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猫城古晋:走在浸透华人文化的亚答街、大伯公庙、博物馆
如果想看看“悠久的历史与文明”,我觉得在中国国内转转就可以了,世界各国没有几个比中国历史还悠久的。如果是想感受异国风情,马来西亚倒算是不那么靡费的选择。
古晋(马来语:Kuching)是马来西亚砂拉越首府,城市比较小(马来西亚城市都比较小),也有些陈旧。不过对旅行的人来说,最喜欢的就是这份沧桑之下的陈旧。
中国人去古晋比较方便,我去古晋那次是从山打根过去的,提前订了亚洲航空打折机票,机票钱含税几十块吧。从吉隆坡也有到古晋的航班。马来西亚国内的航班都不贵。如果有点闲,去古晋逛逛是不错的选择,体会一下这个百年小城平静安详的生活。
我去古晋的那次份属穷游,所以住在下面的这间小店里,位置我记得就在亚答街上。房价便宜,是因为房间并不大。也不知道这家店现在涨价了没(还把他家钥匙搞丢了,赔了10马币)。
我选择的是单间(照片上的SINGLE),如果你想再省一点,可以多人合住。房间照片如下,我觉得还行吧,该有的设备都有了,店里也挺干净,甚至可以说有点点温馨:
一)古晋的城市景观
古晋的城市景观很有意思,城市中央有条河,刚好把城区分成两部分。河面比较宽阔,河风轻吹,别有一番情趣。河边做成了公园,非常适合散步(如果太阳不是这么毒辣的话)。
河流两边的建筑特色差异非常大,为什么这么大,看看图片就知道了。
河那边的住宅风格
河那边的住宅风格
河这边的风格,这就是在中国南方也很常见的骑楼。
河这边的建筑风格。这是警察局。
古晋这个城市也是各种风情都有。马来西亚本土的,中国的,印度的,伊斯兰的……马来西亚的每个城市,我感觉都像是东西方诸文化交汇的博物馆。
这个就不用我多解释了
茶社,后面是个戏楼
古晋市大回教堂,由砂拉越州长1968年9月20日正式开幕启用,可容纳四千人祈祷。
内景
锡克教庙宇,你看出来了吗
印度街的铭牌
当然还有浓郁的马来西亚本土巫族文化。我在砂拉越服饰博物馆中看到巫族的仪式穿着如下——
当地气候炎热,所以服装也有点热情奔放,啊哈。
古晋市有游船项目,可以看一程河上的城市风景,当年船资是60马币,不过我花1马币就可以坐下面这种船过河了……所以我感到自己一下子挣了59马币。
一马币的小船
如果你想坐游船的话
二)古晋华人的民间信俗
下面题归正转,还是专门看看华人文明在古晋的存续吧,首先看看当地的华人信仰。一八三零年左右,广东就有移民来到古晋。今天,华人占了砂拉越人口的四分之一,主要来自广东、福建等地。他们已经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古晋民间信俗,我主要列举三处吧:上帝庙、寿山亭和凤山寺。
在古晋市区,经常能够看到中国式建筑
我们在下图所见的是亚答街上一座上帝庙,这个上帝庙所供奉的并非耶和华,而是玄天上帝,也就是真武大帝、北极大帝、上帝爷公。潮州人俗称为“大老爷”(将其庙宇称为“老爷宫”,还挺亲热的……),是北方之神。他足踏龟蛇,右手执剑,左手印诀。
这座庙宇本系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修建的上帝庙,光绪九年(1884年初)毁于大火。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完成,1968年再次整修庙宇,诸神妆金身。这座庙宇由潮州人建设,因此负责一切拜祀工作的组织就称为“义安郡司事”(义安郡为潮州古称),后来改为“顺丰公司”。1914年砂拉越政府颁布社团注册法令,顺丰公司即正式注册,成为代表古晋潮属人士的公共机构。1933年改名为潮侨公会,1938年改名古晋潮州公会。
从这座庙宇可以看出什么呢?
除了早期华人移民带来的原汁原味的神灵崇拜,这里的庙宇特别讲究灵验的神迹与神话,这一点已经有辅仁大学郑志明等学者指出过。比如上帝庙前有碑文简介,记录说1968年上帝庙重修完成后,曾隆重庆祝并奉驾出游。翌年风调雨顺,土产价格飞涨,百业兴盛,国泰民安,印证神恩浩荡!东南亚庙宇只要神迹显赫,自然香火旺盛、信徒众多,这也是东南亚华人信俗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上帝庙
上帝庙
除了这座在当地声威赫赫的上帝庙以外,古晋华人还建立了寿山亭(大伯公庙)。大伯公信仰盛行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如果仔细留心的话,可以在槟城等地看到大伯公的神龛。本庙所供奉的神明是(罗芳伯)福德正神/大伯公。
我以为这个庙宇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福德正神,是福建人所惯于祭祀的,而大伯公,是客家人的信仰。这个庙宇恰好体现了它是区域性的地头神庙,是土地崇拜的共同象征,是各种族群信仰融合的体现,成为当地华人的精神安顿力量。
就大伯公而言,其神职不是非常清晰,财神、土地神、海神等意味都有一些。大伯公信仰出现比较晚,目前关于大伯公信仰的来源,学界还有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地区守护神的土地崇拜,一种说是华侨先驱的祖灵崇拜。这两者也并非完全针锋相对,可能在大伯公信仰的形成过程中都发挥过作用。和大伯公信仰近似的,还有拿督公或本头公等信仰(全泰国有一、二百间以上的本头公庙)。
这个庙宇据说1770年就矗立在古晋市区,1941年日本入侵时,周围的建筑物多遭日机轰炸,唯独大伯公庙屹立无恙。
大伯公庙
福德正神牌匾
此外,古晋华人还修造有凤山寺。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庙宇位置往往很好,但是占地面积普遍不大,这大约有资金方面的考虑。华人庙宇庙宇大多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来负责,一方面是宗教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同乡、同区域华人聚集商议的场所。就其内部布置而言,管理得都很认真。
这个寺庙由古晋福建公会管理,邀请砂拉越副首席部长兼财政与公用事业部长暨工业发展部长YB丹斯里拿督阿玛陈康南医生在2004年2月29日主持凤山寺修建与复新工程完竣典礼。
凤山寺
三)古晋华人文化遗存
古晋的华人很有历史意识,他们对自身漂洋过海前来异乡的经历非常重视。为了铭记那段百多年前的历史,他们建立了华族历史文物馆,这个馆舍最初是1912年所设立的中华总商会大楼,1993年开始被改为华族历史文物馆。
在馆中,叙述了华人来到砂拉越的经历,也陈列了一些华人用过的器具,墙上张贴着华人工作与生活的大幅照片,设计得很精心。
华族历史文物馆外景
华族历史文物馆近景
华族历史文物馆内部陈设
文物馆里记录早期劳工生活的画像
在砂拉越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新馆已经建成,大约明年开放),我们很容易看到具有中国色彩的文物。在砂拉越百余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华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完全融入到砂拉越社会结构之中。事实上,砂拉越博物馆的位置本身就是古晋华人墓园,现在成了博物馆公园,由古晋北市市政局所管辖。
博物馆公园内的英雄纪念碑
砂拉越博物馆中展出的一对中国式瓷器将军罐
说明牌上解释说,这个罐子在中国生产,由新加坡的Mr Yu Loon Ching捐赠
砂拉越博物馆中展出的华人所使用的中国式家具
砂拉越博物馆中展出的瓷器
砂拉越博物馆中展出的瓷器
古晋乃至砂拉越的民间文化,呈现出本土文化与多种外来文化互相混杂、共存的面貌,华人文化是其中一大支,本土文化尚居于优势地位,所以砂拉越博物馆重点介绍的是“长屋”文化,相信很多去过马来西亚的朋友已经听说过这种马来本土建筑文化了。
当我走在亚答街等地,感觉就像回到了民国时期的中国南方小城。和国内的城市相比,我感到古晋的节奏要慢一些,这是一个朴素而宁静的地方。等砂拉越博物馆新馆开了,我还想再去认认真真看一看。上次走马观花,记录得太不仔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