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0日 星期一

“一带一路”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梁海明,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相信很多曾到海外的朋友会发现,自2013年底以来,我国的产品、我国的技术、我国商品的广告,我国的青年学者,已在世界各国无处不见,甚至包括外国友人和我们所谈论的话题,也大多涉及中国。是什么力量导致如此巨大的改变?我相信是源于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倡议不仅改变了中国对外开放、对外合作的格局,也令我的职业生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作为一名青年经济学者,我的研究重心集中在国际金融、国际经济领域,我所做的工作,一方面是要消除民众对经济学的疑惑。多数民众面对经济学的艰涩术语、枯燥数字,更是不免却步。必须承认,犹如迷雾一般的经济、金融领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央行与央行之间、大财团与大庄家之间互相角力的世界。尔虞我诈之中故意散发出的各类消息从各方涌来,普通民众既看不穿、摸不透,也无所适从,多数人往往只能在其中载浮载沉、随波逐流。对此,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为民众释疑,协助他们了解经济、金融世界的真相。

我所做的另一方面的工作,则是对国际经济、金融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判断,通过分析美国联邦储备局,欧洲、日本央行以及国际投机者的用心、布局与准备行动的方式、步骤,推动民众站在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上,重新审视曾发生过的危机和困境,以及准备好迎接明天。

我所做的这些工作,虽然成效不少,但是也有疑惑:在世界经济领域的舞台上,总是西风压倒东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经济青年学者的声音经常被选择性忽略,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西方经济学者。直到2013年底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这种情况出现了改变!

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欲振乏力,西方国家不但自顾不暇,也难寻拯救世界经济的良策,凸显当前由西方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奏效,亟需变革。面对全球经济的窘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希望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全球的发展趋势,更加深入地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融合及文化交流,更加注重稳定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以此了解各国人民所需,了解世界经济发展所求,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与世界各国打造“共同发展伙伴关系”,以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的福祉,作出中国应有的、力所能及的贡献。

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的模式、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技术以及中国的商品,事实证明为正陷入泥淖的世界经济开出了一剂良方,推动了中国人的身影逐渐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青年学者的声音也逐渐获得西方主流社会的重视。

由于确信“一带一路”必将深刻影响我国以及全球未来数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因此,早在2014年初,我就已将我的研究重心由国际金融、国际经济领域转为“一带一路”研究领域,并和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前副校长冯达旋教授合作,共同向全球提出了“一带一路”原创理论:无处不在经济学(Omnipresence Economy)理论。

无处不在经济学理论旨在告诉全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和平合作和开放包容的规范性力量(Normative Power),借助中国的文化价值准则和中国发展模式,与西方国家努力构建不同文明相互理解、互相促进的格局,并共同推进文化融合创新,以及进行“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同向全球推出新的文化产品和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以此引导世界发展潮流,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主动深入了解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文化、生活和希望发展的诉求,以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为“双核心”,并在文化、金融、环保、跨境电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增强合作,为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中国的智慧、中国的方案。通过中国与环球各国的互联互通、共商、共建和共享,以无处不在的经济合作形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无处不在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形式,则主要体现在与美国的合作、与欧洲的合作、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国自身发展需求、推动移动支付系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以及智慧城市发展、稳定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等这六个方面。

这个理论的提出,受到了西方舆论的极大关注。作为一名青年经济学者,我不但频频受邀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举办的论坛进行演讲,也频频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访以及发表和“一带一路”相关的论文和文章,我的观点也得到众多西方青年学者的引用。尤其是近几年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中国青年学者的声音、中国的技术已得到了各国的认可甚至是追崇。

例如在2016年初,我前往澳大利亚参加“一带一路”论坛并发表演讲,出席论坛的不仅有澳大利亚外交部、教育及培训部、贸易及投资部等政府高官,我所演讲的内容,澳大利亚政府亚洲经贸事务的负责人,特别在他的一篇公开发表文章上大段引用,以说明“一带一路”给澳大利亚所带来的机遇。据说,这是首个中国青年学者能够享受如此的“待遇”,此前他所引用的观点大多来自西方学者。

又一个能够说明中国青年学者的意见受到重视的例子,是在2017年9月的东盟市长论坛上,该论坛吸引了数百名东盟国家的市长参加,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先生也受邀参加并发表主旨演讲。作为另一名主旨嘉宾,我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一带一路”下东盟国家如何发展智慧城市,以及中国企业在智慧城市的技术上已领先西方国家企业的情况。我演讲结束之后,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先生主动上前和我交换名片,除了向我询问有关智慧城市的详细资料之外,还当面邀请我前往泰国清迈作调研,考察清迈是否也能够发展智慧城市。

不仅中国青年学者受到国际的重视,中国的高校“一带一路”研究机构也受到国际的重视。例如,在2019年的7月,我收到来自哈佛大学的一名美国女学生信息,这位女同学向我询问,能不能来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工作,因为她希望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和学好中文,以便可以更了解中国,如果我同意的话,女同学可以在哈佛大学间隔年(Gap Year)一年,从哈佛大学到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做研究 ,一年后再回哈佛大学继续学业。

上述有关中国青年学者、研究机构愈来愈受外国重视的事例还有很多,我想,之所以受到重视固然是与青年学者的学术背景和影响力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确实能够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因此,中国青年学者才受到各国的重视。

可以说,强大的祖国,已经成为中国青年学者最大的后盾。未来在这个最大的后盾之下,相信中国的青年学者们也将继续推动世界各国在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更多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通过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智慧,再加上沿线各国的智慧和努力,以无处不在的经济合作模式,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

上一篇新闻

留学故事分享:我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下一篇新闻

我的梦想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