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2日 星期日

「五邑文脉」台山侨刊乡讯:华侨文化“活化石”“集体家书”传百载

文、图/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梁园园 谭耀广

从1909年《新宁杂志》创办至今,江门台山的侨刊乡讯已经走过113年风云岁月。这些侨刊乡讯,既是记录华侨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更是华侨华人的“集体家书”。

「五邑文脉」台山侨刊乡讯:华侨文化“活化石”“集体家书”传百载

如今,《新宁杂志》中英双语增刊《T-magazine》正式发行,标志着台山侨刊乡讯走进新时代。每个阶段的侨刊乡讯虽肩负不同使命,但“家书”底色从未改变,是一道连接家乡与游子的“桥梁”。

「五邑文脉」台山侨刊乡讯:华侨文化“活化石”“集体家书”传百载

“破旧立新”创首份侨刊

台山是中国著名侨乡。十九世纪中叶,大批台山人涌向美加谋生,接触到先进的文明成果,痛感家乡面貌衰落。因而华侨改造家乡之心日炽。随后,海外乡亲积极参与各种爱国运动,并回台山活动,使台山与海外产生密切联系,本地知识分子思想日益进步。

《新宁杂志》社长、总编辑何志恒介绍,从1908年开始,谭毓芝、刘小云等台山知识分子积极倡导“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等思想。正如《新宁杂志》创刊号序列所言:“邑中有志之士,遂谋所以兴革利弊。改良教育为更始之方,其造端虽微,而愿力甚大也。”这一批知识分子产生了创办杂志教育华侨子弟、改变家乡面貌的想法。于是他们组建成立新宁杂志社,并于清朝宣统元年正月十五(公元1909年2月5日)出版首期《新宁杂志》。

根据北京大学教授周南京、五邑大学教授梅伟强等众多学者考证,《新宁杂志》是晚清时期全国第一份报道侨情、乡情的刊物,也是我国侨史学界和新闻学界公认的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份侨刊。

「五邑文脉」台山侨刊乡讯:华侨文化“活化石”“集体家书”传百载

何志恒介绍,创刊之初的《新宁杂志》采用八大体例,“首通论、二法政、三教育、四实业、五公牍、六中外要闻、七本县要闻、八杂俎”,概括来说就是评论台山教育、实业、政府治理等时政事务,报道内外大事、反映台山风土人情等,字字句句不离“华侨华人、侨属、侨乡”。这也奠定了侨刊“以‘侨’为主、面向海外华侨”的内容特色,也被后来各家侨刊乡讯所效仿。

「五邑文脉」台山侨刊乡讯:华侨文化“活化石”“集体家书”传百载

据悉,《新宁杂志》百年以来积累了大量海内外涉侨政治历史、华侨在台山办校兴业情况、侨乡风俗面貌变迁等报道,成为华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历史资料库,具有很高学术研究价值,因而被中山大学图书馆、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知名图书馆收藏。

家国情怀百年不衰

《新宁杂志》出版后,侨刊乡讯在台山大量涌现。何志恒说,在1930年代最高峰时,台山共有130多本侨刊乡讯出版,形成了以《新宁杂志》为“月亮”,其他乡刊、族刊为“星星”的格局。目前台山共有35家侨刊乡讯,其中包括《新宁杂志》在内的有16家办刊时间超过90年。“台山不仅是中国侨刊的诞生地,也是目前广东省侨刊乡讯最多的地区。”

从创刊之初,这些侨刊乡讯就坚持为家国命运高声疾呼。晚清至民国初年,《新宁杂志》高举爱国、进步旗帜,与腐朽的政权及封建豪绅作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大批侨刊乡讯刊登《敦吁出钱救国运动》等文章,号召海外华侨捐资捐物支持祖国抗日;改革开放时期,台山斗山浮石村的《浮山月报》发动乡亲前后捐资1亿多元,支持浮石村建设文明村等各项公益事业;2020年以来,侨刊乡讯更积极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

集体家书寄托乡情

记者注意到,这些侨刊乡讯坚持记录台山各地风土民俗、人文地理、历史掌故、邻里生活。报道范围大至经济建设,小至婚丧嫁娶,包罗万有。如《居正月报》就一直坚持报道台山居正学校办学动态。何志恒说,侨刊乡讯主要面向海外乡亲发行。不少华侨远隔重洋,仍坚持订阅侨刊,就是因为喜欢看这些内容。华侨文史研究爱好者陈锦堂表示:“在侨刊里,我总能看到自己亲属或朋友的消息和报道,让我感到特别亲切。”不少华侨华人形容:“看一次侨刊,就像回一次故乡。”

「五邑文脉」台山侨刊乡讯:华侨文化“活化石”“集体家书”传百载「五邑文脉」台山侨刊乡讯:华侨文化“活化石”“集体家书”传百载「五邑文脉」台山侨刊乡讯:华侨文化“活化石”“集体家书”传百载

作为连接华侨华人与侨乡的“桥梁”,侨刊乡讯更为不少乡亲寻回亲人。《溯源月刊》编委方炳龙曾为侨胞寻亲2000多人次。他回忆:“有一次,三位旅居菲律宾的侨胞到《溯源月刊》委托我们寻亲,我们第二天便为他们找到了家乡的亲人。”还有台山水步镇芦雫村一位老华侨,通过《水步侨刊》的帮助,找到了分开六十余年而从未谋面的亲人。

新生侨刊发布创业良机

日前,《新宁杂志》中英双语增刊《T-magazine》正式发行。记者注意到,《T-magazine》采用鲜明的色彩设计、简洁明快的排版以及明亮清澈的配图,与《新宁杂志》的传统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而这也是台山侨刊乡讯在新时代的一次勇敢尝试。

「五邑文脉」台山侨刊乡讯:华侨文化“活化石”“集体家书”传百载

记者了解到,采编力量薄弱是台山侨刊乡讯面临的最大困难。何志恒说,目前台山各侨刊乡讯共有100余名采编人员。由于大部分侨刊乡讯需要自筹资金,财政薄弱,“养不起”专业采编,因而采编人员多为离退休后热心兼职的老人,且年纪大都超过70岁。他们的工作能力难以满足新形势要求,导致不少侨刊乡讯内容刻板、单调,失去对年轻华人华侨的吸引力。长此以往,台山侨刊乡讯或将面临“断档”。

而《T-magazine》则尝试为台山侨刊乡讯注入新活力。相关负责人介绍,《T-magazine》邀请一些台山年轻华侨华人创业者参与策划、采编,瞄准海外年轻台山乡亲,风格充满朝气。“为了满足海内外读者尤其是新生代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读者需要,《T-magazine》内容上侧重于介绍台山的文化、美食、美景,以及华侨旅游、创业的故事。我们希望在文化交流、创新创业、公共法律服务、人才交流、资讯政策研究等方面有所作为,以此吸引海内外年轻人关注家乡,让更多的海内外青年一代发现家乡的机会,回乡投资和创新创业。”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

上一篇新闻

动乱与生长

下一篇新闻

侨乡广东┃江门:“邑侨通”服务站成功调解一涉侨案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