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从事英语口译,就必须要这样做!
本篇文章共5986字,预估阅读完需要15分钟。
我在微博上经常会收到许多爱好学习英语的读者来信提问,其中有好几位网友强烈渴望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因为他们非常向往将来能够从事同步口译这份具有挑战性又高薪的工作。我在三十几岁时就已开始从事翻译工作了,那时就有人封我为“双枪侠”。这是因为我既有能力做笔译,也有能力做口译,其实也是指我既做交替口译,也做同声传译。因为交替口译和同步口译这两种有不同难度的工作我都可以做,所以我想利用本书的最后一章,分给大家一些关于这两种口译的难度差异以及职前学习训练经验。
一、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交替口译)
交替口译多发生在有外宾的场合,需要口译员把发言人的致辞翻译出来。此外,news conferences(中外记者会)、与海外的政治交涉协商、领导们的互访会晤、商界巨头间的谈判、海外知名艺人与粉丝的互动、中外交流座谈演讲等场合,都需要有翻译员来作为沟通桥梁。逐步口译员多半会与发言人同时出现,差别只在于一前一后的发声罢了。发言人在说了几句话之后,便会停顿下来,等逐步口译员当场口译这几句话后,再继续说。口译员必须立刻并准确地把发言人刚才说过的内容,以不疾不徐的语速翻译出来,让在场的听众能够及时接收这场演讲传递的信息。
1983 年, 第二十八届The Asian-Pacific Film Festival( 亚太影展)在台北五星级的圆山大饭店举行,我也去参加了这场盛会。当时我三十五岁,在大会中担任中翻英交替口译的是台湾的一位资深口译员。在上场前,这位口译员事先看过讲者的中文演讲稿,他的英语口译段落分明,口语顺畅流利,想来应是经过一番充分准备的。没想到下一位发言人上台时,突然一时兴起,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Excuse me, but I'm gonna mention something that was not covered in my prepared speech.”(不好意思,我想讲一件事,这件事并没有在我原先已准备好的演讲稿里。)此时这位口译员的表情一开始有点错愕,但他依旧从容沉着地站在一旁聆听。
这时发言人开始脱稿说道:“I remember once I was shooting a movie in Iran,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Persian culture ...”这位资深口译员过于紧张,竟做了这样的口译:“我记得我曾在某个国家打猎,那里充满了异国风味……”台下听众当中有新加坡来的代表人员,这时其中一位竟大声地用中文说:“不对,你的翻译完全不对!”场面着实尴尬。这句话其实应该翻译为:“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伊朗拍电影,这个国家以其波斯文化着称……”动词shoot 确实是有“开枪,打猎,拍摄,投篮”等多重字义。这让我想起一本Lynne Truss(琳恩·特鲁斯)的书,书名为Eats, Shoots & Leaves: The Zero Tolerance Approach to Punctuation ,书名被译为《教唆熊猫开枪的“,”:一次学会英文标点符号》,这个书名既有趣又富深意,因为shoot 除了可以当动词来用,也是个名词。
我提起这件往事是为了要阐述一个事实:即使是口译界的高手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如今回想起来,这位资深口译员犯了逐步口译的两个大忌:第一,连续担任两场口译,一场是把中文口译成英文,第二场是把英文口译成中文。第二,口译工作时间过长。毕竟人脑不是翻译机器,绝对需要休息,而高度的工作压力更是需要一些时间来缓解的。这位口译员那天早上长时间专注于口译,所以遇到发言者脱稿演说时让他不知所措,才会做出这种错误的口译。
亚太影展的颁奖典礼是在上午举行的,下午则移到另一家五星级饭店开中外记者会,而口译工作就由我一人负责,我既要负责把记者的中文提问翻译成英文,也要负责把来自东南亚、东北亚、欧洲、美洲等地的代表或记者的英语致辞、提问及答复翻译成中文。按常理来说,亚太影展既然参展的国家众多,应该加派口译员才对,而三十三年前口译人员却一才难求。中外记者会是由一位韩国影视界代表以英语做开场的致辞,致辞后便等待我做中文的逐步口译。这位韩国演讲者讲出来的英语在场的与会者都无法听懂,众人的眼光这时便都聚焦在我身上。
碰巧的是,我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读书时,系里有一位来自韩国的同学,我跟他很谈得来。我除了经常在学校的总图书馆读书、写报告之外,也会泡在大众传播系的专属图书馆查阅数据、做研究,而刚好这位韩国同学就在系里的图书馆打工,所以我们就常常有机会交流。我在跟这位同学交谈时发现,韩国人与日本人在英语发音上有一些共通的发音习惯,如字母 l、f、v、m、n、w、x 分别会念成“欸鲁、欸普、毕、恩姆、恩、那不溜、欸苦死”的音,所以他们会把cool 念成“哭鲁”,five 念成“派补”,very 念成“鳖利”。他的英语带着浓厚的韩国腔,刚开始时我听这韩腔的英语还真的是听不太懂。不过,我除了习惯模仿正统的美式英语之外,也喜欢模仿各地怪腔怪调的英语,我跟这位同学相处了一年多后,也就自然而然习惯了韩腔英语。
回到亚太影展的中外记者会现场的话题,当我把那位韩籍影视界代表的英语致辞口译完毕后,一位年轻女记者马上对我提出一个问题,这位记者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BC,她中英文都很好,对我的英翻中流畅度感到非常惊讶,所以问我:“Well, you're really something. You know that gentleman got a very heavy Korean accent,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for us reporters to understand what he was really saying. How come you could understand him and interpret his words so smoothly?”(嗯,您真的不简单。您也是知道的,刚才致辞的那位韩国代表,他那浓重的韩腔英语让我们这些懂英语的记者也被打败。为什么您不但听得懂,而且还口译得这么流畅呢?)
我笑了一笑,因为对方是以英语问我问题,我就以英语回答这位女记者:“六年前我在美国念书时,认识了同系的一位来自韩国的男同学,现在我很想对他说“谢谢(读音似‘康桑哈密达’)”,因为我常跟这位韩国同学用英语聊天,所以我对韩腔英语感到很亲切。”
想从事口译工作的读者不妨照我的方法去做,我平常会做两件与“说”有关的事:第一,随时随地使用翻译法;第二,随时随地使用描述法。
首先,什么是随时随地使用翻译法呢?那就是当你在教室或办公室里,或是在等公交车时,甚至是在公园散步时,只要你听到有人在讲中文,你就驻足聆听,练习做交替口译,看看自己能不能把听到的内容翻译出来。我来举个例子,假如你在河边遇到一对情侣,他们两人突然吵起架来了。女生说:“哼,我恨你!你居然劈腿,你对我不忠,如果你再这样,我就要跳河!”男生回答说:“宝贝,不要这样子啦,我发誓我会永远忠于你,我绝对不会再做错事了。相信我!”
也许你听到这段男女间的吵架对话时,你会这样翻译:“I hate you to death. You're two-timing me.”two-time 是动词, 当动词用就是“对某人不忠”,也就是“劈腿”的意思;如果把e 去掉加ing,形成“You're two-timing me.”,就是“You have another girlfriend”的意思。你可以再继续练习翻译:“If you keep on doing this, I'm gonna jump into the river and end my life!”男生听到女生以死相逼后说的话你就可以翻译成:“Oh, come on, honey. I'll be true to you forever. I'll never do things like this again. Trust me!”
我就是用这种方法随时随地练习翻译的,我常会听到有人说学英语必须要到美国或者英国去学,我却认为在各地都可以学好英语,重点在于你是否能付诸行动去随时随地练习翻译。
我在军校求学时,星期一早上学校都要举行a weekly meeting(周会)。开周会的时候学生最怕校长讲话了,因为校长一讲起话来,就是一个windbag(风袋, 指“多话的人”或“长舌公/ 婆”),也就是“没完没了地讲个不停”的意思。校长带着一口湖南腔说:“我看你们这些年轻人没个规矩,走起路来不像个年轻人,我真是不晓得要怎么样来训练你们!”校长就这样越讲越起劲,但台下的学生听久了便纷纷打起瞌睡来了。此时,我就趁机把校长讲的话练习翻译成英文:“I see you young guys fail to behave yourselves. I don't know what to do to train you.” 这里的fail to behave yourselves 是指“你们不守规矩”的意思。
然后,突然校长走过来了,大家就喊:“立正!敬礼!”我就会翻译道:“The commandant is coming. Attention! Salute!”在军语里attention这个单词表“立正”,而不是平常我们学这个单词时学到的字义为“注意”;也因为是口令的关系,发音也不是一般的[ ə`tɛnʃən ],而是说成[ tɛn`hu ]。我就是这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练习英文。我们班总共有十八个学生,班上所有的人都在笑我,都说“赖世雄你这个人真是疯了”。尽管如此,我依旧每天都很快乐,因为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所以只要一有机会,我就随时随地练习翻译!
至于第二个方法——随时随地使用描述法,我现在也来举个例子说明。假如今天你在公园里走路,你就开始自言自语地描述:“Now I'm taking a stroll in the park. This park looks very big. I like it very much. See? There are some people over there. What are they doing?Oh, they are practicing shadow-boxing.”(此刻我正在公园里散步。这个公园看起来很大。我很喜欢这个公园。瞧!你看那边有一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正在打太极拳。)shadow-boxing 照字面的意思是“影子拳”,也就是“太极拳”,不过现在太极拳的英文已经变成Tai Chi 了。
“Tai Chi is good for one's health.”(太极拳有益健康。)“Maybe one day I should learn from them.”(也许哪天我应该去向他们学太极。)“There are some tall trees there.”(那边有一些高大的树。)“I want to go there.”(我想到那里去。)“In the woods, I can breathe some fresh air.”(在树林里,我可以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Well, I see a man fishing by the pond.”(我看到有人在池塘边钓鱼。)“I want to see how many fish he has caught.”(我要去看看他到底钓了多少鱼。)
以上就是我随时随地使用描述法来练习英语的方式。
此刻我正在台北常春藤的办公室里工作,我也可以使用描述法来练习口语:
I'm now sitting in front of my desk. On the desk, there's a computer. This compu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me because I have to rely on it to do many things. For example, I have to consult the dictionary. Well, then I have to use the computer because on the Net, I have many dictionaries at my service, including Oxford , Cambridge , Macmillan , Longman Dictionary , and many others. Next to the computer, there's a newspaper. This newspaper is called The China Post. It has been in existence in Taiwan for nearly 65 years. Also, there's a mug on my desk. If I talk too much, I'll feel thirsty, so I may need this mug to drink some water to quench my thirst. Occasionally, I'll get someone to go downstairs to the convenience store for a cup of coffee. I like to drink some coffee, but not too much.
我正坐在我的办公桌前。桌上有一台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必须靠它做许多事。例如,我必须查字典。嗯,所以我必须用这台计算机,因为互联网上有许多任我使用的字典,包含《牛津字典》《剑桥字典》《麦克米伦字典》《朗文字典》和许多其他字典。计算机旁边,有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叫作《英文中国邮报》。这份刊物在台湾创办至今已历时将近六十五年。此外,我的桌上有个马克杯。如果我说太多话,我会觉得口渴,所以我可能需要这个马克杯来喝点水解渴。有时我会请别人下楼帮我到便利店买杯咖啡。我喜欢喝点咖啡,但不会喝很多。
以上这样的翻译方式,就是所谓的描述法。各位读者如果能按这两个方法来做的话,那么每天除了大量“阅”与“读”,把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声音来学习英语,然后再加上翻译法和描述法,这样下来你一天讲的英语,会比你以前一年讲的英语还要多。而且如果你能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你的口语翻译会达到一流的水平。
二、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简称S. I.)是比交替口译还要难的一份工作,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大,但是酬劳也会高出许多。
我先从每四年举行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说起,每次的总统候选人都要进行一场presidential debate(总统辩论会),往往会有电视台除了卫星联机、现场实况转播,还会聘请同声传译员来做实时的口译。这里说的“实时(real time 或real-time)”,是要说明同声传译的“时间迫切性”,同声传译员通常是两人为一组,每人上场的时间大约是十五至三十分钟,必须轮流交替上场,至于下场休息的同组口译员必须还要继续仔细聆听演讲者的所有内容,以便再次轮班上场时能衔接所有演讲者所述的内容而不会出状况。再者,既然是两个人一组,两人就要互相照应对方,特别是演讲者在提到数字、金额、年份时,更是要写在小纸条上,马上递给同组的口译员,只有这样互助合作,再三确认,才能把同声传译这份高难度的工作做得接近完美。
同声传译工作要做到完美是不太可能的,一位称职的同声传译员如果能把演讲者的内容翻译到80% 的地步,就已经非常厉害了。因为同声传译翻译的准确性,无法做到像交替口译那样精准,交替口译员如果遇到没有听清楚的地方,当场是允许请说话者复述一次的,但是同声传译不行。
我自己做过同声传译,虽然场次没有交替口译那么多,但我自信我的翻译准确度可以达到80% 以上,甚至可达到85%,后面我会告诉大家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同声传译能力。
通常同声传译员是在booth(口译亭)里戴上耳机及麦克风工作,桌上设有一个按钮,可供口译员与说话者对话,口译员可在说话者完整发言完毕后,利用说话者在准备接下来说话停顿的时间,放慢说话速度或加大音量对说话者所说的话进行翻译。口译亭通常是设置在会场的制高点,而且前方会有一大片的玻璃,这是为了让同声传译员能清楚看到整个会场以及会场人们的互动状况,以便于临时应变。同时,同声传译员是大型国际会议的幕后英雄,所以依国际惯例在会议结束时,全体与会人员会起立并且向后转,对口译亭里的口译员致敬,感谢他们对会议的辛苦付出。
同声传译员的辛苦在于他们必须把说话者的每句话翻译成听者的语言,时间差仅为几秒钟。同声传译员在说话者开始讲话后的一到两秒的时间内,就要开始进行翻译,除了要把听懂的内容快速准确地翻译出来,同时还要兼顾说话者后续所讲的内容,在说话者讲完话后的几秒钟,同声传译员就必须要把整句话翻译完毕。所以同声传译者不仅要灵活地进行语言转换,并且还得“一心二用”,在翻译说话者前文的同时,还要兼顾到说话者后面的说话内容。
如果想成为一位成功的同声传译员,首先,你得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反应要灵敏,有急智之才;其次,你要有惊人的短期记忆力和独到的速记方式,还要博学多才;最重要的是,你要能够在长期承受高压力的环境下工作,拥有非常坚强的意志力。因为从事同声传译工作,在上场前必须做足准备。
三十几年前,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我会去图书馆查数据,先把我将要做同声传译所涉及的议题做一番研究,特别是议题相关领域的术语。
近三十年来,许多培养翻译人才的专业学校不断兴起,但依我的个人经验而言,其实想学习翻译专业知识是不必去这些专业学校接受训练的,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你也想成为一名同声传译员,可以参考我过去的学习方法:
第一,大量地“阅”与“读”。特别是一定要“阅”与“读”英文报纸,news(新闻)来自东(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各个方向,英文新闻中的议题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而且都是报道社会上的许多新鲜事,你可以学会各种领域里实用的英文单词和句子。
第二,立体翻译。听电视的中文新闻播报时,你就开口练习,把听到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同样,当你转台转到CNN 英语新闻台时,你可以在这个频道听到各种腔调的英语新闻,正好可以拿来练习,将其口译为中文。做同步口译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你遇到说得一口字正腔圆英语的演讲者,那你就是很幸运的了,但其实真正在从事同步口译时,经常会听到不同英语腔调和口音的演讲者,所以平时就要抓住机会去学着听懂讲得不是很地道的英语,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平面练习口译。收看电视的中文连续剧时,可以借机练习把听到的中文对白,用英语翻译出来。走在街上,或是搭乘地铁和公交车时,看到路上的广告标语,也都可以试着练习将其翻译成英语。
那年我十八岁,我下定决心要把英语学好。蓦然回首,光阴似箭,我已经学了五十多年的英语了,这一路虽然艰辛,但我觉得很快乐。
中英语同声传译是英语学习路上最难登的高峰,我靠着自己探索的学习方法,让自己把英语学好,和英语成了最好的朋友,也为自己的事业创造了许多机会。我相信和我一样热爱英语,想把英语学好的读者朋友们,我对你们有信心,我坚信我能做到的事,你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