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美的集团开启第二轮回购,过去5个月获外资增持超过百亿

记者 | 张艺

出于近期再度推出上限66亿元回购计划的需求,美的集团(000333.SZ)先于年报披露了公司最新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这份名单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在过去的5个月时间里,各路外资在大规模抄底,规模或达上百亿元。

对比2018年三季度末和截至2月22日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有四位股东在增持,分别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加拿大年金计划投资委员会-自有资金(交易所)、黄健和袁利群。

其中,港资增持幅度最大,陆股通增持股份数量1.63亿股至10.34亿股,持股比例由13.10%上升至15.71%。这也是港资在2017年一季度首次出现在股东名单后,连续8个季度在增持美的集团,牢牢坐稳第二大流通股东宝座。

加拿大年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增持股份数量4807万股,总持股数1.20亿股,持股比例达1.83%。这家机构2018年二季度新进美的集团流通股东十大名单,如今已由第八位上升为第四位。

原美的集团总裁黄健小幅增持了1.68万股,原美的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袁利群也增幅了397.59万股。

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一位股东也是知名的外资机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PRIVATE LIMITED)。其最新持股数为5626.50万股,以0.8553%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资料显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管理新加坡的外汇储备,一直被称为“亚洲最大及最神秘的投资者”,目前管理的资产超过千亿美元。

此外,控股股东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证金、汇金及小米科技四位股东持股数未变。

美的集团开启第二轮回购,过去5个月获外资增持超过百亿

作为白马家电股,美的集团向来是机构的宠儿,不过近期似乎更深得外资追捧。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此前未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故其在2018年三季度末的持股数量不得而知。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新增数量计,除两位自然人外,三家境外股东合计增持数份数量为2.67亿股,美的集团2018年10月初至2019年2月22日股价加权均价为40.42元,以此计算,境外资本在此期间合计增持美的集团约108亿元。

外资增持的这段时间也正是美的集团近一年的价值洼地。公司股价一度从60元之上深度调整至最低34.10元。

股价深幅回调后,美的集团两度推出大规模回购计划。

首次发生在2018年7月,美的集团公告公司将以集中竞价的方式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40亿元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为不超过50元/股。这也是当时A股最大规模的回购行动。

此番回购在2018年12月底已完成顶格回购,美的集团斥资约40亿元的共回购了9510.5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274%。这些股份被注销后,美的集团由66.62亿股减少至65.67亿股。

首次回购完成不过两个月,美的集团再度启动回购计划。

2月23日公告显示,美的集团计划一年内回购不超过1.2亿股且不低于0.6亿股,回购价格不超过55元/股,预计回购金额不超66亿元。若此次回购也顶额完成,那么美的集团两次回购金额上百亿元,再次刷新回购纪录。

与上次回购股份全部注销不同的是,第二次回购股份的用途是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及/或员工持股计划。

光大证券认为,用于员工激励一方面,惠及多层次员工,实现员工与公司利益的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可确保长期战略平稳实施。

美的集团开启第二轮回购,过去5个月获外资增持超过百亿

从基本面来看,美的集团确有被外资青睐的资本,也有大规模回购的底气。

从业绩预告来看,美的集团预计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8亿-208亿元,同比增长15%-20%。在2018年美的集团50周年之际,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还提出,未来美的要实现销售规模和股票市值双双超过5000亿元。

不久前,美的集团还接受36家机构的集体调研。美的集团表示,在过去5年投入研发资金超过200亿元,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国家设立了20个研究中心,研发人员整体超过10000人,公司布局中长期技术储备。同时,公司建立了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团队,打造以“没有交互”为目标的真正智能家电新品。

在工业互联网布局上,美的已实现了以软件、数据驱动的全价值链运营,覆盖了研发能力、订单预定、计划能力、柔性制造、采购能力、品质跟踪、物流能力、客服安装等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端到端的协同拉通。

在对库卡的整合方面,美的计划,到2024年机器人产能达到每年7.50万台,加上现有产能,每年机器人产能总数将达到10万台。

近期,美的集团换股吸收合并小天鹅进展也备受关注。这一事项已获得证监会无条件通过,美的集团还将拿出25亿元给小天鹅股东分红。

光大证券认为,2019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在零售压力和高基数效应下,业绩增速可能进一步收缩。但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凭借强大的产业链议价权和良好的竞争格力,整体业绩确定性依旧领先。中长期来看,海外自有品牌拓展及机器人自动化为公司打开成长天花板。

上一篇新闻

2021年度安庆籍富豪榜单出炉,看看哪些人是你家门口的

下一篇新闻

江苏经济总量超韩国了,看下江苏制造业的结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