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内向者力量:从面试被拒,到成为澳洲财富公司合伙人的逆袭

内向者力量:从面试被拒,到成为澳洲财富公司合伙人的逆袭

第一次遇见Vincent陆铭浩的人,也许或多或少会觉得他有一些内向。很少闲聊或滔滔不绝,总是温文尔雅地以平静的语气讲述事情。

内向者力量:从面试被拒,到成为澳洲财富公司合伙人的逆袭

所以当得知他曾经用cold call(陌生拜访电话)这种方式去建立和大金融机构的联系,以获得优质项目的投资机会,并且还有不少成功经验,也会多少让人有些惊讶。

从上海财经大学法律本科毕业,来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获得会计硕士。尽管选择了两个非金融专业,但陆铭浩对于如何成为一个投资人,似乎从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计划。

现在他不仅成为了博满澳财的合伙人,更是投资部的负责人,博满澳财在过去为投资人带来的许多优秀的项目,其中不少都是由他进行沟通并获得的。

他说,正因为了解自己的舒适圈在哪里,更清楚地知道必须跨越这一界限,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

内向者力量:从面试被拒,到成为澳洲财富公司合伙人的逆袭

陆铭浩在博满元亨基金的发布会

其实内向或外向,只是人建立与社会、他人关系时的倾向。如果说外向者更富于冒险、表达,从大量的社会连接中获得鼓舞;那么内向者则更擅于思考、倾听,从自处或深入的关系中获得力量。

尽管我们所身处的时代,从整体的设计到激励机制,更多地偏向于外向者。但并不意味着,内向者就没有施展的空间。陆铭浩的经历就很好地诠释了一个内向者是如何突破自我,进行职业发展:

他不畏被拒绝,从争取公司的工作,到零起点去拓展行业资源,不放过每一个“飘忽不定”的机会;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十年,完全是和博满澳财的发展交织在一起,与团队共同进退,用足够长的时间一步一步为未来打下基础。

跨越舒适圈并非是口号,而是对于自己的成长,积极的思辨和行动。


跨越舒适圈:从法律到金融,从实习生到投资人


问:从法律本科到会计硕士,逐步成为投资人,专业领域跨度很大,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陆铭浩:确实差异很大,但是其实,在投资领域,会把过去这些经历整合在一起。


当初在上海财经大学读法律本科时,老师就经常说,在投资领域,法律是背后非常核心的工具。那时我就认为,既拥有法律背景,又有财务上的知识储备,如果未来要转型做投资,将帮助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来澳大利亚后,转换专业,选择读会计硕士的原因。


问:据说你第一次面试博满澳财的前身「金钱抱」时,是被拒绝后,自己又再次争取到机会?


陆铭浩:在我硕士快毕业时看到「金钱抱」在招聘金融分析师,这是我非常想走的职业路线。于是我就立即投递了人生第一份求职简历。


整个面试过程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公司的两位联合创始人——首席分析师Julius魏睿昊和首席执行官Eric高松谕分别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对我进行了面试。

内向者力量:从面试被拒,到成为澳洲财富公司合伙人的逆袭

陆铭浩(中)与博满澳财两位创始人高松谕(右)和魏睿昊(左)

尽管当时公司只有四个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进行两轮面试,是因为对于金融分析师这个岗位,公司极为看重,招聘要求比较严格。

当时Eric认为我,性格有些腼腆,专业也并非金融投资对口,并不适合公司的需求,因此先拒绝了我。尽管有些受挫,但我觉得这是我进入金融投资领域难得的机会,希望为自己再争取一次。就非常真诚地发微信给Eric,表示我非常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工作,我会用我的专业能力去弥补我个性上的不足,并且强调我有很好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尽快把所需要的知识体系补充起来。

也许是我的诚恳和决心打动了Eric,他和Julius最终决定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从实习分析师开始,先做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包括全球的经济面,或是外汇领域一些货币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等。


问:你后来又转型做股权投资分析,为什么不断做出改变?你又是如何让自己适应新的角色?

陆铭浩: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对股权投资的兴趣更大一些,因为希望通过自己的投资决策,把更多好的产品或服务带给社会,并在社会中产生博满澳财自己的影响力。

恰逢公司转型,我就向Eric和Julius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赞同。我们公司一直都非常愿意给年轻人机会,以激励大家的创新和进取的精神。
不过,我再次得到了机会,可也面对一个全新的挑战,因为两个领域对于技能的要求完全不同,并且更需要人有强大的沟通技能,这并非我擅长的部分。为此我也对自己进行了强迫性的训练。

内向者力量:从面试被拒,到成为澳洲财富公司合伙人的逆袭

陆铭浩(右)与大山(左)在博满澳财Flinders St办公室的录影棚内

由于当时我们公司还很年轻,在业界还没有建立足够的声望,一些优质的投资项目并不会主动来找我们寻求募资。所以,我们就会在一些专业媒体上,搜寻近期有什么优质项目。一旦看到感兴趣的项目,就会“主动出击”,打cold call(陌生拜访电话)给相关的机构。

对于一个在澳大利亚生活时间不长的留学生,既没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又是非母语的对话,加之我生性比较腼腆,说实话确实非常有挑战。而且从我后来多年的经验看,大公司的前台往往没有耐心,如果你不能在10-20秒内用流利的英语把自己的电话目的阐述清楚,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往往会直接挂断电话。事实上,我也多次吃过闭门羹。

刚开始的时候,多少会打击人的积极性。但只要冷静下来,就可以意识到,其实是自己没有做好,没能抓住别人的注意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毕竟,这些前台可能一天会接到无数类似的电话,如何在那样的情况下突出自己?在两句话后,就让对方认为你是不一样的?这都需要反复思考、准备和实践。

在不断打电话过程中我总结出,「金钱抱」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是拥有中国、亚洲背景的在澳投资企业,不仅可以给投资项目带来资本,同时也可以带来亚洲资源,成为连接中澳资本市场的桥梁。而找准了这个定位,对于表述自己就更有了自信。

内向者力量:从面试被拒,到成为澳洲财富公司合伙人的逆袭

陆铭浩主持澳财2020财富高峰论坛的讨论环节

现在回顾,确实不少累积的行业资源是当初靠一个一个cold call“打来的”。比如澳大利亚当地历史最悠久的私募股权公司之一的Advent Partner。

记得当时是看到Advent Partner成功投资、退出了澳大利亚最大的癌症诊疗公司Genesis Care,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和他们建立联系,并且商讨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我就打Cold Call到他们墨尔本的总部,成功地约到他们的一个负责人见面喝咖啡。当然,这并不代表合作就达成了。其后,我们又通过一次一次的沟通,长达好几年的联系,建立了解和信任,为后来元亨基金投资Advent Partner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你一再说自己性格腼腆,但似乎职业发展的过程一直在打破这一点,是这样吗?

陆铭浩:最开始总是让人紧张的,但在失败了很多次后,就会累积更多的经验。如果能同时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不断精炼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把自身的亮点更快更好地传递给对方,总有撬开机会之门的时候。

对我来说,我就是逼迫自己走出了舒适区。我知道自己舒适区的边界在哪里,并且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我只有跨越这个边界,才能够突破自我。

在金融投资圈,如果希望累积更多资源,获得更多职业上的发展,也必须走出这一步。

其实,对于很多刚入行的年轻人而言,这是非常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只有在舒适区以外,才能得到更多挑战;在应对更多挑战之后,才能提升自己能力的上限,得到职业的进阶。


共同成长:做一名合格的“前锋”

问:2015年,随着公司资管量突破1亿澳元,并将「金钱抱」网站升级为澳财网(ALLFIN),在澳大利亚投资圈逐渐建立知名度,这些是否都有利于你拿到更好的项目?

陆铭浩:的确,因为公司的快速发展,让我更容易接触到金融领域的核心圈层。例如,由于公司资源,我非常有幸能够参与一个澳大利亚私募风投协会(AVCAL,现已更名为澳大利亚投资协会AIC)的活动,而就在这个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些行业顶级投资人,并因此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如果从整个投资行业看,私募风投可以算是“金字塔顶端”的机构,我们平时在一些澳大利亚主流财经媒体上,看到的很多成功的科技投资或者兼并收购案例,背后都是这些行业顶尖机构的大佬们在操刀。

对我而言,遇到这些人,就仿佛粉丝见到偶像,又激动又紧张。这不仅仅因为他们几乎人人掌握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资产。更因为,平时只能从《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AFR)》上看到他们如何运筹帷幄完成项目,当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任何一个投资界从业者来说都是极好的学习机会。

像是现在已经和博满澳财合作的澳大利亚最大私募股权公司之一,Pacific Equity Partners(PEP),当年其收购Hoyts的案例几乎整个投资界耳熟能详。这些大佬进行资本运作,最终打造出的明星企业,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内向者力量:从面试被拒,到成为澳洲财富公司合伙人的逆袭

澳财2019财富高峰论坛,陆铭浩(左)与PEP常务董事Cameron Blanks(中)戈壁投资执行合伙人Kay-Mok Ku(右)


当我第一次踏入会场,很快就发现私募风投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圈子”,那些大佬们几乎都互相认识,当他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和分享一些投资案例时,作为晚辈,其实很难加入他们的话题。


那一刻,我知道破冰很难,但这么好的机会,错过就很难再有。当下,我给自己下了硬性指标:不能够空手而去!必须至少和一些大佬建立联系。


在会场当中,我开始根据每个大佬的名牌,以及他们的机构,快速回忆这些公司过去参与了哪些投资案例,通过这种方式寻找破冰的话题,和大佬们建立对话,并积极把话题开展,寻求后续的合作空间。

确实也是在这一次活动当中,我们和PEP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后续多年的持续沟通,最终把PEP的一个基金产品纳入到了元亨基金的投资标的中。


问:你的个人成长和公司的整体发展,可以说是并驾齐驱。回顾过去10年,你是否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为日后的结果打下一个基础?


陆铭浩:其实回顾10年的经历,我觉得最值得高兴的是,能够看到自己和公司一起不断地成长。从最初公司给予发展的平台,到我主动去拓展行业资源,帮助公司走得更远,确实是相辅相成。

真的非常感谢公司当初给予我的信任和肯定,让我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担任“前锋”的角色,走在前沿,去挖掘整个行业的资源。


问:现在公司又迎来一个转折点,博满澳财」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起航。未来10年,你认为自己又将面临什么全新的挑战?


陆铭浩:我认为,我们团队最大的优势就是坚持不忘初心,虽然在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是整个团队齐心努力一直走到今天,也是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对我来说,未来仍旧会是一个“持续爬坡”的过程,我们团队会不断走出舒适区,迎接新的挑战。

同时,我们也对自己有更大的期许,希望把「博满澳财」的品牌从澳大利亚做到真正的全球化,走向新加坡、吉隆坡、香港……甚至美国市场,为投资人带来更多全球化高质量的投资机会。

(欢迎订阅澳财网头条号,我们将不断为您提供优质的全球宏观经济分析和澳洲财经资讯)

文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均为Shutterstock,Inc.授权澳财网使用,请勿单独转载图片。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时请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上一篇新闻

三大潮牌 构筑琪尔特集团IP专业运营矩阵

下一篇新闻

非洲学校设中文课,即将全面推进汉语教育,"国家将从中受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