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独角兽?消费升级下的生活降维
小区电梯绝对是中国互联网风向标之一,各种广告诉说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江湖故事,到双11、618这样的大日子,京东和天猫就是一轮决战紫禁之巅,世界杯期间则是各种蹭热点的广告,风靡一时的二手车平台、房屋中介平台、电商平台……让每个加班狗在晚上回家都有一种俾睨天下的虚幻快感,仿佛这么多“平台”伺候我一人。有时也会惊悚一下,昏暗的日光灯下,半张AB的脸探出来,诡异地笑着,你一整容APP愣搞出电梯惊魂的感觉,我还纳闷,整容这玩意儿怎么通过APP实现?难道上网下单后,家里站一溜儿小护士等着给您垫鼻子打玻尿酸?画风又转向东京很热,哎呀我都在想些什么。
Part
1
终于有一天,打开电梯,我的女神汤唯笑容灿烂,一袭白衣,背景有点像克莱因蓝,瞬间脑海里全是她的脸庞,长发飘飘,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不起那个广告要卖啥。直到代言人增加了张震,我才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个蓝色的杯子上,也知道了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能跻身电梯广告这个江湖,意味着互联网圈新的战争开始了,号称融资10亿元的瑞幸咖啡早就喊出了超越星巴克的口号,5个月内,瑞幸咖啡就在全国13个城市试营业了400多家门店,获得了300万个订单,卖出了500万杯以上的咖啡,5月底门店已经达到525家。7月11日,瑞幸咖啡就宣布获得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君联资本2亿美元投资,投后估值达10亿美元。
中国咖啡独角兽企业诞生,伴随着咖啡市场的硝烟再起,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今年3月12日,连咖啡宣布完成了1.58亿元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高榕资本跟投。星巴克在去年花了88亿元把合资的华东1300家门店收归己有,costa也花了3.1亿元收购了悦达咖世家(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剩余的49%股份。连小众的精品咖啡seesaw在去年6月份完成了4500万元的A轮融资,greybox在去年年底完成了1亿元的A轮融资。
抽象数字背后,是现实而火爆的市场。有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咖啡市场消费约为700亿元,更有人预估在2025年之前有望达到万亿市场。瑞幸咖啡的横空出世,人们开始探讨咖啡行业的新零售、消费升级、第四空间、大数据、消费场景等等等等。
星巴克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是因为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往往不太在乎咖啡的口感、酸度这些细节,大家都渴望在咖啡店安全舒适的氛围中获得放松、温暖和享受的感觉。星巴克的消费者心理研究专家认为“一个尽善尽美的咖啡店就应该像公共的起居室”。于是星巴克致力于在空间设计上,营造一种“星巴克体验”。
我看到有专家吹嘘瑞幸咖啡营造了“第四空间”,我特别纳闷这个第四空间是个啥?网络空间还是办公室?依靠神州优车高举高打的模式,瑞幸咖啡成为了咖啡行业的“野蛮人”。首单免费、30分钟快送、买X送X,大干快上的样子。
看过很多瑞幸咖啡的分析文章,动辄大数据、2C、新零售这些互联网词汇。更多人不看好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线下咖啡店已经是星巴克的天下,线上的外卖业务现阶段依靠大量的补贴,《界面》的一篇文章就分析:至少目前,很难认定现在购买瑞幸咖啡的人,到底是真正拥有咖啡外卖需求者,还是因为营销推广以及低价补贴策略的尝鲜者。和网约车以及共享单车曾经产生的疑问一样,一旦瑞幸咖啡的补贴结束还能留存下多少消费者。
我始终觉得这仍然是中国式的互联网思维,大跃进式的烧钱获取用户,真正要干什么,没想好,到时候再说呗。反正有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新零售、消费升级、风口、红利叠加一堆新词儿整上去,管你是汽车、自行车还是咖啡,都能上天。星巴克在供应链、口味、线下渠道上的优势几乎无法撼动,甚至可以说中国如今一半以上咖啡客的口味都是星巴克培养出来的,星巴克半年开发了36款新产品,瑞幸只有3款,补贴终结后,有多少人留在瑞幸咖啡,以及在一线城市接近饱和,二三线城市咖啡市场尚未培育成熟的情况下,瑞幸咖啡有多少星巴克这样的耐性来培育未来?
当然,也有分析说瑞幸咖啡根本不是跟星巴克争2C的市场,而是将未来压在企业用户上,延伸出B2B的模式(这位小哥是不知道很多企业都有咖啡机吗?我们公司还有自己的咖啡馆呢,10元一杯现磨咖啡);还有分析说瑞幸咖啡这种互联网是蚕食麦当劳、711和速溶咖啡的市场(这位小哥是不知道麦当劳711的咖啡比补贴后的瑞幸还便宜吗,速溶咖啡在中国的市场是很大,但挂耳咖啡了解一下?);还有分析说瑞幸咖啡可以获得用户数据,然后再做文章(如果真是这样,就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Part
2
——我是精分的商业与文艺的分割线——
扯了半天商业模式,自己都觉得面目可憎起来,和那些分析文章一样,唯一不谈的是咖啡……
作为一个不老不新的伪咖啡爱好者,出于好奇下载瑞幸咖啡APP。可是我办公室在顺义,不能外送;家在南三环,不能外送。巴巴地下单,自取了一杯加浓美式,入口酸度适中,有些许果香,但是整体味道很单薄,中规中矩的感觉。个人感觉在酸度上比星巴克略好,但味道的丰富性略差,都是标准流水线产品,难分高下。
回想起自己喝咖啡的历程,小时候别人给家送过一次礼物,一盒雀巢咖啡,配着那种奇怪的植脂末。爸妈学着冲了一杯,难喝得要死。那时雀巢的广告语是“味道好极了”,真没觉出好来,只记得黄宏在一个小品中喝了一口,听说叫“雀巢”,“呸,难怪一股鸟屎味儿”。
可是,上世纪90年代,雀巢咖啡这么昂贵的东西,再难喝也不能浪费,只能捏着鼻子完成任务。假模假式地加上方糖一通搅和,学着电视剧里开始想象“上等人”的生活,现在想来那种浓浓的土味装X现场,倒有些许令人怀念。
后来,我们那个小城开了一家上岛咖啡。灯光昏暗,紫红色的绒布座椅上总有挥之不去的劣质烟草味,白天少有人来,哥儿几个实在找不到打牌的地方,就跑到那儿,点了杯咖啡,玩了一下午牌。那是第一次喝现磨咖啡,只记得近20块的价格让人肉痛,心想这苦了吧唧的玩意儿为啥这么贵。
上大学的时候简直是人生装X的巅峰,先是朝圣一般跑到北理工那边的雕刻时光,后来每周抽个我没课老婆有课的下午,骑辆破二八自行车到东门外的万圣书园,买本书顺便在旁边的醒客咖啡坐着看书,必点一杯意式特浓,杯子小得能喝白酒,味道足够醇厚,有时还要嘚瑟地点支中南海,伪装一下文艺青年。等老婆快下课的短信一到,立刻掐灭烟拼命漱口以防老婆闻出来。一路狂蹬接老婆大人下课,去食堂打一斤米饭或者6个土耳其烤肉夹馍,咖啡的余香和食堂的烟火气完美切换。
再后来,百年讲堂地下开了家泊星地咖啡馆,还能办卡。那时约同学聊天扯淡,瞬间变得有调调起来,递上一张卡,装作漫不经心且极其熟练地说“一杯卡布”,或者用外文说“cappuccino”,感觉逼格气冲斗牛。
工作后,咖啡厅已经转化为工作场景,约人谈事、或者找个有白噪音的地方写稿子、在机场或车站等车,星巴克这些品牌连锁就成为首选。几年前我们还在“咖啡陪你”开会(开完会不久那家店就倒闭了……),或者在漫咖啡吃个简餐。在这种木色简约装修风格下,人们似乎被激发出某种关于成功者的想象。喧闹的星巴克,经常能看到抱着电脑或者PAD,滔滔不绝地讲BP,A轮、B轮、C轮……仿佛在讨论女性罩杯一样双眼放光,星巴克的咖啡香气中,带有透着金钱味道的荷尔蒙。
我挺喜欢在这种环境中写字,咖啡这种最松弛的物质,与这个时代最富张力的创业氛围结合,营造出的白噪音都带有特点,不狂躁不喧嚣,欲望都压抑在礼节与矜持中,就像被杯盖封着的咖啡香味。有一点星巴克说中了,大多数人不关心喝的是美式还是拿铁,只不过需要手里拿着一杯东西,消费的是环境,环境既有一种轻松且有格调的感觉,又要带有强烈的符号色彩,与商业化浪潮中的内在欲望和外在需求相匹配。
这一点星巴克做得最好,他们的消费者心理研究专家认为“一个尽善尽美的咖啡店就应该像公共的起居室”。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中总结“星巴克体验”:色彩具有收敛的风格,柜台的弧线设计使得各种商品都可以陈列,并形成一个可以提交饮品的环形平台。屋顶上方的灯饰是手工制作的玻璃灯具,塑料材质和亮闪闪的金属都不见踪影,使用更多的是天然材料。这些体验设计充分考虑顾客从视觉、味觉到隐形的触觉,占据着星巴克大部分的预算。
中国的咖啡受众大多都是被如此“驯化”的,星巴克的咖啡课、咖啡豆、周边产品,还有不时拿出的新品,诸如气致冷萃、手冲咖啡。再辅以星享卡这样的升级系统,累积消费的饮品赠送,都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制造出的温情和用户粘性。午餐后,与同事们去星巴克喝一杯,一度成为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聊聊行业八卦、部门内幕,跟精品店的小哥聊得好,还能学习点精品手冲的知识,再拿点咖啡渣回去种花或者除异味。
我在纽约出差的时候,有几次早餐就在星巴克解决,尤其惊诧于这种工业化体系在全球系统中的标准化,从口味、服务方式到环境风格别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服务员变成了壮硕的黑人小哥,纸杯上的姓名换成英文而已。里边的客人比中国更多样一些,除了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还有步履蹒跚的老人,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一杯咖啡加三明治,在角落里默默地吃。窗外是车水马龙的曼哈顿,老人艰难地咀嚼着,目光悠远。
而到了欧洲,朋友们说去星巴克只说去喝杯饮料,也许在他们看来那种纸杯快餐,只能称之为饮料。如果朋友们说喝咖啡,往往指的是,在慵懒的午后,坐在带有洛可可风格的小咖啡馆里,文艺电影里的装X,是一些人的日常。在日本和台湾,也有幸在朋友的带领下尝试过类似的咖啡体验,咖啡师还会略带羞涩地问要什么咖啡豆,深烘还是浅烘,这时才意识到那些拿铁、美式、摩卡的咖啡经验,连入门都算不上。
这倒不妨碍我去品尝一杯咖啡,即使无法用花香、果香、坚果香这些准确的形容去描述,味蕾总有自己的体验。如同喝茶,个人感受千差万别,抛开那些文化附加值,也才找到茶与咖啡的精妙之处。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新国展附近发现一家叫“遇吉岛”的小咖啡馆,隐藏在二楼,走近二十米之内都发现不了。创始人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设计师,再加上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女孩,攒起一个小咖啡馆,最初实际使用面积只有23平米。两个房间,能容纳十几二十人,你可以在吧台上看着他们如何称量、磨豆,精准地测温、注水,如果选择瑰夏,还能了解下虹吸壶冲泡。
“一个精品咖啡馆,如果烘焙咖啡豆不是自己进行,可能会有一定缺陷。”这是老板姜老师信奉的哲学,咖啡馆另一个房间摆着烘豆机,他会倒一杯威士忌,盯着计时器,出炉的时间精确到秒,否则会影响咖啡的味道曲线。他会亲自挑选生豆,然后用不同方法实验出最满意的曲线,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想,或许是这种实验中的偶然性吸引了我。咖啡豆的种类、批次不同,烘焙的时间稍有差异,都会让口味产生不小的差异,甚至个人的口味也会随着心境而变化,有时很期待咖啡中的果香,有时犯重口味,偏要来点劲儿大的。走进咖啡馆之前,我不知道他最近新烘了什么豆子,不知道这次偶然的选择会带给自己何种体验。带着发现的趣味走进咖啡馆,否则,不过是完成了统一口感的消费而已。茶与咖啡,共通之处就在于这味道疏忽而逝,下一批茶或下一炉豆,恐怕再也不是口中的味道,即便是同一款茶同一炉豆,在不同人泡来,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时间泡,也会有不小的差异。这种细微的变化和体会,正是其中的妙处吧。
咖啡馆的趣味,或许还在分享。坐在里边,每来一位新客人,老板做咖啡时都会多做一点,邀请其他客人品尝,然后邀请客人谈谈对味道的看法。无论新手还是老客,每个人自有不同的喜好,没有高下之分,喝瑰夏并不一定比耶加雪啡更高级,口味不同而已。单独的客人喜欢坐吧台,有一搭没一搭和陌生人聊着,刚开着越野车从云南、西藏奔袭回来的大叔,玩极限运动的女孩,做雕塑的纹身艺术家,钻研精品菜式的厨师……狭小的咖啡馆仿佛打开世界的不同次元,不再如星巴克都是聊大生意的商务人士,整个世界变得多彩起来。
爱咖啡,在我看来是咖啡文化的前提,哪怕咖啡小白如我,也愿意花心思体会在口腔中的味道层次,以此为出发点去学习,耶加雪啡、肯尼亚、巴拿马、帕卡马拉、瑰夏这些种类繁多的咖啡豆,在不同烘焙、冲泡方式下,所呈现出的多样和变化。如果我们的好奇心已经脱离的咖啡本体,而把咖啡包装成商业工具,谈大数据、谈新零售、谈移动互联网、谈消费升级,唯独漏过了咖啡。想起有个评论写到:作为普通咖啡爱好者,我心中理想的咖啡城市绝不是一家独大的一统天下。不是Starbucks,不是Costa,更不是风口上的Luckin,而是各具特色的小店遍布大街小巷。否则咖啡就变成了可乐,索然无趣。
咖啡变成可乐的日子,我们其实也在被灌装。
这就是我不喜欢瑞幸咖啡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工业流程下平淡的咖啡口味,而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泡沫化服务业,以消费升级之名,对我们生活品质的降维。
这类商务咖啡,并不影响我在办公室来一杯提神。我更想称之为“饮料”,而非咖啡。星巴克已经是资本推动下的标准化极致,桌子的颜色、灯光的氛围、服务的流程,已经变成了流水线,但偶尔尚有对咖啡最后的敬意,穿黑围裙的咖啡师还会介绍一些咖啡知识,尽管有目的地打造“第三空间”,仍然给咖啡留了条后路。可瑞幸咖啡为代表新零售,却让人们彻底与咖啡隔离,精确时间内送来的蓝杯子,精巧的商务感与咖啡隔离开,与星巴克相比,进一步完成了咖啡的异化。宣传中的“大师咖啡”、阿拉比卡豆,真正喝咖啡的人都知道,咖啡豆70%都是阿拉比卡……这些噱头下,并非像其宣传的那样“精品”,而是方便我们更好地变成“办公室动物”。
我不反对消费,但警惕消费主义所带来的异化。在等车或者谈事,我依然会点一杯星巴克,坐在一个以咖啡为名的商务空间中,干点现代社会的事。我担心的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谈起咖啡,只能喝到这些标准口味,如果一代人对咖啡的记忆,都是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人手中那个纸杯,咖啡和我们就同时完成了异化。
我也不反对资本、标准化和商业社会。可我总觉得在日益便捷发达的今天,我们偶尔该有一个下午,在遇吉岛咖啡的吧台上,盯着水流缓缓打湿滤纸,把咖啡都磨碎,再冲泡出面包状的蓬松感,继续注水,冲出有趣的泡沫,等待混合后的棕色液体缓缓滴落,像打开巧克力包装的阿甘,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给充满“标准”的生活,留一点天真与好奇,作为我们自由人生的最后领地。
我是非典型佛教徒
针砭时弊,不舍慈悲
理性思考,不许骂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