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核事故困扰下的福岛大米和渔业:欲恢复信誉,正苦寻新市场

尽管距离东日本大地震已过去10年,但强震、海啸以及核泄漏依旧冲击着福岛当地的产业。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及巨大海啸,福岛县第一核电站严重损毁,大量辐射物质泄漏,污染了土壤、地下水和海水,致使当地农林水产业受到沉重打击。

在2011年前,福岛是日本主要的农业与渔业产区。大米的产量能进入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前十位,平均约占日本农协主导的大米年出口量的3成。而福岛地区的胡萝卜、桃子等也都能在日本相关品类农产品中占据4%~10%左右的份额。

但海啸叠加核事故后,福岛地区农产品的安全性屡遭外界质疑。在日本超市和菜市,所有农产品均会被打上产地标签。核事故后,福岛县产品不仅在日本国内消费者谈之色变,甚至无人问津。在国际市场,一度有54个国家和地区对日本产食品实施进口限制。

10年来,这一依赖农业为生的地区依旧在核事故留下的阴云中挣扎,依旧在为恢复当地农产品的信誉而奔波。

就在东日本大地震10周年前,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问题科学委员会(UNSCEAR)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自从2013年发表报告以来,并没有福岛居民被记录到,可以直接归因于在这次事故中曝露于辐射之下而受到不良影响。

核事故困扰下的福岛大米和渔业:欲恢复信誉,正苦寻新市场

大米销售寻新出路

东日本大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约1.7万公顷的土地被直接废弃。由于土地遭到核辐射,以及海水倒灌导致的盐碱化等影响,当地许多农民选择背井离乡。他们中的多数在沦为“核事故的难民”后也彻底不愿再回福岛。

负责处理核事故的东京电力公司(TEPCO,下称“东电”)给出的数据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所产生的土壤废弃物中的75%,已于2月底前从福岛县各地运送至中期储存设施内保管。根据东电的计划,所有运输工作将在3月底完成。2045年,上述土壤废弃物将得到最终处置。

福岛县地方政府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福岛县12个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中,仅有32.2%的土壤得到了修复。2011年,大米是福岛县支柱型的经济产物,约占当地农产品销售额的40%。但10年来,福岛县大米的销售一直没有恢复到地震前。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福岛县大米的价格也较2014财年时期下跌了10%;较2018财年全日本的均价依旧下跌2.5%。

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福岛县的一系列农产品中,桃子最先于2012年恢复出口,当时主要的市场为泰国。此后的2013年和2014年分别开拓了马来西亚、印度和新加坡的海外市场。

福岛县的大米在2014年恢复出口,不过当年的出口量仅为300公斤,销往新加坡。一年后福岛县大米的出口量便飙升至1.3万公斤。在2020年,福岛县的大米出口额已飙升至17万公斤的灾后新高。

为了恢复福岛县大米的声誉,当地政府计划在今年秋天进行大范围推广。目前,据日媒报道,福岛县产的大米自2020年起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由“全检”改为“抽检”。据悉,一款名为“幸运微笑”(Fuku Warai)的福岛县产大米在日本国内的售价为2公斤1728日元(约合105元人民币),是当地其他品种大米售价的2倍左右。

渔业受核废水处理困扰

同样在复苏道路上挣扎的还有福岛县的渔业。2012年6月起,福岛县有限区域内的渔业恢复捕捞。目前,福岛县渔业协会依旧在和相关机构一起密切检测当地的渔业捕捞行径,确保食用安全。不过,该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福岛地区的渔业捕捞量依旧不及2010年的20%。

对于当地渔业而言,在打消各方顾虑的当前,日本政府又出了一道难题:福岛核电站的污水排放问题。此前,日本政府打算“排污入海”,但引发了渔民、环保团体在内的强烈反对,致使废水处理一再搁置。

日本全国渔业合作协会联合会(JF全渔连)表示,强烈反对将受灾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中含有放射性氚的处理水直接排放到海里。联合会会长岸宏曾表示,福岛沿海作业的渔民一直受到2011年核电站熔毁放射性沉降物造成的问题的困扰,比如捕鱼限制,以及有关当地农产品和海产品安全的担忧。“如果日本政府继续选择将放射性污水排入大海,将毁掉渔民迄今为消除此类传言所做的一切努力,将对日本渔业的未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他说道。

在核事故过去多年后,日本消费者厅曾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民众对福岛农产品和水产品安全仍不放心。在没有购买福岛食品的理由中,“无特定理由”占比最高,为42.5%;其次是“日常生活范围内没有卖的(食品)”,占33.2%;“担心放射性物质”则排第三,占13.9%。(实习生刘晨曦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新闻

一个中国村支书考察日本乡村后的感悟,深刻!

下一篇新闻

中国境外共78个国家累计确诊新冠肺炎17637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