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11日 星期六

不,我不是“社恐”,我只是在防控

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乘坐地铁时尽量间隔几人就坐、一个人看电影时会与陌生观众间隔几人……如果你都中了以上几条,公共场合保持社交距离,或许你不是“社交恐惧症者”,而是防控行为的“践行者”。


近期,疫情又有散发趋势,同吃、同住、多个景点共同旅行等,跨越了疫情防控要求的社交距离,就会导致被感染。此外,冬季本就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腺病毒等疾病的高发季节,那么应对这些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我们该做什么呢?


认识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由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引起。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腺病毒感染等,且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症状差异性较大,许多病原属于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依靠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也能康复。部分病原会引起咽痛、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有些病原则可能会引起比较重的症状,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


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三大传播方式


飞沫传播: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被吸入,导致感染

空气传播:病人产生的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长期漂浮存在,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病原。

接触传播:病人排出了病原污染的物品,桌面或者学校的儿童玩具污染以后,健康人接触被污染物品也会感染。


清楚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这是因为寒冷而干燥的冷空气会通过鼻腔或咽部进入肺,除了直接引起气管、支气管痉挛收缩外,病毒、细菌也会趁虚而入,引起感冒或其他支气管炎、肺炎等。因病原具有传染性,往往容易在学校这样的集体场所,短时间出现集中发病。尤其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但在新冠肺炎面前,人群普遍易感!


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1.注射疫苗

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已有麻疹、风疹、流脑、流感、新冠肺炎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疫苗,适龄人群应根据疫苗适应证进行免疫接种,从而建立对特定病原的免疫屏障,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的发生。


2. 养成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勤洗澡、勤晒被、勤洗衣,多喝水、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咳嗽、打喷嚏之后、就餐前或者接触污染的环境之后,要注意多洗手,彻底洗手,以免出现交叉感染;勤开窗,保持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空气流通;坚持适度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蔬菜和水果,并根据气候适时增减衣服。


3.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谈到社交距离就必须先和大家说说人际交往距离。它是指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及所处情境决定的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这种距离划分为四种: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不,我不是“社恐”,我只是在防控


社交距离:大约1.2米到3.7米,就像隔一张办公桌那样,一般工作场合多采用这样距离交谈。但从预防传染病,控制疫情的角度来看,社交距离保持多远最合适呢?目前各国在抗击疫情保持社交距离的建议各不相同,有1.5米、1.8米还有2米的,我们国家遵循的是世卫组织提出的1米距离。那怎样做到保持社交距离呢?很多公共场所为了落实一米原则,都提出许多具体要求,比如公共区域座位要求间隔1个座位而坐等等。


不,我不是“社恐”,我只是在防控


大家看看几个有趣图片:


一个艺术家做了一个半径两米的铁圈来控制社交距离


不,我不是“社恐”,我只是在防控


这位外国大妈带着1米卷尺上街


不,我不是“社恐”,我只是在防控


新加坡派出机器狗,监督民众的社交距离。看来为了让人精准的保持社交距离,确实可以让人脑洞大开。


不,我不是“社恐”,我只是在防控


现阶段仍处于疫情常态化防控状态,近期的感染人数增加,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活动,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时,应避免或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处或室内密闭场所,必须外出活动时,应在公共场所内遵守秩序、避免拥挤,自觉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


作者: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士长李沛、党肖,护士王李晶子

上一篇新闻

自然指数:美中德英日科研保持领先,中国科研产出增速远超美德英日

下一篇新闻

地球士多|美小镇连续6届选狗狗当镇长;新加坡推无目的邮轮体验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