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开放创新 宜居宜业 普陀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开放创新 宜居宜业 普陀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东港城际线

捷报暖初冬,11月2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召开的2019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舟山市普陀区再次以高分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这项荣誉是对普陀高水平建设的高度肯定和褒奖,更引发了所有普陀人的自豪与共鸣。

开放创新 宜居宜业 普陀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获奖奖牌

特别是今年以来,普陀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动真格、用实招,持续营造关心重视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使得普陀渐渐成了更多企业家投资创业优选地。

从东海小渔村蜕变成现代化海上新城,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转港发展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现代综合性港口,普陀传承历史、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不断书写发展传奇。今年以来,普陀围绕“高水平建设开放活力的幸福普陀”总目标,以开放创新为核、富民安民为本,围绕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施政效能、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等持续发力,不断刷新着自己的面貌。

幸福,源于通江达海的开放

今年8月,国内化工品航运十强企业——东展船运股份公司整体迁至普陀。作为一家重资产企业,企业迁移可不是新注册一家管理公司那么简单,还得完成公司及船舶的专业经营管理证照的变更。为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普陀主动沟通对接,协调浙沪两地相关部门,重新梳理政策条规,并参考新加坡等地的先进经验,优化流程、简化程序。

仅用3个多月时间,东展公司8艘船共200多张(份)证照更换基本完成,避免了因更换证照停运可能造成的至少3000万元损失。

翻开普陀营商环境的“成绩单”:去年11月以来,全区累计引进企业1587家;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大幅减少项目审批环节,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从之前的全过程审批“最多100天”,升级为项目赋码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不超过“90天”,力争“80天”;推进“要我办”向“我来办”服务态度的转变,通过“我来办”金牌专员队伍,更好地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全流程跟踪代办服务;领导干部窗口坐班暨陪跑制度常态化开展,有效提高审批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对标一流、重点突破、协同推进,枝繁叶茂筑暖巢的普陀,引来众多客商青睐。

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外轮维修、保税燃料油加注等业务做大做强;外轮修理量占到全国的1/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拥有货运运力220万载重吨,其中化工品船只运力占全国20%……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普陀集聚更多的国际元素,着力构建陆海联动、内外互通、区域协同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幸福,源于万象更新的活力

9月2日,位于普陀区东港街道的普陀国际健康产业中心正式开园。作为普陀区健康产业的核心发展平台、健康项目集聚的重要平台,中心重点引进细胞技术研究、先进医疗器械展示培训、高端健康管理为主的科创型、总部型企业,目标是打造集“医、药、养、健、游”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旅游产业集群。目前已成功引进锐赛生物、迈顺生物、捷宁港生物、京恩医疗等36家知名企业。

近年来,普陀积极谋划发展具有海岛特色的健康产业,初步搭建以普陀国际健康产业中心、大健康产业园、海洋生态创新谷3个产业园区为主体的健康产业集聚群。

开放创新 宜居宜业 普陀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普陀国际健康产业中心

大产业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平台。普陀谋划打造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大科创等新兴产业,通过创新平台的搭建,加速新产业孵化、成长、集聚,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普陀狠抓自贸区制度创新。落地“保税油混兑业务”“保税油一船多地多供”等创新模式,建立类金融项目管理会商制度,开展自贸区内NRA账户办理结汇业务试点……这些制度创新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集聚企业2046家,船用燃料油加注量占全市近70%,融资租赁业从盆景成长为苗圃,普陀激发出蓬勃的改革发展活力。

幸福,源自宜居宜业的提升

“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普陀聚力城市品质提升,打造海上花园会客厅,将“城在海中,海在城里”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全国84个市县达到考核要求,被授予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普陀榜上有名。围绕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打好攻坚战,普陀实现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

开放创新 宜居宜业 普陀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城中村”改造让老百姓住新房

今年,普陀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力发展民生事业,着力增强滨海城市美誉度:挪“旧窝”筑“新巢”,稳步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改造;东西向主干道提升改造,新增临时机动车停车位1500余个,城市路网建设走上“快车道”;9个悬水小岛有了健康小屋,区内外医院间开展“联姻借脑”行动,“大病不出岛、小病就近看”的愿景逐步实现……

天蓝了,水清了,城美了,普陀老百姓的幸福不止于此,还来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多亏有你们帮忙,我们才能追回这笔血汗钱。”今年东海梭子蟹集中上市期间,在普陀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79名扎蟹女工领到拖欠已久的工资,还送上两面感谢锦旗。这场群体性欠薪纠纷得到解决,得益于中心启动重大疑难案件会商研判机制,召集法官、律师、首席调解员等共同分析研判案情,最终引导双方达成协议。

只进一扇门,化解百姓事。普陀区以“一地跑是底线、一次跑是常态、一次不跑是目标”为导向,打造以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为引领的三级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关口前移、一站解决、最多跑一地”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普陀模式”。2018年至今,97.8%的群众诉求“跑一地解决”,60.9%的群众诉求“跑一次解决”,35.7%的群众诉求“零跑解决”。

上一篇新闻

暑假时间到,亲子游市场规模高达500亿!这些上市公司有得赚

下一篇新闻

一眼新闻丨多个小区丰巢遭业主封巢;住建部支持六市80万套政策性租赁住房;LV老板疫情期间损失300亿美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