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青桔单车秘密抵京 ofo卖身在即

青桔单车秘密抵京 ofo卖身在即

挣扎独立的ofo似乎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ofo涉及的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尾声,收购ofo的公司以滴滴为主。不仅如此,滴滴有意将投放市场的小黄车置换成自己的品牌青桔。

从2015年高校中孕育而生的90后创业公司,ofo这辆“单车”已经叱咤风云三年多,然而,共享单车行业疯狂吸金的同时,很难独自造血盈利的难题悬在众多行业参与者的头上,以至于2017年的冬天,共享单车淡季击垮了几乎所有的业内企业。期间不断有中小平台宣布退出市场或停止运营,而两大巨头也因为无法承压,摩拜被美团收购,ofo则一直在寻求独立发展的出路。

在不断爆发的危机当中,最严重的当属资金问题。而对于现在的ofo来说,“卖身”或许就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5万辆青桔单车抵京等待

虽然收购事宜被ofo官方否认,但与滴滴、ofo合作的物流公司早已事先知晓了收购事宜,并在秘密做着准备工作。一位负责滴滴青桔、ofo城际物流的天津物流公司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为置换部分北京的小黄车,天津富士达自行车有限公司与滴滴计划生产15万辆青桔单车,目前已经生产5万辆,并已运抵北京等待。“滴滴驻工厂的经理说,现在已经收购完了,未来可能希望置换一部分ofo的单车给青桔。”

之前,ofo天津欠款严重,被ofo拖欠款项的某物流公司李勇(化名)向记者表示,ofo的物流款项还款已经有六成,目前还在逐渐还款的过程中。“收购的时候欠款不能太多,所以ofo近期回款还是挺多的。但不是全都还完,大家都是只被还了一部分。估计是收购之前债务必须清了,不然影响他出售的价格。”

一位不愿具名的共享单车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ofo的收购以滴滴为主。而滴滴这样做是为了上市,而且青桔在天津等地一直没有大规模的进入,加上各大城市已经限制共享单车的数量,要增加已经很困难,收购ofo之后,青桔能通过置换市场铺设各大城市。

“现在的ofo与摩拜被收购之前的状态很像。”一位不愿具名的单车业内人士总结了近期ofo整体给业内的感觉:ofo的业务和活动很多都暂停了。“(天津)之前每年都和消防部门做活动,今年也不做了。8月初,福州的ofo办事处暂停运营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ofo离职人员也比较多,有的人并不看好ofo未来,也不知道收购的消息,有了好的机会就离开了。

近期,有媒体报道援引共享单车业内资深人士称,ofo涉及的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是滴滴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收购,同时还将另外承担ofo 的2亿美元的债务。该人士进一步透露,目前滴滴和蚂蚁金服已经与ofo签署了框架协议。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向ofo方面核实此事,ofo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上述消息不实。而本报记者同时向滴滴、蚂蚁金服方面相关人士核实,其均表示称“ofo已经澄清”,其他的事情并不清楚。

“卖身”倒计时

ofo创始人戴威将企业的现阶段称为“至暗时刻”不无道理。除了资金链紧张、拖欠供应商款项,从年初开始的“筹资”“被收购”传闻一直不断。7月底,就有消息称滴滴对ofo的收购已经接近尾声,但双方还在就收购的价格持续拉锯。彼时,该消息亦被ofo否认。在ofo澄清上述报道后不久,又有媒体报道称,从多个信源处获悉,ofo“卖身”已成定局。

根据资料显示,今年3月,工商信息显示,ofo创始人戴威通过动产抵押方式,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的借款。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第一笔质押发生于2018年2月5日,位于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四地的共计4447572辆自行车被作为资产,抵押给了“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债权数额为5亿元。第二笔质押发生于2018年2月12日,抵押物为浮动数量的共享单车,抵押权人为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债权数额为12.66亿元。此外,阿里巴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年报披露了对ofo小黄车的持股比例。

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完成对ofo小黄车3.43亿美元(22.72亿人民币)投资,持有ofo大约12%的股权,蚂蚁金服也是ofo的股东。

“ofo内,创始人戴威和滴滴出行都有对公司决策的一票否决权,阿里融资一直没到位,可能是滴滴出行不同意的原因。”上述不愿具名共享单车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戴威股权稀释,所持股权仅有个位数。

在ofo为融资、收购之事困扰时,今年上半年发生了多起改变共享单车行业的事件。先是1月份小蓝单车拿到了“复活卡”被滴滴收购;4月份,摩拜拥抱美团,纳入王兴麾下,随后将打包赴港IPO。

盈利成单车心头病

被收购的命运或许已成定局,在业内人士看来,共享单车行业的并购重组为大势所趋。

独立分析师唐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尚未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盈利方式,因此寻求资本支持仍然是共享单车运营商谋求生存的重要方式。而ofo的盈利能力是短板,严重制约估值。

刚刚过去的2018年上半年,共享单车行业迎来大洗牌,由曾经的ofo与摩拜两强争霸演变为如今的三国杀:哈罗单车、摩拜和ofo。然而最近的ofo却不好过,资金紧张、高管离职、业务关停、“卖身传言”等无一不透露着处境之艰难。

2016年11月,ofo在新加坡打响了出海的第一枪,此后,ofo开始了疯狂的“出海大跃进运动”。据不完全统计,ofo在新加坡、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捷克、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荷兰、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泰国、以色列等全球十多个国家推出了小黄车服务。

曾经的辉煌仿佛近在昨日,而如今ofo海外市场正面临全面收缩的境地,进入7月份, ofo又接连退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捷克、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的数十座城市,全面关闭当地小黄车业务,全球大规模裁员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摆在ofo面前,除了被收购以外,是否有第二条路?其实,作为ofo的早期投资人,金沙江创始人朱啸虎在去年年末一直主张摩拜和ofo的合并。虽然因两家创始人都不同意而不了了之,但是现在来看,这似乎是ofo最后一次机会。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一个月前双方就在谈判,目前主要在收购价格上拉锯。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表示,现在共享单车的资本热度大不如前,更是留下了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时间拖得越久,其价值或许会更低。对于收购传言,滴滴对于ofo的迫切度应高于蚂蚁金服。而若小黄车置换完成,对于ofo单车来说是一个资源的浪费,其品牌形象也将受到影响。

青桔单车秘密抵京 ofo卖身在即

上一篇新闻

14比8,共享单车寡头之争为何渐行渐远?

下一篇新闻

ofo已“无财产”,变身“老赖”的戴威还将倔强到何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