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女与神灵对话而作画?上亿人围观,她的画还真没人得出来
今天小艺为大家介绍一位日本女艺术家
她被台湾媒体称为“神隐少女成年版”
浑身上下包裹着神秘空灵的气质
小松美羽
Miwa Komatsu
日本有名的女艺术家,
她被称为“地球籍艺术家”
和“无国籍创作者”
小松美羽是谁?
小松美羽1984年出生于长野县板城町,长野县是全日本美术馆最多的地方,她说,小时候妈妈常带着我去逛美术馆,也常让我读绘本。
“妈妈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梦想着要去读美术大学。但妈妈相信美术是不需要花钱学的,她希望我们可以自由学习,想画画就随心所欲地画,所以我从小就喜欢搜集广告传单,在上面涂鸦。妈妈给我很大的空间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让我在一个耳濡目染、自学的环境下认识艺术。”
18岁时,为了准备考取美术大学,她到短期补习班学素描,后来顺利进入东京的女子美术大学。
“刚入学的时候,不知道要准备什么用具,迷迷糊糊地就跑去上了西洋画的课,后来选修铜版画课程时,才发现原来小时候读的绘本几乎都是铜版画作品,我一直非常喜欢那些绘本里清晰的线条。”
大学毕业后,她也一直在进行版画的学习,但基本只用黑白两色创作,画了几年之后,想尝试放入不同的颜色,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准确掌控色彩,因为一直无法领会颜色对于创作的意义,在用色上始终难以突破。
直到2014年,因缘际会之下,她前往岛根的出云大社参拜,那时她跟着人潮往神社前进,看见大家都双手合十,以虔敬的心在祈祷着。
她看见他们的感情像是有色的薰香一样,冉冉地飘上了拜殿前的天空,云层间隐隐有一道阳光透了下来,光线的边缘有着像彩虹一样七彩的颜色,她发现,原来颜色与情感之间拥有这么强的连接。
从那时候开始,对于颜色的使用与意义,她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也因此决定要用更多颜色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慢慢地,她便由版画转向水墨、亚克力颜料、有田烧等不同媒介和素材,自此开启了另一段崭新的创作历程。
之后她的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欢,还多次在英国、新加坡、中国等许多国家展出,让人甘愿排队5、6个小时看她示范,连林俊杰都为她做专属音乐和直播。
她的代表作田烧作品《天地的守护神》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是该馆所典藏的在世艺术家作品最年轻的一位。
《天地的守护神》
她的画是与神灵的对话
在小松美羽的作品中有很多神兽的身影,乍一看还是挺诡异的,可是细看一下,这些神兽都有着萌萌哒的大眼睛,眼睛里还闪闪发光着包含了很多细节。
之所以会以神兽为主题,这源于她小时候的一段神奇的故事,据她讲述,在多年前的一个雪天,森林里冰冻三尺,地上只有一串单薄的小脚印,渐行渐远。
四处白茫茫一片,静得只有雪落下的沙沙声,走走停停,她终于意识到,自己迷路了!在这个远离都市的森林,恰逢大雪,一旦迷路,后果不堪设想,她瑟瑟发抖,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个时候,背后一阵嘈杂,她回首,居然看见不远处立着一只白狼。
白狼看起来十分威武,毛发和雪融为一体,她先是感受到一丝惊恐,随即却发现,白狼并没有扑上来,而是转身,回过头来,朝她看了看。
她不知怎么,却跟了上去,而白狼则静静走着,不急不缓,不知过了多久,她发现,眼前都是熟悉的风景,她就这样走出了森林,而白狼,却不见踪影,雪地上始终只有一个人的脚印。
此后当她看到寺庙门口的石雕,才惊觉,引她走出茫茫大雪的,竟是被称作“狛犬”的守护神。
这些神话中的主角,在许多人看来,只是流传,但在小松美羽眼中,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他们像灵魂一样与我们同在,从古至今一直庇佑着人类。
小松美羽坚信他们的存在,并且认定:“不管是人、动物或昆虫,肉体的形状或许不同,但灵魂是一样的。”
所以每当她拿起画笔
就像开始一场与灵魂的对话
画画需要仪式感
不光作品很独特,她绘画的方式也很独特,她的绘画过程就是一个表演现场,与其他艺术家不同,小松美羽每次作画都充满仪式感。
每次做画前,她都会穿一身纯白的合气道服
赤脚站在巨大的画布旁
双手合十,向观众致意
向观众致意后再转身向屏风深鞠躬
她盘腿席地而坐开始冥想和沉思
1分钟后她站起身,将饱蘸色彩的笔
“啪”地一声打在金色“画布”之上
用细笔勾勒或是巨大的笔刷上色涂
画到激动时甚至直接上手
被问及原因时,她回答:
“因为有时候涌出的灵感太多了
来不及用笔画,就直接用手画
想赶快看到画面”
她的作画方式也是随意的
原本干净的和服
也像刚从颜料堆里打了个滚
有时候灵感更加汹涌
她也会直接扔、泼、和砸颜料
看她创作过程的时候
仿佛有一层光波将她与常人分离开
她就存在于神灵的世界中
与好的神灵沟通,与坏的神灵搏斗
而她作画时一般都会
把神灵的眼睛空出来
留带作画结束后再点睛
点睛的时候像是在和神灵沟通
一笔一画都充满了仪式感
直到这一整幅巨大的画创作完成
她才会如释重负般地嫣然一笑
最终她自己也成为了画作的一部分
与创作的灵兽一起永生的存在
她在人生这块画布上奋力涂抹,
一直保持着对“美”的渴望,
这样的虔诚的艺术家,你喜欢吗?
资料来源:美术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