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国内会展业进入“填服务”新阶段 打造会展之都关键要有“客户思维”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国内会展业进入“填服务”新阶段 打造会展之都关键要有“客户思维”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我们谈一个城市如何吸引会展,总会聊这里的旅游资源。有旅游吸引物很重要,但旅游并不是会展的主要目的。我们想强调的是‘客户思维’,要分析客户在这里是否能够获得科技资讯或者医疗商机,因为获取经验、建立网络、寻找商机,这些才是他们最希望通过参会参展得到的。”在5日于成都举行的中国(成都)国际会议发展大会上,全球最佳会议城市联盟(Best Cities Global Alliance)联合创始人Gary Grimmer指出。

去年,包括北京、杭州等城市在,不少地方都出台了会展业相关扶持政策。有专家认为,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在全国各地得到进一步落实。一方面,许多城市喊出打造“会展之都”的口号,并发力场馆建设,根据中国国际贸促会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8)》,去年,国内展览馆数量同比增长7%;另一方面,多达一半以上的展馆利用率低于10%,仅有14%的展馆能达到30%以上的利用率。

中国会议产业大会秘书长王青道认为,随着会展基建不断完善,国内会展业正进入“填内容、填服务的阶段”。那么,怎样的“内容”才能推动会展业有效发展?

城市是引会促展关键力量

据中国科协国际交流中心会议处副处长魏仁力回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引进国际会议层面上,是与城市发展齐头并进的。

“在竞标国际会议时,我们通常会联合城市一道,分别作为PCO(Profess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r,专业会议组织者)和会议东道主,以展现我们的办会经验和专业水平,以及展馆的支持。”魏仁力说,“原来我们投标成功率仅有50%左右,现在基本上能够达到95%,城市的发展是绝对保障。”

中国城市展览业的提升十分明显。国际会议协会(ICCA)亚太区总监努尔(Noor Ahmad Hamid)指出,ICCA会员中,60余个都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ICCA最大会员国。而根据ICCA对2018年全球会议目的地的排名,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四座中国城市进入全球前50内,且排名较2017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城市是如何推动会展业发展的?除完善硬件设施外,ICCA前副主席Anthony Wong分析世界会展城市,发现了两种比较明显的城市角色——在新加坡和巴厘,城市通过打造旅游目的地来发展会展业,而日本、韩国则建立较为严格的管理机制,所有PCO必须通过认证才能参与会议投标,以此推动PCO发展。

在中国,旅游资源已成为不少城市借力发展会展经济的“法宝”。比如,昆明提出依托当地特色和文化、产业等优势,打造“全域会展”,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其中就包括以养生健康、旅游、绿色环保、民族文化为核心的会展品牌。而贵州则利用其气候优势创新探索,将发展以夏季会展为特色的会展业提上日程。

此种优势也成为国际会展业关注的重点。此次会议上,都江堰市成为继成都市博览局、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励翔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之后,第四个加入ICCA的成都会员。努尔指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成都的大熊猫名片等,均可作为成都的文化旅游优势,吸引更多会议来到这里举办。

巩固硬环境,完善软环境

但旅游吸引物只是第一步。Grimmer直言,会展业并不是发展C2C的产业,甚至B2C也不是重点,关键是如何推动B2B业务开展。因此,他提醒,在打造会展品牌时,要关注客户需求,在向外传递信息时,特别要注意,不能让他们仅感觉到旅游目的,而难以嗅到商业价值。

将当地产业特色融入会展业发展当中,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城市探索的主题。特别是在西部城市中,产业会展已成为当地名片,诸如成都软洽会、重庆智博会与贵阳数博会的举办,不仅在于发挥会展业简单直观的“1:9 拉动”、“飞机撒钱”和“城市面包”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会展综合影响力、巩固城市的品牌定位。

而当目光从国内移至国外,在Anthony Wong看来,产业吸引力更加难能可贵。“比如,当我来到成都时,我看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它可能会让我有新的创业灵感,可能让我找到商机、甚至达成合作。”他指出,这是吸引国际展会前来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内展馆利用率较低形成对比的是,国内引进的国际展会数量仍然较少,构成了一个巨大“缺口”。魏仁力举例说,中国科协每年会开展3万多个会议,但国际会议占比不到1%,“还有很大潜力”。

中国展会城市要如何吸引国际展会?努尔认为,在展馆等基建不断完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办展专业水平,以国际水准来发展会展行业。

据他透露,ICCA计划与成都共同打造一个会展业研究与培训中心,将从两个方面探索提升城市会展国际化水平。“在硬件上,我们会梳理成都相关产业政策以及组织机构,定位最适合发展、又尚未引进成都的会议,以此找到发力重点;在软件上,我们将培养更多专业服务人才,他们不只是懂会展,还要懂行业,这是国际会议最需要、也非常缺乏的人才。”

但二者都需要城市花费大量时间。魏仁力深有体会的是,在引进一个国际行业展会时,通常需要城市投入几年的精力和资源。她举例说,深圳于2017年举办的国际植物学大会,从申请到最终举办花费数年时间;而有的会议时间甚至长达18年之久。

定力不可或缺,但通过机制建设,同样可以少走些弯路。许多参会专家提到协会的重要性,如Grimmer指出,通过协会建立的全球化网络,可以节省由于重复培训专业人士需要付出的巨大时间与金钱。若能用好协会这柄“利剑”,城市引进国际会议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日经济新闻

上一篇新闻

工人燃烧清理油污引发火灾致4死,印尼工业重镇进入紧急状态

下一篇新闻

逃跑计划 | 如何在巴厘岛度过一个悠长假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