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文/潘彩霞

1980年,旧金山机场。值班人员正在检查旅客行李,验登机牌,轮到一位先生时,他怎么也找不到登机牌。

这时,有人对检查人员说:“你不认识他呀,他就是著名的建筑师贝聿铭先生!”

真的是他!顿时,旅客们齐齐鼓掌。两年前,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短短时间,参观者上百万。

而设计者,正是美籍华人贝聿铭。入口处的墙壁上,他的名字全被摸黑了——人们说,他是东方人,摸他的名字会带来好运。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含着金钥匙出生

贝氏,苏州名门望族,以医药发家,到第十三世孙时,贝哉安和贝润生兄弟俩,把贝氏家族的事业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贝哉安开创了苏州商业银行业,成为金融巨头;贝润生则成为颜料大王和地产大亨,他买下了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作为贝氏家族的后花园。

那是1917年,同年,贝哉安的长孙贝聿铭在广州出生。“聿铭”,有光明的意思。

贝聿铭的父亲叫贝祖诒,在美国读完大学后,投身北京中国银行会计部,后来被派往广州。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不仅擅诗书,还是一位笛子演奏高手。

10岁时,贝聿铭被送到上海读中学。那时的上海,代表时髦、奢华、开明与包容,是仅次于东京的远东第二大城市。

电影院是贝聿铭消磨时间的主要去处。从好莱坞影片中,他开始了解美国文化,学唱英文歌,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每年夏天,贝聿铭都会回到苏州,在狮子林消遣。西装革履,头发油亮、一丝不苟,他在狮子林的留影,正是影视剧中富家小开的形象。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贝聿铭在狮子林

不久,贝聿铭迎来人生第一次劫难,母亲因病去世。临终时,她叮嘱贝聿铭:“照顾好弟妹,做他们的好榜样。”

母亲去世后,父亲开始狠抓他的学习,并希望他学习金融。贝聿铭却不愿子承父业,“我父亲的经验使我明白,银行家一直在承受压力,他并不快乐。”

他的心里,已经有了选择——在上海读书时,听说正在兴建的国际饭店要盖26层,他每周六都跑去看,亲眼看着那幢建筑一点一点往上蹿,那是他认为最神奇的事情。

多年后,他说:“它带给我的兴奋如同今日的年轻人看待登陆月球一样。”

1935年8月,18岁的贝聿铭赴美留学,对即将到来的异域生活,他丝毫不担心:“早在我能说英语之前,我的家庭已经使我能够打入波士顿的上流社交圈了。”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贝聿铭(左一)与家人

他们想念祖国,有些伤感

美国第一站,贝聿铭选择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母校。

遗憾的是,那幢大楼里人情冷淡,课程古板,要掌握古典设计的基础知识,就必须勤奋地复制设计图。

这把贝聿铭吓坏了,他觉得自己是个画渣,于是“落荒而逃”。两星期后,转入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改学工程。

因父亲是国际银行家,贝聿铭受到波士顿上层社会的热情接待。这其中,就包括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威廉•爱默生。

在贝聿铭画的图纸上,爱默生发现了他的想象力,当贝聿铭坦承,自己缺乏绘画技术、没有信心成为建筑师时,爱默生鼓励他:“年轻人,别胡说,我还没有碰到不会画画的中国人!

听从爱默生的劝告,贝聿铭重新学习建筑。1940年,他以优异成绩从麻省理工毕业。不料,抗战阻断了回国路,父亲建议他,等情况好转再回来。

为了谋生,他进入一家工程公司工作,那时,他与一位姑娘正在热恋中。

姑娘名叫卢爱玲,就读于卫斯理学院。她家境优渥,父亲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贝聿铭与卢爱玲

初识据说很老套,贝聿铭去纽约中央车站接朋友,在金发碧眼的人群中,一眼看到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女孩,他忍不住上前搭讪:“要搭顺风车吗?”

“谢谢,我已经买了火车票了。”姑娘矜持地拒绝。

岂料天遂人愿,火车因飓风而耽误,一场缘分就此开始。

1942年,卢爱玲毕业后的第五天,他们举行了结婚典礼。不久,夫妇俩一同进入哈佛攻读研究生学位。

1946年,贝聿铭从哈佛毕业。国内,内战即将爆发,父亲又一次来信,劝他继续等待时机。受导师之邀,他留在哈佛任助教。

在离哈佛不远的公寓里,贝聿铭和太太在小花园里种满了来自中国的四季豆,朋友们都能觉察到,“他们想念祖国,有些伤感”。

这年,第二个儿子出生,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定中、建中,名字“很中国”。他们没有刻意教孩子们说中文,“早晚要回中国,他们会学会的”。

不料,这成为孩子们终身的遗憾。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贝聿铭夫妇与孩子们

从声名鹊起到众矢之的

1948年,纽约一位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向贝聿铭伸出橄榄枝。那时,与地产商合作,意味着“不入流”,只是“房屋建筑师”,背叛了学术界和职业道德标准。

当贝聿铭决心学习房地产和商业时,哈佛的同事认为他是“职业自杀”。

尽管这样,贝聿铭还是与地产商合作了12年,他把设计留在了华盛顿、蒙特利尔和费城,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

然而,“房屋建筑师”的标签,让他一次次失去那些在艺术上有挑战的项目,也因此一直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排除在外。贝聿铭于是决定自立门户,成立了建筑事务所。

因年轻、有潜力,他很快受到关注,七所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联合推荐他接手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项目。这一项目竣工后,独特的风格和建筑语言为他赢得了声誉。

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一个月后,遗孀杰奎琳决定修建肯尼迪图书馆以示纪念,选择建筑师时,贝聿铭入围候选人。

一起竞争的,除了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还有另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路易斯•康。

与另两位的漫不经心和不修边幅相比,贝聿铭就是彬彬有礼的东方贵族,令杰奎琳赏心悦目。

为了迎接她的到来,办公室粉刷一新,事务所里飘着悠扬的古典音乐,桌上还特意摆放了美丽的鲜花,以优雅著称的总统夫人被折服了。

“你和我的丈夫很像。”从贝聿铭身上,杰奎琳看到了亡夫的影子。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杰奎琳与贝聿铭

1964年,像黑马一样,贝聿铭的名字登上各大报纸,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尽管那时,他并没有太多耀眼的作品。

肯尼迪图书馆的效应,让贝聿铭成为最受欢迎的年轻建筑师之一,业务源源不断。

就在一切都备受鼓舞时,贝聿铭却遭受了一次重创——由贝聿铭事务所设计的汉考克大厦的立面遭到严重破坏,几十块双层落地玻璃脱落,几百扇窗被打坏。

建筑界一片哗然,媒体幸灾乐祸。

汉考克事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50人的事务所陷入困境。

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贝聿铭一下子跌到谷底,他被怀疑有失职嫌疑,“成了建筑界不受欢迎的人”。尽管,后来的调查报告表明,问题的症结在于人造玻璃的缺陷。

幸运的是,银行家父亲的名声帮助他找到了海外市场,公司得已维持下去。

从新加坡到中东,与王公贵族们打交道时,贝聿铭游刃有余,标志性的笑容背后,是超乎寻常的冷静。有人评价:“贝可以和他的建筑一样咄咄逼人。”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贝聿铭父亲贝祖诒

让建筑自己说话

让贝聿铭走出困境的,是美国国家美术馆项目。美术馆由梅隆家族捐献,乘着私人飞机,他们考察了贝聿铭设计过的项目,最终,对他给予了完全的信任。

1978年6月1日,国家美术馆东馆开幕,卡特总统前来剪彩,他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这一项目,奠定了贝聿铭建筑大师的地位。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贝聿铭的东方背景被人们津津乐道。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1981年,法国总统决定改造罗浮宫。在前文化部长推荐下,贝聿铭获得青睐。罗浮宫向来以排斥建筑师闻名,何况还是个美籍华人。

当贝聿铭提出他的金字塔设计时,立刻引来一场“金字塔之役”,报纸评论说,“整项计划荒谬透顶”“毫无疑问会让巴黎蒙羞”;

民众说:“金字塔是死亡的象征,这一设计是对巴黎的侵略,更是对法国国家风格的严重威胁。”

一次会议上,委员们疯狂地批评贝聿铭的设计,侮辱和咒骂让翻译听得浑身发抖,甚至贝聿铭走在街上,都有妇女朝着他的脚吐口水。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须对自己说,如果我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

整整两年,贝聿铭用中国人特有的隐忍,承受着漫长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他在电视里耐心地解释:“金字塔不是死亡的象征,它将是光明的,它将会发光。”

有礼但不妥协,迷人而又坚决,当推土机驶过拿破仑广场时,最后一个反对的声音终于沉默下来。

1989年,金字塔落成那天,人们欢呼雀跃,视它为骄傲,上流社会人士排成了长龙,争着参加揭幕仪式。

站在一群仰慕者中,贝聿铭激动地说:“我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在新建成的金字塔里,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贝聿铭最高荣誉奖章,自此,金字塔取代了埃菲尔铁塔,成为巴黎的新地标。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贝聿铭与他设计的玻璃金字塔

黑框圆眼镜,招牌式的迷人微笑,永远淡定从容,贝聿铭再次被崇拜,被景仰。

穿越于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他缔造出无数经典作品,日本秀美美术馆、香港中银大厦、中国苏州博物馆……

在美国几十年,贝聿铭从未放弃中国的传统,他读老子,搜集宜兴茶壶,享受中国美食,在任何场合,他最喜欢说的是:“我是生在中国的,所以我还是中国人。”

2019年5月,贝聿铭去世。而他留下的建筑,仍在讲述着他的传奇。

被侮辱咒骂吐口水,8年后却成华人骄傲,贝聿铭:多亏银行家父亲

贝聿铭

上一篇新闻

哑光砖十大品牌慕瓷,设计师喜爱特色瓷砖产品

下一篇新闻

全世界著名建筑师以及他们的优秀作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