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9日 星期四

华侨研究学者“云”集 连线海外华侨华人

10场国际连线,五大洲20多国华侨华人参会,数百名观众旁听,历时近2月——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与华侨华人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海外华商谈抗疫”活动,邀请海外侨界代表与国内华侨研究学者,通过线上视频会议“云上论道”。视频连线中,海外华侨华人讲述亲身经历的战疫故事,还原海外抗疫现场;海内外华侨研究学者分享学术见解和思考,挖掘现象背后蕴藏的深意。

在这条无形的海外抗疫“云”战线上,华侨研究学界以学术力量为海外侨胞送去理解和支持,也为侨界学术研究挖掘新视角,提供新议题。一辆满载世界多国抗疫信息的“直通车”,正跨越五大洲,驰向华侨研究学界。

直送海外真实信息

意大利华人社区低感染率的“秘诀”何在?德国华商经营状况面临哪些冲击?南非华侨华人支援当地有哪些感人故事?在“海外华商谈抗疫”10场专场活动中,西班牙、美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非洲、东南亚、法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通过视频连线,向与会嘉宾和观众讲述抗疫过程中华侨华人的困境与对策。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连线活动向国内学者提供了许多关于疫情期间海外华侨华人生存发展的叙述性资料,帮助学者及时获取更多的一手信息,与海外华侨华人进行直接交流。”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明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连线活动中,亲身经历海外抗疫的华侨华人代表,犹如海内外华侨研究学者的“望远镜”,跨越时空距离,还原不同国家抗疫一线的真实情况。“新加坡抗疫经历佛系抗疫到强力干预的转变,通过严明律法等方式阻断病毒传播”“中俄合作抗疫受到俄罗斯主流社会肯定,中国驻俄大使馆与当地侨团为华侨华人团结抗疫服务到位”……一场场视频连线,就像一份份“产地直送”的“营养餐”,快速便捷,信息满满,为学界提供亲历者的思考和认识,同时穿越纷乱嘈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澄清某些海外媒体夸大扭曲的不实报道。

“这次连线活动有三大明显优点:及时、便利、节俭。”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连线活动采取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不再受空间的限制,根据国外疫情的最新情况,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处境进行及时研讨,实现高效交流;同时免去会场、餐饮等相关费用,节约会议成本。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副主任邢菁华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一直坚持将不同国家的华商组织起来,一路走来,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华商、学者与政界朋友齐聚一堂,用低成本、高收益的形式交流,这在疫情发生以前是极少有的。”

见证侨胞抗疫辛劳

在信息丰富、气氛热烈的活动现场背后,是举办方的默默付出和坚持。

作为活动的发起人、策划人和主持人,邢菁华不仅在连线活动中倾听海外侨胞的抗疫故事,也在筹备活动、联络嘉宾的过程中见证海外侨胞的抗疫辛劳。

在4月30日举办的法国专场连线活动中,法国华侨华人协会主席任俐敏如期出现在视频连线。为了这场连线,任俐敏和活动筹备人员都费了一番心力。

接到活动筹备组邀请后,任俐敏出了个意外——在给当地华侨华人送口罩途中,他被法国警方拘押询问。活动前期的沟通联络工作因此中断。经过筹备组与任俐敏的多次联络沟通,最终任俐敏答应继续参加法国专场连线活动。

“有人问他,经历这次意外后,他还会继续给当地侨胞捐物资吗?他肯定地说,要继续尽自己所能,关爱帮助旅法侨胞。”邢菁华说,“海外侨胞在团结抗疫中体现的责任和担当,真的令人敬佩感动。”

在连线活动的幕后,共有五六名工作人员参与活动组织策划,同时,每场连线专场都有一些协作单位参与筹备与宣传工作,还有不同国家的侨团和大学帮忙协调与会嘉宾。

“因为不同国家有时差问题,我经常需要在北京时间的深夜与海外侨胞嘉宾联络,以便在不打扰他们休息的情况下及时顺畅交流。”邢菁华说,这场跨越五大洲的连线活动,也倾注了组织策划工作人员跨越时间和距离的努力。跟嘉宾沟通会议时间、发言内容,教会年龄偏大的侨胞使用视频软件,指导与会嘉宾制作配合发言的电脑幻灯片……邢菁华和筹备组的工作人员就在一次次的跨洋电话中,和与会嘉宾一起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保证连线活动顺利举行。

“在筹备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海外华侨华人对活动的肯定。他们感觉这次活动拉近了祖(籍)国与住在国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祖(籍)国的关注和温暖。同时,他们认为,能将自己的心声分享给更多人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邢菁华说。

为研究提供新议题

“新时代侨务机构如何更加高效、及时地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更好地为海外侨胞服务,这是一个重大课题。海外侨胞在支援中国抗疫后,继续与住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在这个过程中,海外侨胞一方面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另一方面,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内化为华侨华人的行动自觉,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张春旺认为,海外华侨华人在连线活动中传递的信息丰富多样,为华侨研究学界提供了许多可以挖掘的新议题。

“通过这次活动,华侨华人研究者对于海外华侨华人在疫情特殊时期的生存状况、应对策略、社会环境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李明欢分析,梳理连线活动汇集的信息,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者关注:海外华侨华人面临抗击疫情和反对歧视的双重压力,处境更为艰难,应当如何应对?海外华侨华人追求住在国和祖(籍)国社会的双重认可,当面对疫情两者评价体系不同时,应当如何平衡?待全球疫情形势基本控制后,面对疫情带来的经营挑战,海外华侨华人如何转型升级,继续为住在国和祖(籍)国经济复苏作贡献?这些都值得从学术和理论层面进行探究。

更多的研究成果正在形成。张春旺介绍,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国战疫报告已更新第二版,同时世界华侨华人抗疫调查正在进行中;云南大学正开展相关问卷调查;华侨华人研究所也在积极组织华侨华人与抗疫课题研究,积极组织筹备后疫情时代侨务工作和华商发展研讨会。

“海外嘉宾分享了许多一线信息,其中很多事例都令人感动。下一步,在学术和理论层面,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议题,比如疫情对中国侨务工作提出哪些挑战,在疫情中一些工作出色的侨务部门有哪些可以总结的经验,未来侨务工作有哪些新方向。”李明欢说,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贡献者和受益者,在“后疫情”时期,海外华侨华人如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推动者和建设者,这值得所有人共同思考探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新闻

茅海建|清代的驿站、书信、电报与《缙绅录》

下一篇新闻

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古城”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