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雷,你踩了吗?
蓝光地产官宣债券违约了。
这两年以来,地产百强的违约、破产、重组,屡屡发生,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前有恒大财务投资人直接变股东,后有泰和直接资金链断裂,又有协信坑新加坡NO.1地产商90亿后开始互相撕逼……
地产大佬的欢乐方式丰富多彩,总是你我这等普通人所不能想到的。
在过去,大家撸非标的时候,面对地产和政信两大业务版块,最喜欢安慰自己:
地产没有市场风险,只有政策风险。
政信没有兑付风险,只有流动性风险。
只是做梦嘛,梦总有要醒的时候。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做任何事情,最后都逃不过两个字——常识。
欠了债,迟早是要还的,不还的话,要么破产,要么有外援,要么有新的收入来源。
金融行业联合地产行业以及政府平台相互配合,大家一起吹起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泡泡,你不光看不到它的大小,还被它的五光十色所迷惑。
泡泡是很脆弱的,大家都知道。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泡泡啥时候破,或者说大家只是假装不知道泡泡什么时候会破。
自2018年以来,财政部和央妈简直是为了自家不听话的孩子们操碎了心,不停用各种阶段性的压力测试提醒大家,该收手了,不要太过火,不要老想着赚最后一个铜板。只是打得不疼,孩子们是不会听话的嘛。
2021年了,地产和政信都被动进行着压力测试。只不过:
地产要闯政策大关,
政信要闯流动性大关。
我不知道谁能闯关成功。
地产公司闯关失败,就是项目层面的收购重组,卖身算账。大佬们嘛,早为自己留好了后路,不需要咱们为人家担心。
城投公司闯关失败,就是主体层面的展期置换,直接责任人被摘帽问责。
大环境如此之差,大家要树立起底线思维:
地产违约打折出清,兼并重组。
政信违约展期置换,注入资产。
踩雷的,不要自怨自艾,要想办法抓紧处置资产,争取早日跳出大坑;没踩雷的,不要幸灾乐祸,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注意安全行驶。
业务做得不易,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