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10座“亿元楼”、支持夜经济建设……“六稳”“六保”市南今年这样做
半岛记者 肖玲玲
7月13日,市南区“六稳”“六保”工作新闻发布会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举行。会上,市南区政府区长高健介绍了今年以来市南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采取的具体措施。
今年以来,市南区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紧扣“六稳”工作持续跟进,聚力“六保”任务攻坚落实,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稳基本:
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12亿元
今年以来,市南区加强指标调度,突出重点指标、敏感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运行监测,加大分析研判,超前部署,全力攻坚。主要经济指标恢复向好,预计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左右。消费品市场呈现回暖趋势。外资外贸稳中有进,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12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进口额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16%;新设立外资项目44个,同比增长2.3%。
精准服务企业,制定落实惠企政策,“一业一策”推动企业业务增长,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联系走访企业2000余家,解决问题689个。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对冲疫情政策,出台9条纾解企业困难的措施,涉及资金1.4亿元,援企稳岗返还惠及企业9490家,减免房租4855.43万元,帮助企业获得贷款12.67亿元,提供应急周转金2500万元。扶持经济预算资金支出1.7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审批提速改革,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深入“学深圳、赶深圳”,压缩企业开办环节,梳理优化45个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个工作日。创新实行“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等审批模式,246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100%“一次办好”,实现企业开办“零跑腿”,上半年新设立市场主体5249户。
扩投资:
把西部老城区复兴作为发展新引擎
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市南区创新推行“线上+线下”“飞地+总部”“龙头+产业链”招商模式,落户项目280个,注册资金223亿元。其中,过千万元项目146个,过亿元项目42个,过5亿元项目5个。新增山东省港口集团、正大优鲜等知名企业区域总部14家,与莱西市共建青岛基石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区,着力打造“先进制造、大健康、大消费”3个产业组团。
把项目建设作为“六稳”“六保”的总抓手,聚焦总投资1179.67亿元的95个项目,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设立挡光处置、手续办理、拆迁安置等工作专班,待批项目抓前期、已批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分类施策、逐个推进。开工在建项目46个,5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8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150%。
把西部老城区复兴作为市南发展的新引擎,成立济南路拓宽、青岛湾广场项目指挥部,以项目突破拓展产业空间。济南路拓宽项目完成设计方案,正式启动房屋征收。拆除中山路人行天桥,正在完善中山路改造总体概念规划方案。劈柴院二期、宁阳路街区项目开工建设,开展黄岛路片区项目设计策划。青岛湾广场项目启动补偿谈判,开展楼座拆除前期准备工作;小港湾项目启动中岛组团、东平路区域剩余未征迁居民的清零工作;团岛湾中苑码头项目启动项目招商洽谈和规划研究。
保民生:
为722家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全力保居民就业。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保障制度,创新推行“共享员工”模式,为722家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建成创益邦等创业孵化载体13处,孵化企业483户,创业带动就业1562人,扶持创业成功率达90%以上。新认定3家企业见习基地,见习后留用率达85%。率先采用“线上+线下”模式招聘,发放毕业生补贴3400余万元。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延长失业保险金时限,成立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
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停课不停学,录制教学视频5.37万个,402节优秀课例全社会共享,满意度98.89%。学校建设加快推进,青岛海信学校二期完工,宁德路小学及幼儿园、金门路小学、宁夏路第二小学主体完工,德县路小学加固项目有序施工,镇江路小学重建项目开工。持续推进生活困难群体“六大帮扶工程”,发放各类补贴1795.8万元,惠及4495人(次)。5个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运营,签约家庭养老床位320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节能保暖工程。
全力推进回迁安置。延吉路改造项目154套安置房基本完工,中岛组团安置区、北岛组团4号5号楼、南京路民政局干休所周边改造项目1961套安置房进行室内外装饰安装施工。
守住保的底线:
新增1080个小学学位及1000个幼儿园学位
下一步,市南区将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用非常之举、非常之策全力攻山头、炸碉堡,持续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坚决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坚定不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与辖区高校共建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站,再建2家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扩大见习岗位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推广“共享员工”,建立灵活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招聘、推介活动,全年新增就业5万人,扶持创业1550人。创新“专窗接待、专线电话、专网服务”举措,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对集体欠薪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坚定不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兜牢保基本民生支出底线,用心办好10件民生实事。持续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宁夏路第二小学改扩建工程7月底完工,年底德县路小学加固维修工程竣工、金门路小学重建工程完工、镇江路小学重建工程完成主体三层施工。新增1080个小学学位和1000个幼儿园学位。新建更新健身器材600余件,建设6处多功能运动场及健身场所。将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成立困难群体“救急难”专项基金。建成6个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月底前建成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核酸实验室,提高核酸检测速度,提升检测能力。完成延吉路项目120户回迁入住和中岛组团、南京路民政局干休所周边改造项目1400余户选房定位,年底基本完成全区旧城改造项目居民回迁安置。改造老旧小区267栋 82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工程182万平方米。
坚定不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持续释放减税降费红利,提高出口退税效率。征求企业家意见修订出台促进新一轮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深入开展“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充分发挥省、市、区委联系服务企业工作队联动作用,针对企业反映问题逐一逐项研究解决,“顶格协调”帮助企业保经营、稳发展。打造“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掌上办”“智能办”,打造全市通用手机版“一事全办”申请平台,完善“好差评”工作机制,做到清单公开、业务能办、满意度高,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定期举办项目路演、银企对接会等融资洽谈活动,精准匹配企业融资需求,帮助企业扩大融资规模,区内直接融资规模突破200亿元。
坚定不移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产业链招商,瞄准龙头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商,放大产业优势、扩大集聚效应,促进德龙钢铁区域总部等26个项目落地。加快飞地园区建设,加速产业集群构建与产业孵化,先期建设1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年底前完成5000万元投资。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发挥京沪粤驻外招商平台作用,用好中欧企业家联合会青岛中心等平台,用活深圳市山东商会、上海市山东商会等商会资源,引进宏程矿产等百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企业,着力打造新消费平台、大宗商品贸易平台等10个专业性产商平台。
筑牢稳的基础:
设立上合组织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创新基地
打好稳金融的主动仗。重点培育创投风投等新兴金融业态,发挥好青岛市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的上市服务纽带作用,积极争取港交所、新加坡交易所等入驻,联合开展上市培育工程,深入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推动更多优质企业通过上市实现转型升级,年内实现1家企业主板上市。强化行业监管,引导地方金融组织在依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将防范非法集资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入排查非法集资和涉稳风险,全力维护区域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打好稳外贸的主动仗。全方位服务外贸企业,支持企业线上洽谈、网上办展,推动出口转内销,主动保订单、稳经营、拓市场。充分利用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政策,加强总部型外贸企业招引力度,重点引进隆裕能源等外贸新项目。推进成立国际商会青岛分会,搭建政企沟通、金融服务、风险控制、商务合作新平台,引进行业期货交易机构,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实现进出口额9亿美元的增量。
打好稳外资的主动仗。完善出台利用外资政策,重点推进意才管理等项目落户或增资扩股。加强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设立上合组织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创新基地,提高利用外资成效。
打好稳投资的主动仗。制定实施促进投资增长的政策措施,对社会投资给予奖励。优化投资作战体系,实施清单化管理,宁夏路89号等10个招拍挂项目落地,香港西路52号总部基地项目“拿地即开工”,海天中心、华润大厦等项目主体竣工,纺疗改造、世奥大厦等项目开工。更大力度争取地方专项债,储备40亿元的专项债和棚改债项目。推动软件园5G园区、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增投资10亿元以上,实现5G全区覆盖。加强与邮轮母港的联动,顶格推进中山路区域、青岛湾、小港湾等3个百亿元投资项目。10月前完成济南路拓宽项目房屋征收、同步推进拓宽工作;青岛湾广场项目8月前启动原国风大酒店、华联商厦等谈判工作,年底前确定规划建设指标;宁阳路片区、劈柴院二期、北服青岛时尚产业园等项目10月投入运营,黄岛路片区、山西路片区改造启动;小港湾项目年内开工。
保持进的态势:
培育10座“亿元楼”,引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创新园”
紧盯指标数据,抓好经济运行调度。落实稳增长责任制,建立定期调度通报机制,动态掌握重点企业及有行业代表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分类施策,责任到人。重点关注与数字经济、不见面消费等相关的新业态新模式,对冲疫情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华夏基石(中国)企业总部基地8月投入使用,引进上市公司北方总部5家以上,全年新增区域总部企业30家,培育10座“亿元楼”。推进总投资404.7亿元的9个涉海重点项目,引进1个以上投资过10亿元的涉海服务业项目,培育1家营业收入过50亿元的涉海企业。与中外运、中远海运、中国银行等合作构建航运服务业生态圈,支持格兰德跨境贸易大数据、德龙钢铁冶金等平台建设,促进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发展。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年内投入使用。依托软件园、动漫园,搭建软件信息企业与制造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培育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引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创新园”。加快引进工业互联网上下游企业,打造文化旅游、建筑设计、高端航运等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着力提振消费,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中心区。发挥重点商贸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中出服免税店等项目。支持海信广场对原百丽广场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世界级时尚商业地标。创新开展“云直播”等购物模式,发展“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等新兴消费业态。加快“海优禾”智能生鲜柜进社区,建成“海尔智家”一号店,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完善夜间经济发展规划,打造“夜品市南”“夜购市南”“夜游市南”“夜赏市南”“夜动市南”5个品牌,对大型广场、经营场所建筑和门头牌匾、居民住宅进行美化亮化,点亮市南夜空,支持企业和个人参与“夜经济”建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