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寻找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之三:潘柔达:巧手匠心造芦笙 精良技艺寻传承

“寻找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之三:潘柔达:巧手匠心造芦笙 精良技艺寻传承

灯光下,潘柔达一锤一锤,精心的制作弹簧片。李宇 摄

炉上的炭火烧到最旺时,潘柔达迅速将备好的响铜加热至红白色,并反复锻打,直至达到所需厚度,再经切割、绘线、凿穿、削刺、定型等数十道工序,一块能发出圆润声响的簧片已新鲜出炉。

“簧片是制作芦笙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项工艺,它决定了芦笙的音准和音质。”贵州凯里市舟溪镇新光村村民潘柔达说。多年的芦笙制作经验,造就了他精准的眼力和耳力,芦笙簧片好不好,音准对不对,音质是否纯正。潘柔达只需用手轻轻一弹,放到耳边一听,就能作出判断。

潘柔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已72岁,仍坚持手把手带徒弟,将芦笙技艺传给更多人。55年来,潘柔达亲手制成的芦笙超过3万把,产品已热销至全国各地。迈入古稀之年的潘柔达,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更多芦笙制作人,让苗族芦笙文化走向世界。

缘起:耳目渲染憧憬有芦笙

潘柔达是土生土长的苗族人,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对芦笙十分热爱。不过,年少时的潘柔达家境贫寒,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买一斤牛肉只要4毛钱”的年代,要买一把价值14元钱的芦笙,简直成了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贫困并没有阻止潘柔达对芦笙的喜欢,每当听到村寨里有人吹芦笙,他便会心潮澎湃,十里八乡哪里有芦笙会,他都会赶着去参加。“制作芦笙的师傅看我确实喜欢,就答应我用800斤柴去跟他换一把芦笙。”潘柔达说。

过去芦笙制作技艺传内不传外,师傅不愿意收外姓徒弟,潘柔达拜师学艺的梦想破灭了,只能用半个月时间把柴凑足,换回自己日思夜想的一支芦笙。

然而,这份喜悦并不能一直维持下去。要想拥有自己的芦笙,靠打柴换可不行。于是,潘柔达找来竹子、杉木,开始尝试芦笙制作,没想到经过一天一夜的摸索,一支声音圆润、悠扬的6管芦笙,竟然制成了,“我从水泵抽水的原理中,悟出了芦笙制作的原理,水流的扬程有多高,气流的扬程就有多高,这两者原理是相通的。”

潘柔达难掩内心的喜悦,每逢芦笙会,他便会带上自己制作的芦笙去参加。久而久之,有人发现他做的芦笙不仅造型精美,音色悦耳,而且吹起来不费力,越吹越好听,于是直接从他手里买走,而经过吹奏者的口口相传,潘柔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芦笙常常被“一抢而空”。

匠心:芦笙传情成就好姻缘

潘柔达制作的芦笙到底好在哪,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吹起他做的芦笙,河边洗菜的姑娘都入了神。”采访中,了解潘柔达芦笙的村民都这样说。19世纪90年代,苗族青年相恋基本靠芦笙传情,并以此赢得姑娘的芳心。要在庞大的芦笙队伍中脱颖而出,关键是寻得一把好芦笙。

时间回到1987年正月的一天,一个来自雷山县相貌平平的小伙子找到潘柔达家,拜托他为自己制作一对芦笙。3天后,小伙子把芦笙取走,一周后,他则带着酒肉,放着鞭炮回到了潘柔达家。原来,拿到芦笙后的小伙子在芦笙会上吹了3天,最终迎娶到了寨子里的一位美丽姑娘。

好芦笙成就好姻缘。随着这段佳话在苗族村寨传开,慕名前来购买芦笙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而潘柔达制造芦笙的技艺也愈加炉火纯青。

在芦笙场上,潘柔达只要绕场一周,便能准确听出哪支芦笙有毛病、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有一次他到四川参加芦笙比赛,一名队员的芦笙怎么都吹不响,大家都以为芦笙坏了,但潘柔达坚信是簧片掉了,随后打开芦笙一看,果真如此。经过潘柔达快速的修理,他们最终顺利完成了比赛。

“看到大家喜欢我做的芦笙,我也很开心。”潘柔达说,目前,由他制作的芦笙不仅卖到了广西、昆明、深圳等全国各地,还远销到德、美、日、法、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

传承:小芦笙做成了大产业

“芦笙制作没有图纸和口诀,全凭工匠用大脑记忆和悟性。”潘柔达说,芦笙一般由笙斗、笙管、簧片、共鸣筒四个部分组成,笙斗最好选用纹理顺直、质地坚韧的杉木,笙管通常使用当地5年以上的白苦竹,共鸣筒则因不同需要制作。这些年,潘柔达在充分发扬苗族传统芦笙制作的同时,还探索出了8管、9管、12管、15管等宽音域芦笙的制作经验,使芦笙吹奏更具表演性,也拓展了销售市场。

“跟师傅学习3年多,现在基本能在芦笙市场上站住脚。”潘柔达的徒弟潘成兰说。制成一把芦笙,要经过数百道各种工序,这些工艺环环相扣,任何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前功尽弃。经过3年多的学习和“摸索”,他的芦笙技艺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从2015年起,潘成兰和丈夫利用农闲之余的时间,向潘柔达学习芦笙制作,现在夫妻俩制作的小芦笙能在市场上卖到100元,稍大一点的则能卖到2000元一对,一家人每年可增收5万余元。

在潘柔达的带动下,新光村已有60余户村民从事芦笙制作,该村年产芦笙3万余把,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新光村也因此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芦笙制作艺术之乡”和“文化产业示范村”。

“芦笙是苗族人的精神图腾,它不仅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能够与神灵沟通,与先祖交流,因此制作芦笙不仅要有一份喜爱之情,更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如今,年事已高的潘柔达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带徒弟上,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芦笙,了解更多的苗族芦笙文化。 (孙远桃 龙章榆 李宇 王秀芳 涂敏)

上一篇新闻

新专辑首波单曲引发热议 王嘉尔数字专辑已正式开启预售

下一篇新闻

包头“民乐”淌过十九年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