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披露“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地狱航船”罕见档案,《亚太战争审判》31日开播

几年前,为采撷纪录片《东京审判》的影像素材,上海广播电视台年轻纪录片导演陈亦楠走进了美国国家档案馆。在那里,她发现了一卷录有东京审判中国首席检察官向哲濬庭审影像的16毫米胶片。存放胶片的铁盒已锈迹斑斑,可以想象几十年来很少有人打开它。

从那时起,陈亦楠的工作就与这段尘封的历史息息相关。8月31日起,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承制的中宣部重大项目八集系列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将正式登陆东方卫视。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正是陈亦楠工作室。

《亚太战争审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战后各同盟国对日本BC(乙丙)级战犯审判的大型纪录片,展现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犯下的暴行以及战后国际社会以法理精神惩治战争罪行的历史,填补了该领域内的影视空白。连同此前已推出的《东京审判》一二季,三部作品共同再现了二战战后审判的历史过程。

史料匮乏,摄制组赴13个国家及地区实地拍摄

拍摄《亚太战争审判》是比《东京审判》更难啃的硬骨头。相比审判A级战犯的东京审判,聚焦BC级审判的亚太战争审判,时间跨度更长,涉及的地理范围、人员更广,从某种程度上说,更能反映二战后对日审判全貌。然而,国际上对于亚太战争审判的学术研究非常有限,史料极为匮乏。如果说拍摄《东京审判》尚有不少学术依托;到了《亚太战争审判》,学术方面的研究几乎只能与拍摄同步进行。

“2015年,我们第一次去找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他不敢相信我们能把这一系列拍出来。第二次去之前,编导把所有相关的研究丛书看遍了。”陈亦楠说。摄制组的诚意打动了专家,在拍摄过程中,程兆奇及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提供了严谨的学术支持。

由陈亦楠工作室组成的摄制组,共有8位编导,几乎都是“80后”。为了挖掘罕见的历史影像、文献、证据,摄制组兵分几路,远赴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拍摄,行程近9万公里,在29所世界级档案馆里挖掘了大量珍贵历史影音资料。其中,“日军父岛吃人事件”“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日本大久野岛毒气工厂”“地狱航船事件”等相关影音档案都是首次与世人见面。

披露“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地狱航船”罕见档案,《亚太战争审判》31日开播

总导演陈亦楠说,《亚太战争审判》的视角是国际性的,纪录片的主基调平和、理性、客观,“响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用丰富的镜头语言重现历史真实,通过讲述历史反观当下,呼吁人类珍视和平,携手世界走向未来。”

对话耄耋老人,抢救式采访亲历者

《亚太战争审判》除了展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还将目光聚焦中国人民与同盟国军队的深厚友谊,其中包括中国东极岛渔民舍身营救落水英军战俘,中国衢州百姓营救杜立特行动美国飞行员等事件,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二战胜利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中国与世界携手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

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事件真相,摄制组在世界各地寻访历史当事人,抢救式地采访了大量亲历者及其后人,他们中很多已是耄耋老人。

披露“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地狱航船”罕见档案,《亚太战争审判》31日开播

在英国伦敦,编导王静雯找到了101岁的丹尼斯·莫利,他是“地狱航船”著名案例“里斯本丸沉船惨案”中英国唯一一名健在的幸存者。二战期间,日军为了修筑军事设施并补充男性劳动力,大规模使用战舰和运输船只,将大量盟军战俘和平民送往日本本土以及各占领区。由于运输条件非常恶劣,战俘们将这些船只称之为“地狱航船”,或者“死亡航船”。

“当时,英军在香港被日军俘虏,用地狱航船从香港运到横滨,但在舟山群岛附近的东极岛海域被鱼雷打中。船要下沉了,战俘们纷纷跳到海里,附近的中国渔民们划着小船救了他们。”陈亦楠说。莫利是被救的一员,他对摄制组回忆道,船上很拥挤,人和人就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摄制组也找到了舟山渔民林阿根,老人已经95岁了,是参与营救的最后一位活着的亲历者。英军被救起后,渔民们还拿出粮食、衣服救济他们。战后,船长京手茂、翻译新森源一郎被判对里斯本丸事件负责,分别被判7年、15年监禁。

最近,取材自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电影《八佰》上映了,而在拍摄《亚太战争审判》的过程中,摄制组也追溯到了“八百壮士”的下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包尔,“地狱航船”将一批又一批战俘运送到这里,用作修建军事工程的苦力,其中就有57人来自“八百壮士”。陈亦楠介绍,摄制组是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粟明鲜所著的《南太平洋祭》这本书中发现这段历史的,“历经三年苦役,最终幸存的只有36位”。

立场客观,寻找国家记忆“最大公约数”

纪录片中也出现了日本大久野岛毒气工厂唯一一名实名揭露日军制毒事实的94岁的藤本安马,主持日军南京受降工作的中国老兵、107岁的韩灿如,中国河北“北疃惨案”幸存者李庆祥、李钦友等。陈亦楠说:“这场战争,牵动了那么多国家。看起来是一个点的故事,实际上把全世界联系在一起。我们希望通过亲历者的叙述,寻找国家记忆的最大公约数。”

《亚太战争审判》还采访到了加害者的后代亲属。2015年,九州大学医学院历史馆披露了日方对被俘美国飞行员进行活体解剖的罪证,即“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纪录片中,75岁的日本女子熊野以素讲述了这段故事,她的叔叔鸟巢太郎当年参与了那场医学实验。后来,熊野以素花了多年时间,整理出版了《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一书,中文版已问世。“熊野以素说,她的叔叔是被骗去参加实验的,战后叔叔接受了审判,也是唯一一个自己要求服满刑期的人。”在陈亦楠看来,只有完整呈现不同身份的亲历者的角度与观点,才能保证历史叙述的真实性。

在关于“中国审判”的3集里,为了让发生在中国本土的故事被海外观众所理解,摄制组邀请了英国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学院教授顾若鹏担任外籍主持人。“在河北,摄制组找到了几位日军毒气战的幸存者,请他们回忆那段过去;在上海,我们的拍摄点包括提篮桥监狱、上海中学等,其中上海中学是当时的外侨集中营之一,这段历史可能鲜为人知。”陈亦楠说,顾若鹏是研究中国审判的专家,“他很严谨,许多我们觉得习以为常的话题,他知道面对外国观众要做解释。借他的视角呈现这段历史,能拉近与外国观众的距离。”

披露“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地狱航船”罕见档案,《亚太战争审判》31日开播

为了多角度立体式展现国际社会的理性思考,摄制组专访了50余位该领域内的国际权威学者及政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首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包括前联合国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法官纳薇·佩利,以及村山富市、菅直人、鸠山由纪夫三位日本前首相。

据悉,《亚太战争审判》在国内首播后,摄制组还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制作12集体量的口述历史,并拟出版配套书籍,收录拍摄内容及幕后花絮、导演手记等。团队也在和海外发行商接洽,未来有望在国外主流平台播出。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王建军说:“纪录片以国际视野向世人回顾了70多年前,同盟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通过大量海内外专家和亲历者及后代的讲述,唤起人类的共同国家记忆,让内容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具有非常高的对外传播价值。”

来源:作者:张熠

上一篇新闻

留学云带你走进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

下一篇新闻

国外的父母想给孩子取名为“蜘蛛侠”“脸书”“机器战警”被禁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