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不为人知的二战冷知识 日本篇(二) 日本海军现存唯一的大型船只

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为一个系列将会分为德国篇、日本篇、苏联篇以及欧美盟国篇,每期由五个与二战相关的冷知识组成)不为人知的二战冷知识 日本篇(二) 日本海军现存唯一的大型船只

二战日本海军现存唯一的大型船只

是战时的日本海军医疗船冰川丸,命名源于埼玉市大宫区的冰川神社,一艘排水量11,622吨的远洋货客船,建造目的是为了同北美的航运公司竞争太平洋货客航线,包括喜剧大师卓别林、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乘船期间过世)、秩父宫雍仁亲王夫妇、国宝级的宝冢歌剧团、被纳粹迫害而选择经西伯利亚铁路中转日本去北美的大量出逃犹太人都曾搭乘过此船,因为长期活跃在太平洋地区,因此获得了"北太平洋女王"的美称。1941年11月被日本海军征用,由横须贺海军工厂改装为医疗船,后编入第四舰队序列,整个战争期间先后到达过拉包尔、马尼拉、万鸦老、雅加达、塞班等诸多地区,共出航24次救助运送伤员3万余人,曾在新加坡、泗水、加罗林群岛分别触雷三次但都幸免于难,至今船身还留有数十处伤痕,日本战败后参与了海外日本人引渡工作,曾到达过中国北方港口城市大连,期间将4.5万国民运送回国,1947年恢复老本行继续作为货客船,生涯238次跨越太平洋于1960年退役,被安置于横滨港山下公园作为纪念船,是战时大型征用船中唯一没有遭到解体处理的,也是二战日本海军编制内唯一现存的大型船只,2003年被横滨市列为有形文物,2007年被经济产业省列为近代化产业遗产,2012年5月创造了累计接待游客人数100万的记录,2016年8月17日被日本政府列为重要文化财。

不为人知的二战冷知识 日本篇(二) 日本海军现存唯一的大型船只

冰川丸的战时涂装,绰号天鹅,当年的护士曾做歌《冰川丸》以纪念随船出征的难忘时光。

战败后有多少中国控制区的日本人被遣返回国

根据日本厚生省发布的数据,日本战败投降后仅中国控制区内就有3,324,763人被遣返回国,按不同地域可细分为满洲地区1,045,525人、大连地区225,954人、台湾地区479,544人、法属印支地区32,303人以及中国其他地区1,541,437人,其中有1,283,391人为军人身份,而当时日本散布在海外的总兵力也不过3,107,411人,也就是说日本被遣返回国的军人中,平均2.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从中国启程回家的,人员遣返的最大港口是中国东北的葫芦岛港,从1946年5月至1948年9月,有1,051,047人由此踏上归国之路,历史上也称葫芦岛日侨大遣返。

不为人知的二战冷知识 日本篇(二) 日本海军现存唯一的大型船只

位于葫芦岛市的日本侨俘遣返之地纪念碑,是一座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丰碑。

有多少日本将官战后被处以极刑

一共有51名日本陆海军将官被战后的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其中包括39名陆军将官和12名海军将官,具体可细分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决6名、美国军事法庭处决13名、荷兰军事法庭处决12名、英国军事法庭处决10名、中国军事法庭处决6名、澳大利亚军事法庭处决4名,其中包括6名大将、26名中将和19名少将,他们中绝大多数因屠戮平民或者杀害战俘被处以极刑。中国军事法庭处决的6名将官皆为陆军军官,他们分别是:酒井隆中将、近藤新八中将、谷寿夫中将、田中久一中将、重藤宪文少将以及平野仪一少将。

不为人知的二战冷知识 日本篇(二) 日本海军现存唯一的大型船只

本杰明·斯蒂尔的绘画作品《巴丹死亡行军》,巴丹死亡行军同南京大屠杀以及新加坡大屠杀并称远东三大暴行。

日本海军的下水式及其典礼

任何一个国家看待建造的舰艇下水都好比十月怀胎后的分娩一般,日本海军同样也不例外。一般会根据舰艇的建造地点而选择不同的下水方式,如果是位于干船坞内就只需向船坞内注水使船只自然漂浮,再由拖船将其拉出船坞即可;第二种就是在陆上船台建造的船只,一般在建造前就会预先设置好滑道,滑道的目的在于舰只可以依靠自身重量自然滑入水中。对比而言,后者比较受大众的青睐,因为视觉上的冲击相当鼓舞人心,不过复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典礼的情况则是这样的,根据舰只的型号级别会邀请一些军政商界的名流,如果是航空母舰或者战列舰下水通常是海军大臣或者镇守府长官作为海军代表参加仪式,特别情况下也会邀请到皇族成员参与,比如说长门号和陆奥号下水是贞明皇后带着当时的皇太子裕仁、大和号下水是久迩宫朝融王,武藏号下水是伏见宫博恭王等等,往往是厂方代表先行报告仪式准备完毕,再由海军代表宣读命名书,最后由船厂的厂长以一柄特制的斧子砍断舰艏的缆绳,与此同时舰艏的彩球会同时裂开,从里面飞出白鸽或者无数红白纸片,紧接着军乐队开始吹凑《军舰进行曲》,在无数与会者的掌声中舰体滑入水中,至此正式的下水典礼也就结束了,不过这还不算完,和婚礼后的答谢一样,厂方一般都会举办宴会并向与会者赠送相关纪念品,可随着战争后期的局势不断恶化,这样的下水典礼更多趋向于形式化,缺乏了往日的那种人群欢呼浩大场面。

不为人知的二战冷知识 日本篇(二) 日本海军现存唯一的大型船只

1939年6月19日下水当天的矶风号驱逐舰,为阳炎级驱逐舰第12号舰,舰名释义"吹向海滩的风"。

最后一位去世的日本将官

是松田千秋海军少将,1995年11月6日以99岁的高龄去世,二战期间松田千秋先后担当日向号战列舰舰长、大和号战列舰舰长、第四航空战队司令官、横须贺海军航空队司令官等职,是日本海军出了名的福将,虽然战局不断地恶化,但在他指挥期间却没有一艘隶下大型战舰被击沉,并且松田千秋还是较早意识到战争失败的人物,特别是中途岛海战之前的推演,成功预估了日本海军惨败,无论是己方还是敌方都对他有着高度评价。

上一篇新闻

568. 51年的轮回(下)——抗战胜利赔偿舰(1)

下一篇新闻

《机动部队》第二部第四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