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5日 星期日

数码诊所、屋契回购,从建国一代看新加坡的养老制度

今年,新加坡为建国一代推行了很多福利政策。

关爱乐龄大使向建国一代居民讲解建国一代配套。(图片来源于联合早报)

建国一代配套福利

建国一代是指出生于1950年至1959年的新加坡人,年龄介于60岁至69岁,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动荡年代中成长。他们在国家经济面对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年代,投身劳动力队伍,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奠下稳固基础。这一代的男性公民是最早履行国民服役义务的一批人,许多女性则为了帮忙养家而辍学。

目前新加坡大概有近50万的建国一代。

为向这些曾为国家艰苦奋斗的前辈致敬和感恩,财政部长王瑞杰在发表2019年财政预算案声明时,宣布了“建国一代配套”的援助福利。

新加坡政府为立国一代这个终身配套拨款61亿元。配套涵盖五方面的援助,包括额外医疗津贴、终身健保计划额外年费津贴、五年额外保健储蓄填补,以及更多的终身护保加入奖励金。目前已经开始实施。

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将受到总值2亿7000万元的保值储蓄填补。(图片来源于联合早报)

其中两项配套是终身援助,包括立国一代到私人诊所、综合诊疗所和公共专科诊所时能享有额外医疗津贴。例如,到综合诊疗所和专科诊所时可得到额外25%的津贴。

另一项则是终身健保计划的额外年费津贴。60岁至75岁保户可得到的津贴相等于保费的5%,而超过75岁者则可得到相等于保费10%的津贴。以今年的保费来计算,额外津贴可高达918元。

除此之外,选择转投终身护保(CareShield Life)计划的立国一代,可得到最多4000元的计划加入奖励金(participation incentive)。政府之前已宣布,2021年和2022年加入终身护保的现有群体可得到高达2500元的奖励金。王瑞杰今天则宣布转投终身护保的立国一代可另外得到多1500元奖励金。

政府也会为百盛乐龄卡(PAssion Silver Card)提供一次性的100元填补,鼓励立国一代到民众俱乐部或公共游泳池等保持身心活跃。

屋契回购

在新加坡,大多老人不希望退休后成为儿女的负担,选择独立面对养老金来源的问题。

新加坡没有专门的“养老金”,只有中央公积金(CPF),这是针对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强制性储蓄计划,用来应对退休、保健和购房需要。

理论上,CPF制度的设计已经足够新加坡退休老人安心养老的。

而且,65岁以上退休夫妇还可以加入屋契回购计划,把组屋部分剩余屋契卖回给建屋发展局,借此把CPF终身入息计划的每月入息翻倍增至逾1200元,靠自己保障安稳的退休生活,还一次过获得10万元现金。

杨小鹏/林霭洁夫妇在今年加入屋契回购计划。(图片来源于联合早报)

杨小鹏/林霭洁夫妇是在1984年搬入当时刚建好的组屋,目前房子还剩下64年屋契。两人选择保留30年屋契,剩余屋契卖回给建屋局,因此他们可以在该单位居住到至少100岁。

根据建屋局计算,两人把34年的屋契卖回给建屋局,可从中获取19万3000元的收入。

林霭洁说,对这项计划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可以继续住在同一间组屋,因为他们在义顺住了30多年,自然也想在那里养老,如果搬到其他地区恐怕会无法适应。

只要善用组屋,也能用来安稳退休养老。

数码诊所

除了生理所需,新加坡更注重老人的心理需要。

其实,造成大部分的老人老年困扰的,反而更多的是孤单、寂寞与压抑的心情。

亲人或子女没有多花时间陪伴年长者,老人觉得与亲人有隔阂,与社会脱节。

对待这些老人,政府除了需要提供生活保障以外,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林彩亮在数码诊所学会如何用中文发送简讯,跟家人个关系也更亲近了。(图片来源于联合早报)

新加坡政府在今年将会安排100多场“数码诊所”走入邻里,为建国一代提供一对一的数码技能指导。

每场数码诊所将有八个学习站,可同时服务八名年长者,主要以英语和华语教授数码技能,年长者也可要求义工以其他语言进行指导。义工将根据个别年长者对数码技能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指导。

可学习的基本数码技能包括:如何连接无线网络、上网搜索资讯、通过电邮或聊天应用与人交流、使用政府网络服务,以及辨识网络上的假信息等。

数码技能也给了老人们紧跟社会发展的信心,很多老人也用APP预约门诊、在网上申请业务。而且,学会了发送简讯、语音、视频后,儿孙们在外地也能通过聊天应用经常沟通,分享近况、照片和视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人们生活的孤单无助。

除了老有所养,新加坡也真正做到了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这才是养老制度的核心。

也有很多人有疑问,既然新加坡的养老制度这么好,为什么有这么多老人在工作,甚至在食阁里有那么多端盘子的老人呢?

食阁里工作的老人

尤其是国内的人,对此非常疑惑。哪怕我们国家养老制度并不完善,老人也大都在消遣,打麻将、跳广场舞,很少有退休了还在工作的。为什么新加坡的养老制度这么好,反而工作的老人却更多呢?

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老人愿意工作,政府也鼓励老人工作。

▌老人愿意工作

新加坡的家庭观念和中国不同,父母没有给儿女买房的义务,也没有照顾孙子外孙的习俗。

新加坡人认为儿女和父母是单独的个体,新加坡人也不看重反哺模式的赡养,在老有所养和幼有所教中,大部分新加坡人会选择幼有所教,这也是新加坡人一直传承的精神。

因此,新加坡有很多独居的老人,他们并不依靠子女的赡养而生活,也不过度依赖子女。这些老人希望财务独立,生活独立。所以,他们出去就业、兼职,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是为了和社会保持联系。

很多人会说“那么大年纪还要做那么辛苦的工作,新加坡的老人实在太可怜了”,但其实这些老人既能实现自我,又能通过工作补贴生活,他们自得其乐。

而且老人们的工作并不像看到的那么辛苦,食阁的工作每天也只有一两个小时、Grab司机只是喜欢和乘客闲聊的时光,其实都是轻松的工作。

开Grab的老人

做清扫的老人

▌政府鼓励老人工作

新加坡政府往往鼓励老人工作,除了提高退休年限外,政策还规定,如果企业聘请超过65岁的员工,政府也会津贴企业。

新加坡2007年就推出了就业入息补助(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协助年长及低薪员工,再加上新加坡近年一直收紧外劳的配额导致劳动力市场紧绷,雇主觉得聘请年长员工其实很划算。

而且,新加坡的就业机会太多,大多数年轻人都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服务业都是一些愿意工作的老人。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主要看养老问题。而今全球都已逼近老龄化社会,如何应对“银发浪潮”,如何完善养老制度是每个国家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而新加坡的养老制度,值得所有国家借鉴。

上一篇新闻

保和海外商务专栏丨如何在新加坡注册商标

下一篇新闻

2019年获批新加坡绿卡的途径,哪个最适合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