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厕纸危机 | COSTCO与消费大时代

国内的疫情已经稳定了较长一段时间,大家的关注目光逐渐从境内转向了海外。与国内不同,海外一个的有趣现象是,无论从香港地区,到日韩、欧美,甚至澳大利亚,疫情所到之处,群众的第一反应都是:去超市抢购厕纸。社交媒体上,#toilet paper crisis(厕纸危机)成为了疫情期间的热搜词条。为什么是厕纸?这次,我们就从厕纸危机、Costco说起,一起聊聊消费大时代。


01 为什么抢购厕纸?心理恐惧,还是供给冲击


最早看到关于抢购厕纸的新闻,还是从香港地区开始的。由于毗邻大陆,香港地区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的供给都是来源于大陆。疫情伊始,抢购厕纸的风潮,正是出于当地对供给中断的恐惧。回顾了一下互联网上关于当初香港地区抢购厕纸的新闻报道,始作俑者正是社交网络上那些被广泛传播的谣言:受疫情影响,中国内地工厂停工,将会导致厕纸供应不足。正是这些引起了港人的抢购。随后,类似的事件也随着疫情的蔓延,在日本、新加坡等地重演。然而,最终事实证明,无论是香港地区,还是新加坡,厕纸并不短缺;而日本政府则专门出来辟谣表示,日本的厕纸基本由本国生产制造。

毕竟都是东亚的邻居,在中国疫情蔓延的时候,对供应端一种想当然的担心,会使得人们认为自己在面对潜在风险之时总该做点什么。囤积厕纸,作为一个经济好省的方式,经由社交媒体一番传播与放大,便被复制的一发不可收拾。这种现象无独有偶,早年咱们也曾有过"囤盐"的经历,再比如《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建议佩妮囤积卫生巾的桥段,都有几分相似之处。专家们说,这是一种叫做"零风险偏见"的现象。在这种事件中,人们更愿意尝试完全消除一种可能仅存在于表面的风险,而不是做一些能使总风险降低更多的事情。

本以为厕纸危机就这样告一段落了,然而并没有。随着疫情在英国、美国,甚至是澳洲进入爆发期,随之而来的厕纸危机也在这些地区的新闻中登上头条。尽管各地政府再三呼吁,强调本国、本地厕纸产能充足,无需抢购,但事实就是,各家超市的确出现了厕纸缺货的情况,一些知名连锁零售商也实施了厕纸限购,店外等待购买厕纸的队伍排起了长龙。也许是生物囤积的特征,也许是社会历史的记忆影响,当身边人都去囤积一个本来不太可能出现短缺的商品时,这个商品还真的就出现短缺了,虽然只是短期的。这一点倒是与索罗斯提出的市场"反身性原理"有几分相似。当然,等过一阵回头再去看,厕纸的走道已经摆的满满当当。关于厕纸危机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解释,澎湃有做过一个视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花几分钟去瞅两眼,这里就不再展开。

除去上面提到的心理层面解析,一则从欧美零售供应链角度出发的分析,吸引了笔者的关注。原文是来自名叫Will Oremus的文章,他的理论首先说:这些国家的人在疫情期间确实需要购买更多的厕纸。从下面这张已经在社交网络中广泛流传的图中可以看出,厕纸危机最严重的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从数据上看也都是用纸大户。此外,倒也不是说因为疫情大家就会上更多大号,而是因为隔离与远程办公,大家预期会在家里上更多的大号。作者强调,"把供应商场的厕纸拿去卖给家庭",显然不是解决方案,这是完全不同的供应链体系。美帝那边的标准商用厕纸,产品形态与平时家用的截然不同,出厂时就是巨大的一包,不可能在超市上架销售。这么看来,也并不无道理。

欧美零售行业的供应链,经过这么多年消费主义的洗礼,已经被优化的十分高效。厕纸,本来就是一个体积大用量大且价格便宜的商品,同时因为需求相对稳定,从上游造纸厂,到包装运输集散,最后到零售门店,大部分环节都是在高效的满负荷稳定运转之中。这次碰上疫情这么一个突发事件,以往高度优化的供应链体系反倒丧失了灵活性,甚至变得有些脆弱

如果为了突发事件去调整生产、包装、物流以及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那么从时间上则响应没有那么迅速,而从经济角度厕纸这个商品利润率又不高,何况疫情过后还要改回去,对商家来说完全不划算,那么短期内的供应紧缺也就不是没有道理了。近期,疫情蔓延到地广人稀的加拿大,连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Costco也不得不宣布厕纸限购,且为防止囤货现象出台退货新规,买了厕纸不能退。


02 痴迷厕纸的Costco与其极致的零售哲学


上面提到了厕纸与美国零售巨头Costco,要了解Costco,除了要品尝其常年售卖的4.99美元超低价烤鸡外,一定要知道的是,它的头牌产品,不是别的,正是厕纸。Costco比任何零售商都更关心厕纸。CNBC曾报道称:Costco会专门雇用技术人员测试厕纸的厚度、强度和柔软度,并会派遣商品经理去厕纸供应工厂实地考察,检查从纸质到湿度水平,再到生产用水质量的一切环节。这是为什么呢?透过将厕纸打造成头号商品,我们看到的是Costco对供应链的极致追求,以及它所引领的零售哲学

Costco(中文名叫"好市多"或"开市客"),1983年在美国华盛顿州成立。公司以会员制的仓储综合大卖场为经营业态,以为其会员用户提供低价高品质的精选商品著称。截至2019财年,公司共有782家门店遍布于全球11个国家,付费会员总数接近1亿人。2019财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79.46亿美金,营业利润达到47.65亿美金。根据2019年德勤《全球零售业力量》报告,Costco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2019年8月27日,中国大陆地区首家Costco在上海闵行开门迎客,亦引起不小的话题与关注。

Costco的成功有什么独家秘诀吗?其实,无论是仓储式卖场,还是会员制模式,包括批发式改造商品供应链,追求产品性价比,在零售业都早已不鲜见,而Costco的优秀之处是将这些做到了极致,在用户心中建立了品牌口碑,在行业树立了护城河。如果我们想要简洁的分析一下Costco成功的商业模式,那就是:一方面,通过优化零售供应链体系,追求高质低价的精选商品,在用户尤其是目标客群中建立信任与口碑;另一方面,通过打造会员运营及服务体系,增加会员的含金量。而与之对应的,在财务方面就呈现出:一方面,在商品端,追求持续稳定的低利润水平,以保证突出的商品性价比;另一方面,通过高会员续费及高附加值的会员服务攫取多元化利润。——Costco净利润率长期维持在1%-2%,而会员费是其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可见,不同于一般零售商以销货差价为盈利手段,对于Costco来说,商品销售及卖场附加服务是聚拢用户的手段,会员费是主要盈利来源。根据兴业证券研究所的报告,Costco的管理层曾经表示,其主力客户为年收入8万美金的家庭(当时是2000年,大约相当于现在11万美元年收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房产和至少两辆汽车(所以Costco也为客户提供包括加油等在内的全方位汽车服务,服)。发展初期,Costco的客户以小商贩主居多,他们会采购经营用品,同时购买自用商品。

在商品方面,Costco的管理层也多次表示,采购没有速成之道,都是随着经验的积累,经历市场的检验,最终选出好的商品,形成优化的供应体系。有人会说,零售巨头沃尔玛也不错啊,他们的山姆店即Sam's Club不也是这样嘛?那我们来看一组兴业研究所整理的对比数据:

首先,是精选的SKU。Costco的SKU数长期保持在3800至4000之间,远低于沃尔玛购物广场10万个SKU的数量级,同样也低于Sam's Club 4000至6000的SKU数。

其次,便是高额稳定的单品销售。Costco单店每SKU的年均销售额超过4万美金,而相比之下Sam's Club则不到2万美金。大家应该明白,超高的单品销售对于生产制造商是具备极大诱惑力的,这意味着稳定的生产出货安排,以及更高的返利。

正是由于Costco这样的规模化精品供应链模型,使其对供应商拥有更高的话语权,一方面对于常规商品,公司可以要求商家独家供应;另一方面,对于高端品牌商品,Costco凭借初期较高的返点,以及之后逐渐建立的品牌声誉,有利于与品牌商建立长期采购关系。

除此之外,Costco对供应链的改造,还体现在定制化的商品包装,以最大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上。Costco是如今提倡的F2C模式之集中体现,基于对其单品销售额的信心,对供应商较高的话语权,公司能够要求制造商以方便直接运输、上架并销售的特殊要求来定制化包装商品,其商品从制造商出货到门店展示通常不到24小时,中间环节几乎无人工参与。因此,即便是Costco的员工,也是在收银台结账的时候才第一次接触到商品。

以上是核心的几点,Costco值得称赞的点当然还有很多,比如:门店的选址与目标客群的匹配,让公司资本支出占收入比长期低于沃尔玛;逐步从精选品类之中培育自有品牌,提升利润水平;低于同行的营销费用投入,以及优于同行的员工待遇与福利。Costco门店一般只为会员售卖两种精选的厕纸,正是对这些零售行业细节的经营与追求,成就了Costco。难怪股神巴菲特与他的老搭档查理芒格,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吝溢美之词,称其为"神迹的商业体",芒格甚至开玩笑说"想把Costco带进棺材"。


03 消费主义的大时代,谁是我们的Costco?


当然,Costco的崛起与其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也息息相关。这一时期的美国有两个关键词:"消费主义"与"婴儿潮"

婴儿潮(baby boom)这个词首次出现,是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现象,即1946年至1964年这18年间,出生人口高达7590多万人。美国的"婴儿潮"一代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代人:生下来,他们是父母宠爱的甜心;长大后,他们顺利进入大学,轻松找到工作,有能力拥有自己的大别墅、大排量汽车和上市公司股票,有机会去世界各处游历。他们也成为美国一代中坚力量,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这代人的突出代表。

美国婴儿潮一代一直以来都被打上"消费主义"的标签。1980年至1990年,正好是美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一代人当时正值青壮年。由于工作容易找、股市一直是牛市,对前景的看好使得他们的消费信心十足,热衷于贷款和提前消费。商家们瞄准了这代人即时行乐的消费心理,大力制造各种商品,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而银行也推波助澜,为其贷款大开方便之门。Costco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商家之一,其目标会员客户,则是这一代婴儿潮之中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

近期,讨论"消费主义"的文章很多,似是因为我国也正处在经济向内需型消费转型的路口。可以看到我国最近一批婴儿潮人群,正处在30-34岁,即立业、成家的阶段,大多已经通过信贷背负房产与汽车两大开支,而合理的商品消费支出,追求产品的性价比,将成为主流。在神州大地上,电子商务无疑是当今零售行业的大玩家,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谁又能够成为我们的Costco呢?

阿里巴巴,无疑已经通过其无以伦比的战略能力,超强的组织执行力,以淘宝网为中心,建立起了自己的电商王朝。淘宝,以海量产品为基础,通过搜索来链接其商品与用户,即便后来有了天猫,重启聚划算,起步的基因决定了阿里的电商战略的核心是以流量为导向。也正是由于此,京东在资本的助力之下深耕物流,通过提升商流物流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最终对天猫形成了战略的制衡。有赖于这些年电子商务对物流快递行业的格局重塑,电商新贵拼多多,以低于同行的流量营销费用,低价白牌商品(甚至是起步时被吐槽的山寨货),加之用户补贴策略迅速崛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正是拼多多的快速崛起迫使阿里重启并投入聚划算,以形成战略制衡。当然,京东和拼多多的背后少不了腾讯及资本的助力。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而执行能力决定了它最终能走多远。如果非要拿中美零售和电商做个比较,从基因上看,笔者认为阿里巴巴更像是亚马逊,京东则更像是沃尔玛,而拼多多则走出了一点Costco的样子。因为从理念上,拼多多更关注用户行为画像,并以此来改造供应链,精选SKU,为用户匹配商品。有趣的是,拼多多最初向上游供应链改造的商品正是抽纸,硬是将超市平均单包价格2元左右的抽纸降到了1元以下。对用户来说,它不是最韧最软的那款,不过很多人在用的时候,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将很厚的纸巾拆成更薄的几片了。也许,这就叫做更懂用户需求吧。


可叹的是,2017年8月,Costco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杰弗里·布罗特曼(Jeffrey Brotman)不幸去世,似乎给婴儿潮之后的美国消费大时代画上一个句号,也给业界留下一个令人敬仰的商业标杆。

总之,商业模式容易复制,但创业者能够不忘初心,将坚持几十年的经营理念与哲学,贯彻在每一处经营细节之中的能力与定力,却是最难能可贵,也是最难学到的。至于谁能在这个时代走的更远,只有交给时间,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