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业: 一条由亲情串起的海上金融之路
黄清海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联通东西方的重要海上通道,为繁荣亚非欧国家商业贸易、推动东西方沟通与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节点,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往来、商业贸易频繁。由于明朝、清朝实行的“海禁”和“迁界”政策,一定程度地限制了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但从在泉州发现16世纪后的外来银币来看,说明了泉州民间海外贸易从来没有停止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古至今在泉州一直没有中断过。
一、“世遗”侨批:从未中断的海丝信
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在此后,一批又一批的闽南泉州人出国务工、经商和移民,产生了高度文化同质的华侨华人群体,形成了闽南泉州人海外经商贸易与务工的新特点。在海上丝绸之路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除了茶叶、瓷器、珠宝等货物往来外,还催生出一种华人独特的金融通道——侨批及侨批业。
“侨批”是东南亚侨居地与闽粤侨乡之间特有的汇兑与通信方式,闽南语称信为“批”,寄信称“寄批”,渐渐地“侨批”就成为华侨华人寄托银信的代名词。侨批融合了汇款和家书为一体的民间邮传载体,它不仅记录了华侨华人在侨居国的生活状况、活动情况及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等信息,而且记载了海上丝绸之路华人移民轨迹、沿线各国各地区间的交通航运状况、金融来往情况以及文化民俗习惯等,见证了从清末至1980年代一个半世纪来中国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民间交流的史实。
在近现代海上丝绸之路交流中,侨批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侨批是近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证物,被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誉为“海邦剩馥”“侨史敦煌”。2013年6月,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至当时中国入选该名录9项者之一,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财富。如今,“侨批”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作为见证华人移民、参与海丝活动、海外创业等的珍贵历史文物,既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海洋视野:海外华人商业网络的形成
闽南沿海土地贫瘠,生存环境与中原有很大差异。闽南人民居住于陆地边缘,千百年来,以海为田、以舟为马,造就了闽人既有坚韧不拔、敢于冒险的性格,又有着海洋的思维与国际化的视野。19世纪,大量华侨华人到东南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华民族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内陆走向外洋世界,从而逐步实现参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早期下南洋之人文化水平低(文盲者居多),只能以劳作谋生为主,但经过几年的积累,进而逐步发展华人个体经济。在移民性质基础之上,开始时,或是当雇员、或是发展家族式经营、或联络乡族人合股开店办企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东南亚华人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华人商业圈,由家族经营向现代化经营过渡的华人企业也不断形成,进而出现了华人企业集团。当然,这其中自然也伴随有华人族群的金融业的产生、演变与发展。侨批见证了闽南泉州人参与海洋移民拓殖活动、发展华人经济的史实。
有一户同是泉州府同安大嶝岛籍、且分布在南洋各地的同乡人之间往来的30多封侨批书信,可以清晰地印证华人在东南亚已形成华商自身的商业网络以及以乡缘为基础的人脉关系的史实。这户侨批书信书写时间从1927至1934年。书信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讲述家族、家乡人生意往来等情,包括经营的商品、账务、市场信息、雇佣等等;以及介绍在家乡兴办学校、捐款办公益事业等情形。从这户在南洋各地及与家乡之间互寄批信的线路示意图,可以看出,大嶝岛籍海外华侨建立的乡族性的商业圈,是跨国跨地区的商业网络。从往来书信中可以看出,他们经营的商品具有同类性或同质性。
在一封1931年3月荷属印尼井里汶寄同安刘江的侨批,内信纸使用的是陈嘉庚公司井里汶分行印制的专用信笺,信笺印有陈嘉庚公司分行地名,共72家分行。可见,陈嘉庚公司当时的规模及经营网络之庞大。在中文华属地名中可以看出,陈嘉庚公司在福建的泉州、厦门、福州、漳州、涵江设有分行。
陈嘉庚公司在东南亚和中国开设几十家经营机构,打破殖民地宗主国的垄断局面,促进华人经济的发展。1912年陈嘉庚与林文庆、林秉祥等侨商合资创办华商银行(Chinese Commercial Bank Ltd),成为新加坡较早成立的华资银行之一。1932年10月该行与和丰银行、华侨银行三行合并正式并入华侨银行有限公司。陈嘉庚公司成为实业与金融并举的华人集团公司。
三、侨批与货币金融运作:海上金融之路
跨国的海上金融网络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移民和贸易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之上的。随着东南亚殖民地经济的大发展,东南亚华人实体经济也随之大发展,与之商业、加工贸易、制造业、旅游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业自然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现代化的经济竞争显得更加激烈。正处于成长的华商对于资金的数量、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要求更加的高,而华人老式的家族积累和传统的“票号”“钱庄”根本达不到这种要求,他们需要的是现代银行的服务。因此,有实力、有战略眼光的华人企业家不仅发展实业经济,而且谋求开办独立的金融集团或在原有的企业集团内部建立专业化的金融机构。如上述的陈嘉庚公司。
华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华人移民数量上的增加;另一方面,因为华人企业规模与投资领域的扩大,随之的贸易、航运乃至金融,相应地扩展;在地域方面,甚至延伸至欧美地区。如此一来,以东南亚地区为中心,既连接母国,又延伸至欧美等地,全球华人商贸与金融的网络就不断地形成与壮大。华人海洋移民的增长及对移民金融需求的增多,也壮大了闽粤侨批业。华人商业圈的建立与发展,使得海洋商贸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网络更加繁荣与发达。
20世纪初,在东南亚的华商在吸收西方的先进银行技术,结合自身实际,开始创办了华人自有的华资银行。在新加坡,1903年出现了第一家华人银行——广益银行,接着四海通银行、华商银行、和丰银行和华侨银行相继成立。在印尼,1906年成立黄仲涵银行。在泰国,1908年成立暹华银行、顺福成银行,接着陈炳春银行、黉利银行也先后成立。在菲律宾,1920年中兴银行成立。
与侨批信函的邮政运作有所不同,侨批资金国际汇兑会引发全球金融活动,促进资金全球流通。因此,从侨批的金融属性看,侨批发生地不仅是在亚太区域或某一区域,而且是会牵动全球的金融活动。侨批资金汇兑转移进入这些国际大银行后,大银行系统行与行之间、各银行与他行之间相互代理,侨汇进入后就自然参与全球流动,甚至会影响全球的汇率波动。
1930-40年代新加坡华侨银行部分网络分布图
新加坡华商银行、和丰银行、华侨银行有限公司三家“福建帮”银行是华人资本银行的代表。新加坡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优越,成为东南亚的中心。新加坡是资本和劳动力的来源,周边地区的产品很自然地向新加坡回流,因而新加坡成了这一地区商品贸易的中心。
新加坡和丰银行(HOHONG BANK)是东南亚华资银行中发展国际性业务的第一家,由闽南人林秉祥、林秉懋兄弟发起并于1917年创办的,总行设在新加坡。该行在东南亚,在欧美的伦敦、纽约、旧金山,在中国厦门、福州、汕头、北京、上海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或汇兑处。1932年10月并入华侨银行有限公司。
图所示为南洋各地寄闽侨批
图所示为1920年代新加坡和丰银行全球机构分布图
此系根据这些地名绘制的。直观可见,和丰银行的网络已扩展至欧美地区。
19世纪中叶以来,下南洋移民潮而引发了大量侨汇资金的跨国转移至中国,不仅给亚太地区的金融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血液,而且带来了庞大的国际金融汇兑业务。早期垄断东南亚华人汇兑业务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一家英资的全球性大银行。早期华人资本银行除了和丰银行颇具国际性外,以开办侨批局经营侨批业务发家的建南银行也是一家全球性机构,1970年代还在美国设立建东银行(总部设在美国)。
伴随着“下南洋”而催生侨批业,这种兼有国际邮政和国际汇兑功能的侨批业以及由于侨批业务引发的国际大银行、华资银行的介入,进而架起了一条由中国通往东南亚,连接欧美的国际金融网络,即称之“海上金融之路”。这条由亲情串起来的海上金融之路在世界风云变幻中,历尽艰辛,一直顽强地保持着中国与世界各地的金融联系。透过那一张张华资银行的汇款票单、侨批汇票、支票以及由侨批业渠道传入的侨批,再现了以华资银行、侨批业为主的颇具华人特色的金融文化。
侨批业务是中国金融史上国际汇兑业务的一种民间创新,在中国处于劣势经济的环境下,海外华人吸收引进西方先进的操作手段,改良创新,优势互补,使侨汇业务覆盖了华南地区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一代又一代华商特别是侨批商人不论风云变幻,不畏千辛万苦,发扬闽南人爱拼会赢的创业精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搭建起一条独特的华人“海上金融之路”,为当时侨乡民生与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于促进中国金融业改良与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的华侨华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南亚各国谋生发展,为侨居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广大华侨华人侨眷爱国爱乡的情怀以及中华民族注重血缘、亲情的传统美德在侨批侨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远隔重洋的侨批,使侨汇这种输血式海外汇款似涓涓细流,源源不断输入中国,从消费终端促进家乡经济的兴盛与繁荣。华侨华人借助侨批这一载体,将劳动收入或以货币或以物资的形态,于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跨国转移,并实现了情感、信息的跨国交流与沟通,饱含着深情厚谊与浓浓的家国情怀。侨批体现的是“家国一体”,显示出海外华侨华人对故土家园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作者: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