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为了包裹的安全递送,这群人40度高温穿防护服给飞机做66项“体检”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婕 通讯员 俞任飞

早上8点,天才大亮,杭州的高温不期而遇。阳光炙烤下,萧山国际机场停机坪的地表温度很快飙升过40度。

郝叶朝一边刷着杭州高温预警的气象新闻,一边瞄着微信群里机务同事们的“高温”吐槽。从大学毕业进入圆通航空算起,他已经在航空机务的岗位上工作4年。

随着航空货运旺季到来,郝叶朝和同事们很快感受到这股“热潮”。从航线维护、液压油勤务、轮胎更换到货舱清洁、磁堵检查、更新导航数据,整个7月郝叶朝难得空闲。

在圆通航空,100多人的一线机务团队,围着十几架圆通货机忙得团团转。他们的目标只为一个——保障航班每一次的安全起降。

为了包裹的安全递送,这群人40度高温穿防护服给飞机做66项“体检”

穿着防护服做完66项检查

8点半,郝叶朝套上蓝色防护服,拉上手套,带上口罩和面罩,一切准备就绪。和上一班的同事做过交接,他来不及多作停留,10点半飞往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的航班即将起飞,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郝叶朝在的三班组一共才6人,12个小时的白班里,他们要保障5架飞机起落,刚刚送走了飞往新加坡的波音B757货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另一架深圳飞杭州的货机又即将落地。

为了严格执行疫控规定,所有国际航班都要做好两道消杀与闷舱工作,留给郝叶朝们的时间更少了。他和同事分工上前,对照着工作单上10个大项、66个小项,逐一完成各项检查工作,“每架飞机都像孩子一样,什么脾气、哪里最容易出问题,基本上心里都有数。” 郝叶朝放下起落架舱门,他探着头仔细检查着每一处部附件和紧固件。

为了包裹的安全递送,这群人40度高温穿防护服给飞机做66项“体检”

从早上一路忙到现在,汗水顺着防护服的内壁流下,升腾的热气在面罩上蒙起白雾,遮住了机务们的视线。“视线没那么开阔清楚,手上的操作也没那么灵活。”原本2个小时左右的航后维护,得再多花上半个小时才能完成。

为了包裹的安全递送,这群人40度高温穿防护服给飞机做66项“体检”

疫情之后,国际货运航线需求不断高涨,圆通航空机务团队的工作量比过去大了不少。去年7月,郝叶朝也累到中招了,“额头上的汗水一直往眼睛里掉,抹又抹不到,辣的人眼睛疼。”连着好几天,郝叶朝都很难看清东西,疫情下团队人手紧张,手头的工作也没法停,他只有强忍着疼痛,靠着眼药水才熬过了那段时间。

入行4年,郝叶朝是圆通航空自己培养的新一代机务人,从最初拎着十几斤重的轮挡跟着师父到处跑,到逐渐能独当一面解决问题,不断变黑的肤色与愈发熟练的技术见证了郝叶朝们的成长。

要去更广阔的舞台锻炼

对于郝叶朝这样的年轻机务而言,成为一名放行工程师是多数人的小目标。

27岁的王浩去年从另一家货运公司加入圆通航空,已经做了6年机务的他一身黝黑,这几年从波音737维护到波音757,他说跳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锻炼。

这几年圆通航空的发展很快,伴随着规模的扩张,给机务们的锻炼机会也越来越多。

2019年9月,圆通航空在昆明开通首条直飞卡拉奇的南亚航线,郝叶朝提前一周就跟着师父去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做准备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出外站工作。

联系场地、办理证件、沟通机场机务…… “过去在‘家’里,所有都是安排好的,真的不行也有前辈们顶上。”机务们喜欢把基地称作“家”,出了家,郝叶朝第一次感受到机务工作的复杂性和全面性。

郝叶朝的师父李伟龙是圆通航空第一代自我培养的机务,从2015年圆通航空初创时加入,到2018年底通过放行工程师考核,李伟龙只花了不到4年。放行工程师的专业性很强,他们就像是飞机的“全科医生”,要对飞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飞机适航,而专业的放行执照通过率并不高。

在郝叶朝眼里,师父无疑是自己的榜样。

王浩已经在为出外驻站做准备,今年圆通航空还将开通飞往欧洲的洲际航线,郝叶朝也在考虑申请出国驻站,他们都想在更广阔的舞台得到历练。

为了包裹的安全递送,这群人40度高温穿防护服给飞机做66项“体检”

见证从70人到200人的发展

作为队伍里的老人,赵群这几年看着圆通航空机务团队一步步壮大。

“刚起步的时候,飞机也不多,所有机务工作都在一个部门里完成。”2016年加入圆通航空时,整个机务部门才不过七八十号人,几年下来整个团队已经扩张到超过200人。

疫情之后,圆通航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最早的3架飞机每天6-8个航班,到如今的12架飞机最多时每天逾30个航班。为了应对日渐繁忙的航班起降,光是一线机务部门就有维修控制处、技术支援处和维修生产处三个平行处室,通过各自统筹,相互协调,机务工作反倒比过去更游刃有余。

为了包裹的安全递送,这群人40度高温穿防护服给飞机做66项“体检”

赵群还记得,2018年第一次独立为货机改装升级TCAS空中防撞系统时,五六个人轮流挤进逼仄漆黑的电子设备舱里操作,却发现实际的布线与手册上并不一致,几个人琢磨了三天,才最终解决了问题。这次成功的尝试虽然多花了些时间,但却为公司省下了上百万元的费用,更宝贵的是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如今同样的工序,机务团队能再快上一天。

随着圆通航空国际航线逐渐铺开,整个团队的境外抢修能力也水涨船高。“过去货机在境外趴窝了,我们还得去协调当地的机务人员,现在都是自己搞定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赵群和同事秦国虎去吉隆坡抢修一架波音757货机,“当时疫情比较严重,必须全副防疫武装,光手套就要带两层。”顶着东南亚闷热的气候,4个人在最高地表温度接近60度的机坪上,饿了就啃点泡面饼干,累了就横躺在机坪眯上一会,昼夜抢修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算最终解决问题。

虽然累,但秦国虎觉得,这是对整个团队的能力认可。

今年年初,圆通接连引进两架波音767宽体货机;今年年底,圆通航空还将接收全球首架客改货ARJ21-700国产货机。赵群也正在组织团队参加新机型机务培训工作。

未来,他们想为更多飞机保驾护航。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经济学家:美联储加息令新元汇率承压

下一篇新闻

总投资25.1亿元!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项目集中签约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