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通互联到产业互动,广州北部迎来生物医药新风口
日前,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在广州结束,经过激烈的比拼,莱恩医药取得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优秀企业”奖项。这是自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开赛以来唯一一家药物GLP认证机构获得国赛优秀奖。
一家生长于广州北部生态高地从化的企业,是怎样依靠技术创新获得行业认同?以生态立区、实现价值创新的从化将如何站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风口?两则重磅的交通信息或许给出了答案。
连接生物岛、中新知识城,联通广深……从交通互联到产业互动,嵌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发展脉动,位于从化的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综合创制平台,即将迈入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新航道。
填补关键技术服务平台的空白
11月14日-15日,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在广州结束,全国230余家各省精英企业入围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的比拼,莱恩医药赢得了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优秀企业”奖项。据了解,这是自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开赛以来唯一一家药物GLP试验机构获得国赛“优秀企业”奖。
GLP,即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是药物进行临床前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其认证内容包括对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对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实验设计、操作、记录、报告、监督等一系列行为进行检查。
简单地说,GLP试验是新制药物审核上临床的最后一道关卡。莱恩医药创始人、董事长杨威教授解释道,只有对药物进行毒理分析通过GLP试验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制成功的核心关键环节。“用一个抽象的评价平台而不是具体的产品获得这个奖项十分难得。”
看中从化的生态、区位、政策等优势,莱恩医药4年前在从化创立。杨威介绍,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莱恩医药已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一次性通过CFDA GLP 全项(9项)认证的机构,也是华南地区首家同时在药理、毒理、药代、新药筛选研究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业务领域一次性通过多种属实验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猪、猴等)国际AAALAC完全认证的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机构。
依托现有资源,转换发展优势。从化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和北部生态屏障区,在拥有华南唯一全程式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全国最大实验动物基地、国家级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研发平台、全国最大干细胞制备中心等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综合创制平台。
有专家指出,虽然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产业生态,但仍然缺乏国际标准、大规模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共关键技术服务平台。
“平台的核心作用是孵化、转化创制新药物。”从化经济开发区明珠工业园管委会党委书记吴丹柯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综合创制平台恰恰填补了生物医药产业链关键技术服务平台的空白,形成由药物研发、安全性评价、综合服务、产业化等全链条集聚,深度融入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
与东部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互补
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广州的主导创新产业。当前,广州正在进一步优化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加速抢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制高点。
日前,第二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被定义为聚焦全球生物产业发展“达沃斯”,成为全国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在本次论坛上, 施一公、裴刚、陈新滋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表重要演讲,让外界读懂生物科学的新风向。而在会上,最让人聚焦的是,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会(筹)正式揭牌,推动市场资源有效对接和高效整合。
作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地,近年来,位于广州东部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不断加持产业生态优势,集聚生物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目前,拥有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广州市发展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要战场、生物医药产业高度集聚区。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综合创制平台与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科学城等广州其他生物医药产业的密集区是互补共生的关系。”吴丹柯认为,生物岛等地坐落于广州的金融企业发达地区,同时依托众多大学机构进行基础研发,拥有充足的资金流和人才流。但是,都没有具备资质的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只能委托其他平台进行检测评价服务。
他表示,这就使得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互补关系,生物岛等地拥有众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可作为平台提供大量的潜在客户,而平台则可以为其提供“家门口”的检测评价服务,不断完善新制药物的毒理排他性最终制成药的生产。
杨威告诉记者,在生物医药行业里,不同企业同处一个地域,相互交流更能方便解决问题。他举例道,有些药品药效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选择长途运输进行GLP试验则有可能破坏药品的特性。“这就像一个地方有很多家飞机制造公司,在试飞时当然会优先选择本地的机场而不会跑到外地去。”
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综合创制平台不仅引进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纽斯葆广赛生物科技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进一步延伸合作互补的产业链。
“下一步,平台将加强与生物岛、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信息资源联动,深化与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为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具有重大市场前景和重大社会效益的大项目上穿针引线,推动产学研深度互动。” 吴丹柯透露。
融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脉动
两则重磅的交通信息描绘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综合创制平台更加广阔的未来。
日前,从莞高速惠州段取得建设新进展,明年有望主线通车,从化到深圳可节约1个小时,广深莞惠往来更加便捷。今年底,14号线一期正式开通,借助地铁从化连通上升为中国、新加坡两国国家级的双边合作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
知识城正以GE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绿叶集团、南山疫苗产业园、康方生物等项目为核心,建设国际一流的生物科学研发协作示范区。
中国科学院院士、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理事长裴钢表示,生物医药已经成为广州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继续保持政策与发展规划的延续性,尽快制定生物医药发展的下一个5年计划。他建议,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要有完整的一个“生态系统”。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综合创制平台正是完善整个生态闭环的重要解决方案。”杨威表示,平台就是围绕核心审核评价服务发展,是创制新药的关键环节,能够解决大湾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关隘既破,一通百通。在吴丹柯看来,一方面,平台能完善广州本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创制新药研制工作的产业链;而另一方面,平台的评价功能是生物医药行业的核心,能够像“磁铁石”一样吸引全球企业入驻广州、扎根发展。
位于从化的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综合创制平台让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更加完善,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在世界日益提高“显示度”的进程中贡献出从化力量。
优良的生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正在崛起的绿色动能不仅立足广州,也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交通互联促进产业互动,从化的生物医药产业将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北端起航,连接生物岛、知识城,嵌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发展脉动中。
从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土地收储供应和厂房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活、商业配套设施,打造“生产基地+研发平台+生活社区”功能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同时,研究制定生物医药专业产业政策,从企业落地、研发制造、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先进生物医药企业和人才集聚发展,为广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输送活力。
【记者】周甫琦 朱伟良
【校对】吴荆子
【作者】 周甫琦 朱伟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广州新经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