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蛙》声一片,怎样看待小说《蛙》中的“虚构”?
前些天,关于《蛙》中的吃煤,我在之前的文中附上原著的细节,一些朋友恍然大悟。也有朋友提出质疑等。
小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任何小说的基本特征。小说的素材,有些是作者亲身经历,有些是身边的人的经历。所以我们在看小说时,都会有一些雷同感。比如当看到一个情节时,我们会觉得身边有过类似的事情,但作者可能会把张三改成李四,说是虚构的李四,却又是真实的张三。
《蛙》后续“听取蛙声一片”
在以前的新加坡电视剧,最早火遍国内的时候是1990年后,那会,新加坡的电视剧开始都会加上“本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声明,因为剧中的情节,可能正好是来自某一个人的原型,做了这个声明,就会避免很多的麻烦。
2000年前,西安街头经常有人在人流中发那种像报纸一样卖药的广告,广告中总是言语很露骨,总不乏用一些捏造的人名的案例。比如上面曾经就写过陕西师大王老师,身体怎么怎么不行导致家庭危机,然后吃了这个药马上就......结果这“广告报纸”就传到了陕西师大别的老师手里,一帮师大王老师拿着广告去找发行点算账。
所以很多朋友说,吃煤如果不是莫言的真实经历那就是说假话,那就显得很荒唐了。郭德纲的相声中说:那个电影里他把他叫爹你认为是假的,那个电视剧他俩是夫妻你认为是假的,怎么到了我和谦嫂这里就都是真的了?
一部好的小说,看完之后,总会觉得有些情节和自己的经历有过雷同之处,从而我们被感动,我想,这就是明明是虚构的小说,却又能吸引人感动人的原因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