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油价到底是怎么来的?(下)
宫崟銮 文
何翔任 统筹
投稿邮箱 cheyoubao@126.com
昨天,咱们简单介绍了中国原油和成品油市场化定价的开端:1998年,国家计委根据新加坡市场原油上个月的平均价格确定国内原油价格,每月一调。成品油则在此基础上出台一个国家指导价,国内成品油销售企业可以自主在这个价格上下浮动5%。但是政策有了,并不代表接下来就一帆风顺。(要说明的是,1998年提出了市场机制应当参考国外的原则,而直到2000年才正式开始参考新加坡油价。)
先出问题的是参考范围,这只是一个小补丁,由于只参考新加坡一家不能完全代表世界油价,所以从2001年开始,国家将纽约和鹿特丹也加入参考范围,在三家油价之中加权平均。另外,为了保持油价大体稳定,提出如果国际油价上下浮动幅度在5%至8%范围内,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简单来说,这一年的价格改革只是让中国更加融入国际原油市场,总体而言并未有更大的更改。
然后到了2003年,国际原油开始了持续5年的价格增长,这轮涨价有很多原因,先是需求,整整5年间整个世界经济都处于增长阶段,旺盛的经济发展刺激了原油需求,美国、中国、日本都出现了巨大的原油缺口。2003年,中国进口了9112万吨原油,而到了2007年,中国进口了16317万吨原油。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却是供给不足,欧佩克当时的产能利用率逼近90%,要知道这样的产能,基本上连给机器检修的时间都很紧张。而即使开足马力生产,油价还是在涨,迫不得已之下各国通过增加原油库存缓冲油价风险,但库存的增加又二次刺激油价,再加上伊拉克战争爆发。可以说2003年往后的油价无处不是涨价要素。
而为了应对油价风险,中国当时采取了发改委对国内油价进行宏观调控的办法,一方面,2003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此后更是连年上涨,国内油价受国际油价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当时国内的大多数工厂不具备应对如此剧烈上涨油价的能力。所以当时,国家采取部分国家补贴,部分油品生产企业承受的方式,缓解了国际油价对国内的影响。但是在当时,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出现了问题,一面是当时的成品油消费者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缺乏心理承受力,对当时油价形成机制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当时的油品生产企业承受了极大的国际市场压力,为了保证供应,按照发改委的政策,从国外当月进口的原油却要按照上个月的价格卖出。可以说当时的油品生产企业,成了一个“挨骂又吃亏”的角色。
这样的政策一直持续到2009年,国家将原先一个月的调整时间改为22天,提出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做出这样的更改是因为当时的国际油价大起大落,2008年7月以前,国际油价继续高歌猛进,纽约市场WTI原油期货价格由上年底的每桶96美元飙升至2008年7月3日的145.29美元,暴涨51.4%,至7月11日,WTI油价盘中创下了147.27美元的当时历史最高纪录。而之后的几个月,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油价又开始暴跌,12月24日WTI现货油价跌至32.35美元。而到了2009年,巴以战争重燃战火,油价又短暂吊高。这种上上下下的油价让发改委决定缩短价格更改时间。
另外,当时还首次提出了调控上限,如果油价高于每桶 80 美元时,开始扣减油企加工利润,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 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 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之后的一次更改是在2013年,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发改委将22天的调价周期进一步缩短为10天,把4%的说法改为更具体的50元,即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增加了参考油价的种类,并规定特殊情形下,发改委国务院同意后,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
之后就是到了最近一次调整的2016年,当时针对国际油价市场长期处于低谷,2015年末时甚至在36美元附近徘徊,国家设立了调控下限,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那这回油价低的时候是不是炼油企业就赚疯了?也不是,此次政策调整还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设立专项账户存储,经国家批准后使用,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钱还是进不了油企的腰包。
到了2016年之后,中国的油价基本上已经从过去“完全政府定价”变为了“部分参考国际市场、部分政府调控”的路子,而且油品经营企业也不断放开,斯伦贝谢、壳牌等诸多外资、民资企业都进入了成品油领域。由此,在不久之前,政府才决定成品油价格走向完全市场化。而未来这样的政策会给车友们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