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章太炎问孙中山最佳定都之地在哪?孙的答案暴露野心
关于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建都何地,国父孙中山有过慎重的考虑。1897年5月,孙中山来到日本横滨,他和日本友人宫崎寅藏谈到了关于建都问题。孙中山提到可以建都的城市有很多,包括重庆、广州、北京、伊犁、兰州、疏勒、太原等。
在这些城市中,孙中山最开始比较看重武汉,为此提出了“一都四京”,具体来说就是:武汉(都城),西京(重庆),东京(江宁),南京(广州),北京(顺天)。武汉作为首选城市,孙中山认为优势非常之大,“内可以挟骆、粤、湘、蜀以自重,外可以临制燕庭,此正得中国本部南北两自然区域势力消长之交点,而求得平衡。”
1902年,孙中山和章太炎有过一次关建都的交谈,两人的谈话记录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谈话中章太炎询问建都问题。孙中山告诉章太炎建都武汉的原因之所在,“定鼎者,南方诚莫武昌若。尚宾海之建都者,必逷远武昌。夫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
不过孙中山也承认,武昌也有缺陷,这里没有天险,而且地势低洼,容易遭受水患。除此之外,孙中山认为如果中国要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定都在武汉市不行的。孙中山对章太炎说:“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
短短一句话保留了孙中山的野心,他希望中国彻底强大起来。国民党元老张继于1906年也透露了孙中山定都新疆的野心,张继在新加坡亲耳听到了孙中山这样解释定都新疆的意义,“统一十八省之后,可都南京;统一满、蒙、回、藏之后,可都兰州;但要扶持亚洲各弱小民族独立,则非都新疆伊犁不可。”
孙中山看来,西域对中国意义重大,可因为这里距离远离帝都,所以西域屡次发生叛乱。正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及的那样,“若定都关中,制御蒙古新疆虽足,然若欲为亚洲共主,又嫌狭窄,当迁都伊犁。”
笔者认为,孙中山之所以考虑到建都新疆伊犁,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他真的认真考虑过。当然,孙中山心中理想建都之地也是随着革命的进展发生了变化,“选择革命基地,则北京、武汉、南京、广州四地,或为政治中心,或为经济中心,或为交通枢纽,各有特点,而皆为战略所必争。”
可惜,孙中山的想法最终未能实现,中华民国建都南京。至于这方面的原因,笔者认可能是基于反对袁世凯定都北京的考虑。袁世凯强烈建议建都北京,孙中山很不满意,“北京乃前清旧都,一般腐败人物,如杜鼠城狐,业已根深蒂固,于改良政治,颇多掣肘。又以地势衡之,北京地点偏于东北,当此满蒙多事之秋,每易为外人所挟制,故迁都问题,实为目前之急务。”
参考资料:《建国方略》、《与章太炎的谈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