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心连心 50年:不断奋力攀新高——心连心筑梦辉煌系列报道之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虎成 赵同增 通讯员 魏国武

在历史的长河里,50年只意味着弹指一瞬间;在人生的道路上,50年足以让少年生出华发。而对一个企业而言,50年代表着什么?

据了解,国内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也只有40年。如此说来,50年的企业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老字号”。

今年正值建厂50华诞的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公司”),厂区如画、供销两旺,蓬勃发展正青春。五十年走来征程似铁、岁月如歌,一百年画卷次第展开、美景在望。即日起,心连心的系列故事,本报记者讲给你听。

在5月下旬召开的2019年氮肥行业工作会上,心连心公司斩获颇丰,不仅成功获评第一批2019年企业AAA信用等级,还荣获2018年度合成氨行业节能先进企业(第一名)、2018年全国氮肥企业尿素产量20强(第一名)、2018年全国氮肥合成氨产量20强(第四名)、2018年全国氮肥企业利润总额20强(第八名)等四项大奖!

这些奖项无疑是献给心连心公司最好的“生日礼物”,同时也在无言地“告诉”我们:一个偏居新乡县一隅、曾经微不足道的小化肥厂已成长为行业翘楚,在某些方面更处于绝对的领军地位。

一个县级小厂,多年“夹缝”生存

时间回溯到50年前。已经成立20年的新中国物质仍然十分匮乏,国内仅有的几个化肥厂生产出的产品,对广袤的“饥饿的土地”来说是杯水车薪,大多数农村还只能像解放前一样用传统的农家肥,粮食产量质量“居低不上”,群众饿肚子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改变这种现状,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各地兴建小化肥厂,尽量满足农民和农业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新乡县广泛发动群众、克难攻坚,倾全县之力建起了“新乡县七里营化肥厂”——可这是一家怎样的化肥厂啊!合成氨能力只有区区3000吨,产品只有最原始、最粗放的氨水与碳酸氢铵(俗称“碳铵”)。

时间来到20世纪90年代,此时的七里营化肥厂已更名为“新乡化肥总厂”,产品结构20多年原地踏步,合成氨能力才增加到3万吨。

据了解,当时年产30万吨及以上合成氨的化肥厂是“大氮肥”,年产8万吨及以上合成氨的是“中氮肥”,全国有十几家“大氮肥”,河南有4家“中氮肥”。新乡化肥总厂3万吨的产能在行业中处于下游位置,别说跟“大氮肥”相提并论,就连在全国2000多家县级小化肥厂中也毫不起眼,周边县区的化肥厂都是她的“大哥哥”。

1994年,曾当过多年连队指导员的七里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兴旭,被任命为新一任化肥厂厂长,他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产品老化落后、在夹缝中苦苦挣扎多年的“乡镇企业”。

咋办?唯有锐意进取二次创业,让发展方式转变,让产品升级换代,淘汰落后的碳铵,改成生产肥效更好利润更高的尿素,才有可能让化肥厂破茧化蝶。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刘兴旭带领广大员工,破解了人才、技术和资金难题,用14个月就完成了正常情况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的碳铵改尿素的“尿改”工程,并且创造了“一次投产成功,一次质量达标,一次超过设计能力”等三个全国第一。

完成“尿改”的化肥厂,可年产4万吨尿素,利润比原来翻了一番还多,销售区域不断“扩张”,知名度迅速提高,化肥厂从上到下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抢抓宝贵机遇,接连打赢“攻坚战”

“尿改”的成功,让刘兴旭和同事们尝到了转型升级带来的“甜头”,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先进工艺的巨大“威力”,看到了企业的希望与方向,从此走上了做大做强的路子,打响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转型升级攻坚战”,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县级小化肥厂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请看她的一系列骄人战绩:

1997年,在“尿改”成功仅仅两年之后,实施“四改六工程”,再次升级生产能力,尿素年产能提高到了6万吨。

1999年,又一个两年过去,“六改十工程”顺利完工,化肥厂的尿素产能达到10万吨,4年时间翻了一番还要多。

2003年,合成氨能力达到18万吨,尿素年产能达到30万吨,是4年前的3倍。

同年,企业顺利完成整体改制,实现了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转变,“心连心”成了她的新名字。这次改制,企业内国有股份全部退出,是行业改制最彻底的企业之一。这次改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给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还让员工都成了企业的“股东”,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释放出了市场经济的新活力,堪称企业的一次完美“蝶变”。

2006年,投资9亿元的二分公司建成投产,采用了更先进的工艺与控制系统,年产尿素30万吨,一年多时间就收回成本。这时的心连心,已成功跻身行业第一方阵。

2007年6月20日,心连心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化肥企业。而登陆资本市场,进一步提高了心连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心连心增加了一条资金来源渠道,为心连心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2009年4月,年产40万吨尿素的三分厂建成投产。该项目从动工到生产出第一袋化肥,仅用了1年又半个月,创下了当时的行业纪录。

2009年12月8日,心连心化肥又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继在新加坡敲响上市钟声后,再次登陆亚太地区的资本市场,成为全国第一家在香港、新加坡两地上市的化肥企业。

2010年筹建四分公司,全部采用最先进的工艺与设备。2013年11月,四分公司建成投产,可年产80万吨尿素。

2015年8月,新疆基地五分厂建成投产,目前可年产48万吨尿素、12万吨三聚氰胺。

20多年来,心连心公司日新月异,年年都要上马新项目,年年都有新发展。如今,心连心公司仍在加速快跑,投资36亿元,合成氨能力60万吨,年产20万吨乙二醇、20万吨二甲醚的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明年6月能够建成投产。

有啥成功“法宝”,听听他们怎么说

筚路蓝缕50年,栉风沐雨50年,砥砺奋进50年。

如今的心连心公司,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化肥产能超过500万吨,化工品产能超过120万吨。旗下拥有河南新乡、新疆玛纳斯、江西九江三大生产基地,连续八年荣膺“能效领跑者(合成氨)标杆企业”,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获得企业环境信用行为评价最高级别5A等级。2018年集团营业收入97.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72亿元,税后净利润7.54亿元。

而当年与她同时起步的2000多个“兄弟姐妹”,经过市场的洗礼、行业的洗牌,如今所剩不足20家。

心连心公司到底有啥成功“法宝”?

“心连心与广大农民连着心,始终关注我们的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让我们丰产又丰收!”山东省济宁市喻屯镇东邵村的瓜农张季民,家里种了10亩甜瓜,用了心连心公司的产品后,甜瓜长势好、果皮亮、糖度高,拿到市场一公斤能多卖4毛钱,一亩地能多卖1000元。张季民说,市场上化肥种类繁多、鱼龙混杂,心连心化肥靠肥效、服务和性价比赢得了农民的认可,也肯定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心连心信任科技、重视科技、引领科技,心连心的成功是科技的成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说,心连心公司多年来与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从生产工艺到产品创新再到内部管理,都有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是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新乡县委书记申乐民表示,新乡县典型辈出、群星灿烂,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心连心人的身上有着艰苦奋斗、务实重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着爱岗敬业、努力拼搏、争创一流的主人翁精神,有着勇于创新、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有着诚信为本、扶危济困、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精神成就了心连心的辉煌,也已成为新乡县先进群体精神的一部分,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申乐民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07年入职的心连心公司员工乔磊友告诉记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兴旭站位高远、思路开阔、脚踏实地,是行业和广大员工公认的卓越企业家,同时又作风正派、可亲可敬,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大家眼中的仁兄、慈父,他是整个集团公司的“定海神针”。而以他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务实重干、勇于担当,带出了一支6000人的能征善战的过硬队伍。乔磊友发出感慨:“有这样优秀的带头人,有这样优秀的领导班子,有这样优秀的干事团队,何愁企业不兴旺!”

公司总经理张庆金认为,心连心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专注”。张庆金说,在利润超过4亿元的2008年,心连心公司经受住了巨大的诱惑,没有投资异常火爆的房地产业,而是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始终专注化肥、做好化肥。也正因为“专注”,在化肥市场低迷时,心连心公司仍然能以低于行业平均成本10%以上的成本控制能力保持盈利,这就是对心连心公司爱岗敬业、专注化肥、争创一流的最好回报。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心连心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刘兴旭说,50年前,全县父老乡亲从牙缝里省出的“保命钱”,让心连心有了生命;心连心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国家、省、市、县和乡镇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广大农民对心连心产品的信赖与喜爱,是心连心前进的巨大动力;全体干部员工以企业为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着汗水与智慧……刘兴旭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心连心的发展靠的是全社会的力量,心连心将牢记这些恩情,不断用好效益、好产品回报社会,脚踏实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张欢

上一篇新闻

又是一部翻拍剧?再也找不出他这样的贵族颜了!

下一篇新闻

赞!这13名学生获评“晋安区新时代好少年”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