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职业教育模式,中国职业教育“六种”模式 !
导读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有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基本模式。
最闪亮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美国的CBE模式、英国的BTEC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美国CBE模式
“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产生于二次大战后,现在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的职业教育中,也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
美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才是“宽专多能型”,这与其社会特征是相吻合的。
其培养模式主要是CBE模式,注重各种职业发展方向,重视学生以后的发展,学习更多更广泛的基础知识,能适应很多职业。
CBE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
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
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美国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主要是综合高中和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由于美国职业教育具有大众性的特征,因此其职业教育主要是由学校或学院这种公共教育机构来承担。
德国双元制模式
德国双元制模式是德国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也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BBS学制为2~3.5年(大部分需要3年学制,一少部分专业为2年和3.5年学制),一般主体为中学毕业生,其智力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培养目标为技术管理人员。
教学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里交替进行,约60%~70%的时间在企业,40%~30%的时间在学校。
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采用由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学校完成相应理论知识的培训,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
BBS课程设计以职业需求为核心。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理论课程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理论课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度、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选择都是经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综合编排,更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
BBS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
德国双元制模式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综合职业能力。
澳大利亚“TAFE”模式
TAFE模式为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度。
其核心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TAFE是学院,其学员80%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所,进行工作本位的学习,只有20%的时间在TAFE进行学校本位学习。
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是TAFE的显著特点。为此,要求专职教师要保持与产业界的密切联系,要求他们每周要有一天,每月要有几天,每年要有一段时间离开学校到行业或企业内专业岗位实践。
TAFE开设的课程也要求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些课程有长有短,短的12周,长的有两年。凡是在全国开发的课程每五年修改一次。
TAFE模式非常重视学院学习条件的改善和优化,投巨资建设实验室、实习工场,配备先进仪器设备等。
TAFE有三种途径,一是公有类,二是社团类,三是私立或企业内在职培训。
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不与普通教育截然分割,而是可相互衔接。它采用职业资格框架将二者结合起来,实行学分制,依靠学分的多少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资格证书或文凭。但是TAFE一般不授学位,要取得学位,需进入高等教育学院或综合性大学深造。
新加坡“双师制”
若从早前追溯,新加坡的职教体系是从英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中萌芽发展,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而来的,因此体系本身沿袭了西方既推崇因材施教,也致力于培育精英人才的先进理念。
1979年,新加坡成立了工业与职业训练局,全面负责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这便是新加坡职业教育最初的雏形。
发展到现代,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已经成功克服了低于学术教育一等的形象及地位问题,过程中还打造了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工艺教育学院(ITE),成为东南亚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机构之一。
新加坡职业教育之所以领先于世,与其独具特色的先进发展模式分不开。
首先,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曾对此深入浅出地进行阐释:“从实际来看,这种‘教学工厂’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实地在工厂内实习,而是把教学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们创造一个真实的校内工厂学习环境,通过参与真实岗位的生产和实际项目的设计,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动手技能。”
换句话说,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研发资金和实习岗位,供学校教师研发和培养人才之用;学校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或设计开发项目和产品,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其次,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何为“双师”?即职业院校从企业中物色教学人选,他们在校时教学,在企业时解难,具有双重身份,故称“双师”。
据了解,新加坡职教体系非常重视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大多数职业院校内80%的教师都曾是企业的经理或业务骨干,由于教师全都来自企业并且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因此对企业工作流程和项目研发非常熟悉,学生在课内得到的知识不仅仅是悬在空中楼阁的理论,更多的是最新的市场动态与行业分析。
此外,新加坡职业教育还创新推出“无界化”管理模式,各学科之间可以共同研究、协作开发、联合承担各种大型项目,教师也并不固定属于哪个系,而是通过参与项目由学校统一协调管理;通过建立局域网站将全校师生参与项目的解决方案和成功经验汇总起来以供大家分享借鉴、学习交流,通过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培养出现代社会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日本“产学官”模式
日本的职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同时,产业界向职业教育机构投资,学校与企业在人员上进行交流,企业委托大学搞科硏项目等,通过产学官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这种完善的产学官合作模式能够统筹政府、学校与企业的相关资源,并对其进行整合,将受教育者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在企业的实验实训操作结合起来,是日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产学官合作模式的实施路径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硏究、委托培养,实现产学合作。
第二,通过在校生在企业实习和学校教育计划的共同开发,实现产学合作。
第三,通过企业购买相关技术成果或通过技术转移机构向企业转移,实现产学合作。
第四,通过技术指导等咨询工作,实现产学合作。
第五,通过在校生的创业活动,实现产学合作。
中国职业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已走出简单的借鉴移植阶段,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开发模式,产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成果,主要有六种:“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项目课程”模式,“工学一体化”模式,“任务引领型”模式,“课证共生共长”模式。概括地说,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论的主要特点是:就业视角、技能本位、行动导向、工学结合。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有以下关键词:工作、任务、项目、模块、一体化、系统化。这些课程模式在特点、应用以及问题上尽管名称各不相同,但是并未体现实质性差异,其源头都可在上表中所列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典型模式中对应找到。“宽基础,活模块”模式(简称“KH模式”)主要吸纳了CBE模式和MES模式的技能模块化思想,也吸纳了德国“双元制”课程思想,经过30年的研究和推广,目前已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模式之一。“宽基础”体现职业的宽泛技能,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活模块”体现岗位的具体技能,强调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应。总体来看,这一课程模式结构清晰、操作简单、通专结合、评价便捷,适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因此,很快被学校教师、政府官员和职教研究者广泛认可。不过,该模式在设计思路上没有摆脱传统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而且校企之间的即时互动性不足。“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和“工学一体化”模式都是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在中国的“修订版”。两种模式名称不同,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异,都强调工作过程和工学结合,只是前者在“系统化”方面有其独特性。随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认定工作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这两种课程模式普及至全国。特别是,“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后来被写入职业院校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之中,使其在实践应用中更加广泛。“项目课程”和“任务引领型”两大模式诞生于上海,两者名称不同、机制相同。“项目课程”这个概念由来已久,早已在企业培训中被普遍应用,并产生了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而且“项目导向”“项目教学”这些概念被写入国家职业教育文件,并在实践中持续推广。因此,当项目课程作为学校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模式出场之后,也就被很多职业院校理所当然地作为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相比较而言,“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的影响稍小一些,该模式是上海市教委在“十一五”期间推出的一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举措,因其成效显著而被国内许多中职学校和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一些高职院校教师也将之引入其课程改革实践中。“课证共生共长”模式是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公司在长达10年的校企合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其最大优势在于牵住了“课程”和“证书”这两个牛鼻子,使人才供需两端相向而行。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与企业工程师的认证推广相互嵌入,课程体系与认证体系共生共长,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根本保障。不同的课程模式背后必然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角度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可以总结出一些典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这些模式背后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在数字化技术不断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和教育生态的当代世界,如何看待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现有模式,是否需要改进模式,如何改进模式,确实是当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来源:师培在线资讯
编辑:郭志龙 审核:王纪芳
往期精选
宣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莅临我集团调研指导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规则变更
我校召开“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申报工作布置会
干货:读中职,看完这22个专业再做决定
我院为六国化工开展化学检验(高级工)培训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我校稳就业工作
铜陵市电工高级工研修班在我院开班
教育部:选择中职学校,升学就业两不误
那些没考上高中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我校2022年秋季招生火热进行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