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作者:杨浚鑫

56天的病毒阻断期告一段落,新加坡昨天(6月2日)迈入解封第一阶段,市区和邻里上班人潮均恢复约两成,多数上班族也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地铁和巴士趟次恢复至疫前水平,足以应付复工复课的市民需求,人们即使在尖峰时段也有空间保持距离。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昨早7时20分的波那维斯达地铁站。(何家俊摄)

这个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天,标志着新加坡抗疫四个多月以来,迈向复苏的第一步。全国三分之一的员工预计可在第一阶段重返公司上班,全国学前教育中心、中小学和初级学院昨天也复课,但第一周仅限部分年级回校。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锦泰小学第一天复课,师生带好口罩,注重保持安全距离。(严宣融摄)

李显龙总理:教育部采取全面措施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安全

无论是在办公楼、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防疫措施未因解封而松懈,除了12岁或以下的儿童可戴面罩,所有人须戴着口罩,多数场所也严格测量体温和登记访客。

一些家长对孩子复课感到焦虑,李显龙总理昨天通过面簿保证,教育部已采取全面措施,保障学生和教职员的安全。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小学生昨天上体育课,运动前将口罩放入密封袋,按编号把密封袋挂在吊线上,下课后领回。(邝启聪摄)

他说:“我们需要些时间来适应防疫措施,但它们是必要的,以保护所有人。与此同时,我们密切留意情况,将尽一切努力逐步恢复正常活动,并确保师生安全。”

在莱佛士坊和政府大厦一带,人潮与疫前相比仍有巨大落差。早上八九时略见上班人潮,包括一些转换工作,却因病毒阻断期而延后向新雇主报到的上班族。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中央商业区附近人潮与疫前相比仍有巨大落差,显得有些冷清。(李健玮摄)

从事金融科技的陈明辉(43岁)三周前换工作,新雇主安排他昨天起才上班。他受访时说,自己并不担心外出工作会被感染,因为近几周的本地居民单日新增病例维持在五起或更少,因此在社区染病的概率相对较低。他从宏茂桥乘坐地铁到市区时也感觉不会拥挤,只是车厢内较难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昨天上班上学人数增加,早晨7时,从裕廊东往市区方向的地铁上有不少乘客。(何家俊摄)

复工复课使尖峰时段的公共交通乘客增加,但因趟次频繁,加上不少人仍在家办公,车内不像疫前那么拥挤。不过,一些员工为安全起见仍提早上班,从事货运代理的谢添发(51岁)早上9时才开工,他昨天清晨6时已从榜鹅出发前往市区。

位于大巴窑、波那维斯达等邻里的办公楼,上班人潮也恢复得较慢,附近食肆在午餐时间只有零星的上班族前去打包。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一些食阁摊贩加派人手和订购更多食材迎接上班族回流,但复工首日的人潮不如预期。(唐家鸿摄)

在波那维斯达上班的罗斯(Russ John Theodore,25岁,设施维护和运营人员)是其中之一。他属于必要服务员工,过去两个月天天上班,昨天观察到上班人潮增加了约25%。

罗斯透露,他上班时也会遵守防疫措施,包括单独出外打包和在办公桌吃饭,并尽量通过短信和同事沟通。但并非所有员工都如此谨慎,记者昨天就观察到,街上不乏三五成群聊天的员工,或聚在一起抽烟的上班族。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德士站一早排起了长龙,司机们等待接载复工复课的乘客。(何家俊摄)

新加坡管理大学传播管理(实践)教授冯时光博士认为,人潮缓慢复苏,显示政府一再提醒要分阶段且安全重启已奏效,人们清楚不能一切如常。“他们也从新闻获悉,在其他解封国家,病例再次上升,大家因此明白须谨慎。”

部分公众未预约前往 大巴窑建屋局中心现小段人龙“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建屋局中心采取预约制,预约者排起长队。(李健玮摄)

更多政府服务中心重新开放,但公众必须预约才能进入。大巴窑建屋局中心外昨天出现小段人龙,主要因为一些人未预约便去咨询,包括无家可归或急着购屋者。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入内,只能在入口处尽量解答。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新人从昨天起可恢复面对面的宣誓仪式。不少新人选择在昨天注册结婚,并记录下这一刻。(龙国雄摄)

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昨天在面簿发文提醒,与冠病的抗争还远未结束,眼前还有漫漫长路。“在这个受控且分阶段的重启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纪律。现在不是举行大型派对或庆祝的时候。”

“初解封”第一天 新加坡是这个样子的……

宗教场所昨起获准重开,新加坡佛光山为访客准备了兼具体温检测和喷洒手部消毒液功能的机器。(叶振忠摄)

上一篇新闻

前瞻|夜太美,尽管再危险……狮城夜战,F1新加坡大奖赛打响!

下一篇新闻

疫情反复旅游业难破冰 网红、直播多招觅新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