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对话18年 中日韩城市博物馆合作机制欲走出东亚

新京报讯(记者 倪伟)一场“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对比展,曾成为北京的热门文化景观。许多观众不知道的是,在它背后,三个国家、四座博物馆建立的中日韩三国首都城市博物馆交流机制,至今已运行18年。

这一机制的成员包括首都博物馆、江户东京博物馆、首尔历史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从“城市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到首都生活与博物馆的关系,以及城市记忆、文创产品……三国四馆的研讨范围涉及博物馆建设的诸多核心议题,也是各方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长达18年的对话里,三国四馆的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甚至互相打开秘不示人的文物库房。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东亚这场国际博物馆合作实践,有望向更多亚洲国家拓展。

对话18年 中日韩城市博物馆合作机制欲走出东亚

“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展采取“对比展”形式,将日本分染麻质水边风景鹤纹单衣(左)与中国清朝青色纳纱云鹤纹方补单褂官服(右)并置。

对话18年 中日韩城市博物馆合作机制欲走出东亚

“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展中将日本《熙代胜览图》(左)与中国《印版康熙六旬万寿图》(右)两幅长卷风俗画对比展出。

江户、北京“对照记”

两个并置的特制衣架身上,一边悬挂着中国清朝青色纳纱云鹤纹方补单褂官服,另一边悬挂着日本分染麻质水边风景鹤纹单衣。都以鹤为装饰,但前者庄重规整,而后者飘逸洒脱,美学风格大相径庭。

一卷《老北京三百六十行画册》,描绘了农夫、渔夫、游商、工匠、卖艺者等清朝五花八门的行业。浮世绘版的《近代职业大全》则展现了18世纪江户(东京旧称)的各种行业,烟袋店、袋子店、烟草店、桐油雨衣店一一呈现。

2018年8月至10月,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展览,以双城“对比”的方式令观众耳目一新。

“对比展”是博物馆展览中一种常用形式,但这个对比展有着更多吸引人的元素。日本文化如今深受很多中国人喜爱,樱花、浮世绘等诸多日本文化元素进入中国青年的日常生活,此次展览还原了这些元素在日本近代生活中的使用,并与同时期北京生活并置,呈现双城的异同。

此前一年,同主题的“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展在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率先登场。两个展览理念相同,文物选取略有差异,在东京展出时,北京文物占比2/3;反之,在北京展出时,东京文物占比2/3,以使当地观众接触更多域外文物。

这两场展览从提出想法到落地,历时超6年之久,中日双方联合组成了策展团队。这一切,建立在一个始自2002年的博物馆界合作框架之上——中日韩三国首都城市博物馆交流机制。

当年,首都博物馆、江户东京博物馆、首尔历史博物馆共同发起这一合作机制,每年举办一次研讨会。200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加入,形成今日三国四馆的格局,四馆每年轮流主办研讨会。

首都博物馆主管国际合作的副馆长黄雪寅向记者回忆,这一合作机制建立之初,三国博物馆共同怀有对城市博物馆定位的迷茫。过去,城市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学术研究、展览风格,并没有特别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城市博物馆到底该如何建设,在最初几年的研讨会上被重点讨论。

而沈阳故宫加入后,由于四座城市都是或曾是首都,讨论主题逐渐转向首都文化与博物馆发展,“首都学”的话题热度增加。

从议题研讨起步,18年来,三国博物馆的合作逐步扩展,并显现在各博物馆的实际面貌中。

对话18年 中日韩城市博物馆合作机制欲走出东亚

2018年,第16届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三国四馆馆长在圆桌会议展开讨论。

展览陈设感动日本同行

首博“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的展厅,曾让日本同行大为感动。

一般观众可能注意不到一个细节:展厅中的所有展柜,高度都低于中国博物馆常规高度。“江户东京博物馆馆长看了以后,只说了两个字:感动。”黄雪寅回忆,“产生了博物馆人的共鸣。”

黄雪寅说,日本室内桌椅等陈设高度较低,这是日本的审美习惯,布展呼应了这一风格。在普通观众眼里可能并不显眼,但日本同行一眼就明白了。

另外,展厅内部空间通透,少有高大展柜阻隔视野。灯光柔和但不至于阴暗,使用的音乐也是日本传统音乐。这些布展设计,是首博的展览团队仔细研究日本文化和日本博物馆后进行的创新。

为了这次展览,双方策展人员都获得了一项特权:可以进入对方博物馆文物库房了解文物情况。双方开放自身“秘境”,以示诚意。

三国之间互办展览,最早始于2013年,首博在首尔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包容的北京——一座城市的成长”。两年后,作为回应,首尔历史博物馆到首博举办了“水路城市,首尔:清溪川的变迁特别展”,借首尔中心河流清溪川的变迁,呈现首尔600年历史。

中日韩首都城市博物馆交流机制孕育的这些合作展览,主题一以贯之,就是城市本身。展览将各自城市的历史展现给对方城市的民众,履行作为城市博物馆的职责,并加深民众的相互了解。

“通过这种文化交流达成的人民之间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黄雪寅说。今年秋天,新一届研讨会开幕时,日韩两国也将互办展览。

对话18年 中日韩城市博物馆合作机制欲走出东亚对话18年 中日韩城市博物馆合作机制欲走出东亚

2015年,“水路城市,首尔:清溪川的变迁特别展”在首博展出,呈现首尔600年历史。

城市博物馆的职责是什么?记录集体记忆

十余年的持续研讨,孕育出的最重要成果,是各方对于“城市博物馆”的认识不断深刻。三国四馆同行更加深入地理解,城市博物馆尤其是一国首都的博物馆,如何有别于其他类型博物馆。

这个大命题被分解为一系列细节问题,成为一年又一年的研讨会主题。比如,城市博物馆在城市中的定位、功能,以及与公众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老百姓生活在这个城市,却不知道城市的过去,也就不明白过去与未来的连接。城市博物馆应该用文物作为线索,串联起城市的典型故事。”黄雪寅说。

这些讨论的结果不仅留下了一本本论文集,更为博物馆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改变。

例如首都博物馆近年来设计的“读城”系列活动,以北京的城池、四合院等为主题,通过文物展览、社教活动的结合,试图让北京的历史走进市民生活。

为让城市博物馆成为收藏展示百姓生活的记忆库,首尔历史博物馆做了很多成功的尝试。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首尔启动大量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工程,时任首尔历史博物馆馆长康泓彬敏锐觉察到,很多生活记忆行将消失。于是他将完整的小学教室连带墙壁、课桌椅、黑板搬了回去,裁缝店、商铺等也都成为博物馆的藏品。

将生活的瞬间定格和存储,这是首尔历史博物馆带给首博的重要启发。“就像我们今天通过墓葬品研究古代人的生活,现在的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城市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就是为后人留住今天。”黄雪寅说。

城市博物馆应该成为城市集体记忆的宝库,记录历史,也记录当下发生的城市生活。在中日韩博物馆研讨会中,三国博物馆人士不断强化着这样的观念。

其实,与首尔历史博物馆类似,首都博物馆也一直在“为了明天收藏今天”。2003年“非典”期间,首都博物馆馆员向医院、市民征集了大量因“非典”而产生的物事,记录这场事件在北京震荡出的涟漪。

近些年,首都博物馆征集了很多“9·3”大阅兵、“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等有关的物品,以及共享单车和各个年代的出租车等。博物馆藏品征集人员如古代的史官,记录着城市社会发展的每一步。

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的特长,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和保存。他们用影像等手段记录下即将消失的手工艺,对艺人和记忆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并通过展览还原非遗项目,以此保存城市记忆。

对话18年 中日韩城市博物馆合作机制欲走出东亚

2018年,第16届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日方代表在进行大会发言。

共同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新命题”

你来我往连续商讨了18年,关于城市博物馆的话题非但没有枯竭,反而源源不断地浮现出更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互联网为博物馆带来的改变。

在互联网深入改变博物馆和观众的时代,博物馆面临着比以往时代更多的课题。曾经,展览是博物馆展示展品的唯一方式,举办展览几乎是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唯一内容。而现在,观众通过手机就能进入网上博物馆,浏览海量的文物信息,使得他们对博物馆展览的要求也更多,不仅要看到文物本身,还希望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考古的过程、文物修复的经历、文创产品的开发……他们会把展览的图片发到朋友圈,一场观展会引发持续的交流讨论。

简单来说,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难以满足了。

“参观只是观众的一个主要愿望,博物馆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社交平台。”黄雪寅分析。以往首博社教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解,现在则需要跟社会各界深入合作,例如在策划“读城”展览时,就邀请北京中小学师生们共同参与,一些关于四合院生活的展品甚至是师生从家里拿来的。

由此,观众从参观者变成了策展人,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在博物馆形态改变的表象之下,观众角色的变化,才是问题深层次的根源。

另外,文创产品的开发越来越成为博物馆的必答题。一些著名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在文创领域已经颇有建树,它们的实践证明,文创不仅是一门生意,也是博物馆与民众沟通的信物,博物馆甚至可以通过这个信物重塑在公众眼中的形象。

2016年,在沈阳召开的第15届研讨会,便以“文化创意及产品在博物馆发展中的作用”为主题。

“所以随便拿出一个主题,都可以让中日韩三国四馆讨论下去,这样的话题太多了。”黄雪寅说。

2016年讨论文化创意及产品;2017年,在首尔召开的第16届研讨会聚焦“城市历史博物馆与城市记忆”;去年,在北京召开的研讨会主题是“‘首都学’语境下的博物馆‘超级连接'”。

“首都学”,这个在多年研讨会中不断出现的概念,至2018年,被正式设为研讨会的主议题。

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白杰解释,简单来说,“首都学”是一门以首都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学学科。首都学在很多国家已受到重视,如英国、法国、美国、韩国、日本,有关伦敦、巴黎、华盛顿、首尔、东京等首都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北京学”的提出也有相当长的历史。

今年秋天将在东京召开的第18届研讨会,已经开始征集论文,主题为“城市功能与博物馆”。 各博物馆将分享对于城市博物馆举办的活动的看法和经验,以及这些活动与城市功能的关系。

首都的城市功能有很多,如经济、旅游、文化艺术,以及政治和行政功能。另一方面,改善住房条件、社会福利、教育等居民的民生问题也同样重要。城市博物馆应该在这些城市功能的发挥和重组中扮演什么角色,拥有什么样的使命?今年的研讨会将就此展开对话。

这一议题,探讨的也是城市博物馆与城市的今天的关系。

从东亚拓展到全亚洲

东亚三国18年的博物馆界合作,将为首博的国际化提供大量经验。

去年,三国曾试图扩大参会国家范围,在“首都学”主题下,邀请了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以观察员身份加入研讨会,但泰方最终因故错过了研讨会。泰方馆长发来贺信祝贺召开,希望今后加强合作。

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战明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国际同行加入研讨会,推动建构基于亚洲、放眼世界的“首都城市博物馆联盟”。

从近年进入中国的国际展览趋势可以看出,亚洲的博物馆界合作正在加强。曾经进入中国的国际展览以欧洲居多,如今有更多亚洲文化展览来到中国展出。

最近几年,日本、韩国、印度、柬埔寨、卡塔尔、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国家文物展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一批阿富汗精美文物自2017年赴华,已经在全国接力巡展2年。

黄雪寅说,首博新馆开放十几年来,先后与泰国、柬埔寨、越南、新加坡等国博物馆举办交流展览,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从全国来看,近年引进来的展览多于走出去的展览,一方面显示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于文明交流的开放态度,体现了中国博物馆人的努力。

这印证了博物馆界的一个说法,也是博物馆人的愿望:“让国人不走出国门,就能看到世界文明”。

展览只是较为初步的博物馆合作形式。从议题研讨,到联合办展,三国四馆的合作已经向更深层次拓展,下一步将是互派研究人员。

黄雪寅说,互派研究人员可以增进友谊,培养国际化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够借助对方博物馆的藏品资源开展新的研究。博物馆最珍贵的资源就是藏品,不轻易对外开放,而合作研究则可以充分利用多家博物馆的藏品。

去年的圆桌论坛上,三国已经开始讨论互派研究人员的可能性。各馆掌门人提出,各方可以共同确定一个主题、组织研究团队,开展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合作研究的成果,可能是一本书、一个论文集,也可能是一个新的大型联合展览。

新京报记者 倪伟 编辑 张畅 校对 王心

图/首都博物馆

上一篇新闻

500000000只动物,死在这场“末日”山火中

下一篇新闻

一周享乐指南 | 安尼施·卡普尔中国首次大型展览展出,各购物中心亮灯仪式纷至沓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