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中新携手 增强区域合作

2020年11月20日,由南洋理工大学连瀛洲纪念奖学金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合办的连氏中国发展论坛在新加坡举行。受到疫情的影响,本届论坛采用网络会议的形式进行。新加坡驻中国大使、连瀛洲纪念奖学金理事会理事吕德耀、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长魏建国、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以及新加坡总理公署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陈杰豪分别担任开幕嘉宾和演讲主宾,参与了全天的论坛。

中新携手 增强区域合作

左起顺时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会场、刘宏、韩方明、吕德耀

在开幕式上,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连瀛洲纪念奖学金执行主任刘宏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说,连氏中国发展论坛是连瀛洲纪念奖学金项目为连氏学者们搭建的多元交流高端平台,每两年在中国举行,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改到网上,但是依然吸引了数十位新加坡和中国两国连氏学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和参与。今年论坛研讨新加坡和中国如何展开合作,形成合力,助力新发展格局,实现两国的双赢。

中新携手 增强区域合作

刘宏致开幕辞

吕德耀在致辞中表示,在新中建交三十年中,两国合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顺应中国的宏观战略,因时制宜的展开合作项目,为中国的发展助力。包括工业化进程、可持续和生态友好型城市化、知识和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现代服务的互联互通,新加坡与中国在之前三十年的合作与时俱进。相信在中国新的宏观发展战略中,新加坡可以继续找寻到合作切入点,加深彼此间合作,也从中获益。

韩方明认为,新加坡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大市场更是新加坡谋求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地方。陈杰豪表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是中国迅速控制了疫情,并逐步恢复了经济。后疫情时代两国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

中新携手 增强区域合作

新加坡总理公署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陈杰豪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携手 增强区域合作

左起顺时针:张茉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柯丽芬(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局长)、林曦(中国国际金融(新加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苗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秘书长、副主任)、杨谊(重庆中心示范项目管理局副局长)

中新携手 增强区域合作

左起顺时针:张永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刘向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吴新迪(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倪阳平(中国青旅集团董事长)、郑俊聪(祥峰投资中国基金管理合伙人)

中新携手 增强区域合作

左起顺时针:马荣宝(中金资本中金科元基金总经理)、李鹏(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曹子玮(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小米金融战略副总裁)、符标熊(新加坡制造商总会会长)

论坛上还发布了两本新书,分别是刘宏的新著《跨界治理的逻辑与亚洲实践》和刘宏、李光宙编著的《国际化人才战略与高等教育管理——新加坡经验及其启示》。两本书关注三个共同的主题,一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亚洲的崛起对全球治理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二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从第三世界国家进入第一世界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三是人才战略在亚洲崛起中的作用。

中新携手 增强区域合作

新书发布会由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符传丰(下排右)主持,韩方明(上排右)和曾士生(下排左)担任推介嘉宾

韩方明和新加坡教育部及贸工部原政务部长曾士生担任推介嘉宾。推介嘉宾认为这两本书是刘宏和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其他师生教育实践的理论化总结,既有从宏观层面解读亚洲崛起中跨界治理的实践,也有以南洋理工大学为案例,抽丝剥茧的具体分析。反映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的专业眼光、开阔的研究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两本具有专业性、实用性、政策关联性和和实践性,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论坛的20多位演讲嘉宾包括来自商务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重庆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小米金融、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中金资本等中国机构,和新加坡总理公署、国家发展部、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新加坡制造商总会、《联合早报》、祥峰投资中国基金、南洋理工大学等新加坡机构的连氏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和研究人员。他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分享中新合作的实践,解读新发展格局的意涵,以及未来合作的愿景和方向。论坛在晚间时分落下帷幕,来自新中两国的400多位观众参与了全天的线上活动,反响热烈。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在在论坛期间,也为刚入学的174位管理经济学硕士学位项目的新生举行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开学典礼。(图:连氏中国发展论坛)

来源:中国网

上一篇新闻

外媒:“小鲜肉”现象引发中国“男子汉危机”争论,中国正对“软”男来硬的

下一篇新闻

又有熊!东京奥运会首战会场附近有熊出没,警方燃放鞭炮驱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