楼市的完整版故事根本不了解。

事实上,新加坡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案例。接下来,我稍微展开一下。

新加坡自从被马来西亚赶出来之后,李光耀的内心是崩溃的,因此这位“伟人”当时哭了:妈妈不要我了。

面对贫穷、极度短缺的住房资源,而且政治的巨大不稳定性,李光耀选择了一条非常有心机的策略。

首先,要求所有人交公积金,而且比例还是非常高。不听话的,鞭子抽PP。

然后,以住房公积金为工具,通过承诺更便宜的住房、定期的房屋维修等发福利的方式,换取选民的选票,确保李光耀的政党可以长期执政。

不仅如此,等你退休了,公积金还能作为退休金来提取,也算是政府给予的“福利”。

那么,这当中如果存在财政缺口怎么办?

其实,新加坡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新加坡是教父经济发展模式。它其实是为东南亚的超级富豪和政治精英洗钱、享受人生提供一整套方案的,来、借以发展本地经济的。

因此,新加坡的楼市天然只能是两个。一个是面向底层低收入的福利分房,一个是面向整个东南亚的顶级精英。

这个模式的前提是,新加坡经济基本面必须能够为周边的教父们始终提供洗钱的机会,也就是所谓的金融自由化,始终能为他们提供各种人生享受的顶级服务。

换句话说,其它国家越市场封闭,新加坡才能越开放。其它国家贫富差距越大,新加坡才能玩自由贸易模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当外来的顶级富豪拉动了新加坡的经济后,新加坡的财政收入就可以持续增加。而这些持续增加的财政收入中,就可以有相当比例的钱,以各种补贴和优惠的形式,源源不断的流入到新加坡的福利房市场, 进而确保新加坡楼市的“长效机制”可以正常运转下去。

不得不感慨,房地产从来只是经济基本面的延伸。任何抛开经济基本面来大谈楼市的,都是耍流氓。

因此,新加坡模式根本不是任何一个大陆型国家可以打小抄的好榜样。

看明白这点就知道了,本次所谓的“二次房改”的深圳楼市新政,其把一个统一的市场分成如此多的细分市场的做法,如同新加坡的楼市一样 是有着巨大代价的——

那是需要大量的财政补贴和优惠作为福利房的支撑!

——

在中国古代,农业始终是我们最重要的谋生工具。

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同时兼顾税收,相传在周代我们用了一种“井田制”。具体如下图

从古代“井田制”、新加坡模式看深圳楼市新政

周边八块地是老百姓的私田,当中那块公田则是由那八块私田的老百姓负责去耕种,也就是相当于税收。

也就是说,中国非常早的时候,就把土地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板块。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看得出如果按此执行,老百姓的税收压力并不大。

可是,随着时代更替,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当中的公田,即税收,远远不够政府的开销。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额外的税收压力,使得很多私田所有者,即普通小老百姓,只能去荒郊野外自谋生路(开新地)。

因此,最终,井田制崩溃了。而所有后代中想恢复井田制的,全部失败。

其中最惨的,则是王莽。因为,他强力推行井田制,使得原有既定土地私有制彻底被破坏。等于倒逼有很多土地的人不得不把自己家的地拿出来分给穷人。其结果,肯定是一地鸡毛啊。这就是为什么王莽最终是身首异处的根本原因。

而接下来的情况则是,东汉的土地兼并程度远超西汉,可以说是变本加厉。囤地,贯彻了整整几百年。据传东汉的地,超过一半以上是在88个大家族手里,期间,任何对土地的强制征收,都会造成巨大的阻隔,并注定失败。这也就是为什么东汉末年,门阀望族特别厉害的经济基础。

井田制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任何政府的开销从来就会一直往上,不可能轻易降下来的。因此,井田制是难以为继的。

而且,如果现有经济结构中土地占有的分化已经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轻易触发土地的再分配,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强行搞均分,最终只会带来失败。而这个失败,会直接刺激更加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

回到本次深圳的楼市新政。

我们知道,目前商品房市场价中的70%~80%是税收、银行利息等。人才住房打6折,安居房打5折,还要给予大量的补贴。这就意味着,未来占总供给60%的保障福利房,将需要大量的财政补贴,而且时间要长达17年。

尽管深圳的财政在全国排序里还算可以,但是也招架不住这么玩啊。

因此,未来深圳将对40%的商品房所带来的土地财政更加依赖。直白点说,深圳的商品房将有极长的雪坡。

PS:雪坡,巴菲特喜欢说的。相当于,收益空间。

而新加坡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把房地产市场分成几个市场的做法,将长期依赖该地的经济基本面的可持续性。如果该地区的产业性收入并不好,则未来财税收入是有着巨大压力的,那就无力持续性的补贴保障性住房。

一旦看明白这点,就知道:深圳的这个长效机制仅仅适合原本实体经济产业基础不错的地区。对于已经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或者是产业基础非常差的城市,由于其财政缺口已经非常巨大,你要让它们也10多年这样的海量财政补贴当地保障性福利房,那估计后面连养老金和公务员工资的发放都会很吃力。

而古代传说中的井田制又给到我们一个重大的启示,那就是:一旦房改直接触及现有的房子私有化情况、侵蚀已有的商品房产权属性,那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扭曲。

因此,可以想见,不同细分市场的房子,未来在市场上交易时,银行的信贷标准的严苛程度、房子背后的本地居民待遇等,都会因为房子产权属性不同而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由于有了60%保障房的存在,天然使得40%的商品房变得更加稀缺、更加值钱、更受银行青睐。

归纳起来,未来深圳的商品房将收获极大利好:

  1. 财政补贴保障房引发的财政缺口,需要商品房来补;
  2. 土地财政收入的减少,需要商品房来补;
  3. 产业转型引发财政开支巨大,需要商品房来补;
  4. 商品房供给长期减少,会使得商品房溢价;

由于居民买房中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始终是最为重要的,后续注定会发生一个天然的矛盾,那就是房地产调控和商品房溢价之间的长期冲突。

如果不让商品房溢价,却同时出台了如此重大的利好政策,则相当于是强行对富人征收重税的同时,他们却也没有享受到税赋给他们带来的任何好处。这就相当于通过二次房改,来实现财富的均等化。

来源:A视野

上一篇新闻

工行举办中国-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线上跨境对接会

下一篇新闻

成都熊猫国际美食荟圆满落幕 12个美食创作冠军有6个来自成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