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1日 星期六

陈克兵:崇洋媚外与它山之石

崇洋媚外与它山之石

文/陈克兵

陈克兵:崇洋媚外与它山之石

我清净悠闲,想找个题目写点东西,想了个题目:《崇洋媚外与它山之石》。

在我们身边,如有人推崇外国的什么比中国的好,常有人说是崇洋媚外。若是对国内的什么还针砭痛斥,有人会说得更严重一些:是汉奸,是某国的走狗,收受了某国的钱财。这也是见怪不怪的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名有姓的汉奸走狗实在是太多了,无名无姓的汉奸走卒更是多如牛毛。如今有传言,我们的有些工作人员向境外出卖军政科技情报,是真是假,难以确定。但闭关锁国给我们的教训实在是太大了,只有走出去,才知道山有多高,天地有多宽广。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里的古,是指老祖宗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和生产生活技能与经验。这里的洋,包括东洋、西洋、南洋,也就是海外传来的物资产品,生产工艺与思想、文化、艺术等。应不包括陆地接壤的北、西、南,这些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或异国他乡。我们习惯称之为戎,或戎狄,或戎夷,或胡,或蛮。北和西先后称狄、戎和胡,南为蛮,古代以中原(即黄河中下游一带)为天下中心,称周边四方为“东夷、南蛮、北狄、西戎”。常以“四夷”、“戎夷”作周边少数民族的统称。又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之说,在此不作赘述。但戎字的基本含义是兵器、军队、军事。如戎装,戎马,从戎,兵戎相见等。“夷”的称谓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周代,东夷文化发源于鲁中泰沂山区(即现在的山东省中南部),是我们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秦汉以后的“东夷”,多指居住于我国以东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琉球群岛等外族。古时候,“夷”常常泛指外国或外域的什么事物,如四夷八荒、以夷制夷、南抚夷越等。“夷”在汉语里还有更多的含义,不再啰嗦了。蛮字后来引申为不开化,较粗野,较凶恶的意思。如蛮干,蛮荒,野蛮,蛮横。狄部族早在春秋时就已经有了,以“狄”泛指外族事物的相对较少,或许狄族很早就与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溶为一体的缘故。古有“狄鞮”为官职名,专司西方地区语言的翻译工作。胡与狄一样,都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后又以“胡”泛指外族或外域,许多的种植物和器皿物品都冠以“胡”字。如胡萝卜,胡椒,胡瓜,胡服,胡笳,胡琴等。西域的少女称胡姬。北疆、西域统称为胡人。从所谓“五胡乱华”后,就已经是汉胡不分了,逐渐归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我们在民族一栏填写为“汉族”的人,一部分也应该是所谓“胡人”或“四夷”的后代。

后来,可以说是明清以来,我们习惯把海外传来的东西都冠以“洋”字。“洋”在这里常含有好而精的意思。如洋枪、洋炮、洋火、洋布、洋胰子、西洋镜、洋医生什么的。

洋枪,是欧洲传过来的火药枪,也就是后来的步枪,分支为手枪、冲锋枪、机枪等。相对于我们元朝开始自制的所谓火门枪,又称明火枪、火铳、土铳等,弹道要精准,射程更远,使用更简便,杀伤力更大。洋炮,欧洲人生产的,相对轻便亦可灵活移动的火炮。逐步发展为改进后的加农炮、迫击炮、榴弹炮、高射炮等,有别于明清时炮架笨重或炮台固定,且精准度与杀伤力都较差的土炮。后来一系列远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由这洋炮一族演进而来。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战争更加的惨烈,人类也被搁置在了火药桶上面。有人还煽风点火,说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中美迟早一战。大国之间真的发动了战争,且杀红了眼,一般人用脚后跟想一想,也就知道是什么结果了。我们不要动不动就煽动对抗,老祖宗传下来的主流思想是与人为善,与邻为善,天下大同。任何时候都没有必要把自己装扮成刺猬或者好斗的公鸡。洋火,就是点火用的火柴,现已慢慢被打火机替代。洋布一词现在不用了,是欧洲最早用蒸汽机驱动织布机生产的布料。相对于我们传统手工机械织造的所谓土布,要细软密实,且质量更好,更耐久。洋胰子,也称洋皂,就是润滑细腻的香皂,常作肥皂的统称。比我们早期自制的洗洁用品,在气味、手感、去污方面要好不少。

我们传统用于梳妆打扮的镜子,是铜片板细磨而成的。欧洲的水银玻璃镜传到中国,明晰度远远难比的铜镜就成了古董。人们惊喜地将欧洲传来的水银镜称为西洋镜。大小与式样不同,且装饰精美的镜子,被爱美的女人们视为珍宝。另外,欧洲人将三块十几厘米长,二、三厘米宽的长方形水银镜片向内拼成三角结构,再放置几种颜色的小纸片在三角空间,再将三角镜片包裹为圆柱体,圆柱的一端以可透视的镜片封闭,另一端以镜片封闭但不可透视,从可透视的一端探视时滚动圆柱体,则看到千变万化的彩色图形,就像是三维立体的花团锦簇。人们觉得这玩意儿很高级,大人小孩都喜欢,这也是西洋镜的一种说法。总之,西洋镜,后又读作“西洋景”,就成了稀有物品的代名词。后来又借指为骗人的把戏,是因为刚传到中国上海、广州等地时,一些小商贩,在街头巷尾以观看一次西洋镜收取多少钱来获利,一度以为神奇的东西,原来是三块小玻璃片,加几颗小纸粒,人们感觉上当受骗了。据说还是十九世纪苏格兰科学家大卫-布儒斯特爵士发明的。

所谓西医,就是从欧洲传来的医学技术,我们一度将欧美的从医者称为“洋医生”。现如今,有推崇西医贬损中医的,有推崇中医贬损西医的。无论推崇还是贬损,现实就摆在那里。中医的针灸推拿,阴阳调和,活络舒筋,标本兼治理念等,应是强于西医的。而西医的腹腔手术,截肢开颅,急诊外科处治等医治方法,却是强于中医的。华佗的利斧开颅之说,中医一直没有见证之例,《三国》里曹操杀了华佗使其失传也未可知。古时的中国,女人一旦难产,中医和稳婆常常无计可施,产妇和婴儿因难产而亡的事时有发生。但西医进入中国后,情况就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人说,中医是千人千方,西医是万人一药。中医强调养身和养心,三分医,七分养。我想西医也不会排斥中医的某些观点,否则就没有对症下药,注意休息与饮食之说了。中医与西医,看似各行其道,实为合理同源,应无矛盾对立之说。都是人类几千年,甚至上万年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只是方式方法各有千秋而已。但有个现象感觉比较有趣,在此妄议聊一聊:在中国,各地都设有中医医院,除了中医医院,就是第一人民医院,第几人民医院,其他什么专业医院。如果是任何其他的国家引进了中医,专设中医医院,其余的都是什么第几医院,专科医院,是乎就好理解了。其实在中国古时候应该是没有什么“中医”、“中药”之说的,只有药堂、药铺、医馆、医舍、药材、药引等称呼。如有名的四大药局之同仁堂、时济堂、胡庆余堂、 杏和堂等。其他的什么赛华佗医馆、张氏医馆、李氏医舍等,更是各地都有。反而是欧美的医药传过来了,才有了西医、西药之说。于此绝无厚此薄彼的意思。在中国,华人是主人,你在中国设一个华人街,华人社区,这是什么意思就不好理解了。你在武汉开湘菜馆,在长沙开哈尔滨水饺馆,看起来很正常。但在长沙开个“湘菜馆”,总觉得有点别扭。因为当地人开的餐馆基本上都是湘味特色,只有外来风味餐饮,才会特意地打出外地的招牌。这想法,或许有点迂腐。在我们的视野里,如果叫“人民医院”,那就是以西医为主体的综合性医院。如果叫“中医医院”,那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时光飞驰,未来会有更多地变化与发展,人和事物会不断地成为过去,成为往昔,只是活着的人偶尔发发感慨罢了。

我们的口语常说:这是个什么洋玩意儿(好东西)?这人看上去好洋气(很时尚);他可是留过洋的(海外高等学府深造过);今天看了个西洋镜(看了个稀奇古怪或难得一见的东西)等,都含有好的意思。明清时庙堂之上,儒雅名流,曾将“洋人”的一些技术工艺鄙视为“奇技淫巧”,如今的许多东西,已是无可争议的先进技术。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指的是可以接触和能够了解的所有人,当然也包括外国人。师,借鉴和学习。我们要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与优点,使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环境更加的美好。向人学习不丑,丑的是不如人,却蹲在井底自吹自擂,一叶障目而夜郎自大。

一些海外传来的动植物也常冠以“洋”字。如:洋葱,洋芋,洋姜,洋梨,洋麻,洋鸡,洋鸽子,西洋犬等等。将其货币称之为洋钱或洋钿,也就是银元。泊来的货物称洋货。其烟酒称为洋烟、洋酒。这些应是中性词,没有好而精的意思了。曾几何时,抽惯了传统大叶烟,喝惯了乡土作坊酒的爷们,总觉得洋人的烟酒不够味儿。

还有一个以“洋”字冠名,坑害了中国人几百年的东西叫洋药,即鸦片,又叫大烟。共和国建立后的前三十年,在中国大陆基本绝迹,后来街头巷尾时有传闻吸食或贩卖者。这东西进入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但一直以药用治病为主。明朝后期,荷兰人将罂粟加工后制成大烟,作为一种流通消费品,通过台湾再传到大陆内地,一度出现大量的吸烟者。崇祯皇帝不得不下令禁烟,这应是中国最早的禁烟令。另一种说法,此烟非彼烟,崇祯皇帝下令禁的,是一直流通至今的烟草,也就是香烟。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应是比林则徐虎门禁烟早了二百年的禁烟令。

晚清有个倡导自强运动的洋务派,旨在引进西方军事装备、生产机器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所谓“自救运动”,史称“洋务运动”。代表者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清末风云人物。虽然推动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动了国民教育、工农业生产技术、军工武器装备的改良和进步,但却没能挽救垂垂腐朽的清王朝的覆灭。这应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所谓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我们将海外的人分成东洋人,西洋人,南洋人,但是没有北洋人的说法。有北洋水师,这个洋与上面的洋不是一层意思。那是中国清朝后期,也就是洋务运动时创建的我国最早的四大海军舰队之一,是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大水师中最强大的一支。曾经在世界海军综合实力的排位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以基地在我国北部海域而冠名。清政府耗巨资打造的,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了,同时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寿终正寝。胜利是需要多重因素的,失败往往只需要一点点因素就够了。但这里的失败,却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刚愎自用的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官员思想僵化且纷纷腐化堕落,国力日渐衰弱,列强不断掠夺,国内矛盾重重等等,在此不作探讨了。东洋指日本,西洋泛指欧洲和美洲,南洋一般指的是马来、印尼、新加坡。

旧时的上海,还有个“十里洋场”。是当时中国接受西方文化的大杂烩,是风花雪月与政客商贾的麋聚之地,是亡命之徒与游戏人生者的斗技场与销魂阁。另外还有洋鬼子,西洋庙,出洋相,小洋楼,洋学堂等,也是与海外相联系的。洋鬼子,一般指肤色、身高、体貌与我们有明显区别的欧美人。“鬼子”,我们常常用来骂侵略者,如“日本鬼子”。没有侵略过我们的外国人,我们是不会用“鬼子”来称呼的。西洋庙,指的是基督教的教堂。出洋相,常用来形容事情没有做好,让自己难堪或出丑的意思。小洋楼、洋学堂,前者是仿欧式建筑,后者亦称洋务学堂,是清未和民国初年以欧美教学形式和教程为主办起来的学堂(学校)。但也中西兼顾,称之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总之,我们中国人是良莠不齐,外国人也不尽是坏蛋。每个个体,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与感觉。感觉好则取之,不好则舍之。重在有益于我,为我所用。

空寂而无所事事,品了品《聊斋》、《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等。感觉是:妖狐鬼怪相映成趣,乡俚趣闻雅俗共赏,人间万象包罗其中。读点或写点类似的文字,游玩于山水天远,心阔于白云古今,悦人悦己,且身心俱佳,更可长命百岁。

上一篇新闻

“高端”产业的水,是怎么越玩越深的?

下一篇新闻

2019 中国食品博览会11月8日将在宁波举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