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法美罕见外交危机背后:马克龙原本另有所图|文化纵横


法美罕见外交危机背后:马克龙原本另有所图|文化纵横

✪ 戴冬梅、陆建平

【导读】2021年9月15日,美英澳三国首脑宣布成立三边安全倡议,该倡议成立后第一个措施就是英美支持澳大利亚获得核潜艇,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撕毁与法国此前签订的600亿美元的潜艇合同。对于此项决定,法国前驻美大使在推特高呼法国遭到英美盟友的一记“背刺”。17日,马克龙宣布召回驻美和驻澳大使,法美外交危机升级。

本文回顾第五共和国以来的法美关系,指出法国经历了从否定美国到向美看齐的转变。经典戴高乐主义强调独立务实的外交政策,在这一时期,法国发展了核打击能力,并在北约、对华关系、越南战争、巴以冲突、美元霸权等问题上,与美国唱反调,奉行独立外交和不站队主义,倡导多极世界愿景。而2009年以来所谓的“新戴高乐主义”则主张弥补、修复和提升法美关系,在战略、安全、贸易和重大国际问题上日益向美国看齐。这种“新戴高乐主义”与经典的戴高乐主义貌合神离,其实质是倡导西欧与北美政治、经济、军事防卫等议题上深度合作的大西洋主义。

大西洋主义预设美国全球霸权诉求和法国国家利益的趋同性,本次法国遭遇澳英美联手“背刺”的事件表明,此种利益趋同值得怀疑。马克龙是如何步入大西洋主义外交困局的?本文或许能为读者思考这一问题提供历史视野。本文原载《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转自“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供读者参考。

从不站队主义到站队主义的持续转向?

——对马克龙执政以来法美关系的现实主义解读


法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关系,可以围绕战争作出一种现实主义的判读。基于这一视角,法美关系可谓兴于战火、长于战火、异化于战火、嬗变于战火。法美两国因美国独立战争于1778年结盟,法国由此成为美国最古老的、唯一没有与美国发生战争的盟友。这一基于“冷冰冰的实力政治(Realpolitik)计算”的盟友关系,将因英美修好、法国大革命以及随后法国与英国等欧洲列强之间爆发战争而流于具文;美国国父、拉法叶特养父华盛顿总统宣布美国中立,美法交恶,两国海军陷入长达5年的准战争对抗状态。法美盟友关系由此被以哈密尔顿为代表的亲英联邦主义派视为负担,并成为美国孤立主义或不结盟主义的催化剂。约140年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是不情愿的、姗姗来迟的援兵,拯救法国和其他盟友,法美关系出现结构性逆转,世界权力和范式生产中心转向美国。以法英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因美苏压力而败退为标志,法国无奈接受“附庸”伙伴地位。法国第五共和国于1958年问世后,戴高乐将军及其后续者以西方阵营中的独立政治力量自居,实行经典戴高乐主义外交政策,挑战和制衡美国在欧洲事务和世界事务上的霸权地位。但随着德国统一、苏联倒台以及冷战后单极世界格局的到来,法国战略地位下降,法美不对称关系深化。2003年,法美关系因在伊拉克战争上的分歧和对抗而陷入严重危机。从此,法国逐渐告别经典戴高乐主义,拥抱“大西洋主义”,实质嬗变为守成国,向美看齐站队,从利比亚战争到克里米亚危机,从叙利亚战争到安全防务战略的亚洲转向,莫不如此。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第五共和国法美关系的两大阶段及各自的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分析若干重大双边或多边外交事件,认为马克龙是以大西洋主义或对美站队主义为基本内涵的新戴高乐主义的推进者。第三部分探析驱动新戴高乐主义崛起的三大结构性因素。


从“不情愿的盟友”到“首要欧洲盟友”


法国第五共和国期间的法美关系,可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为截断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在两极世界格局中,法国主要作为修正国,通过牵制、挑战甚至否定美国霸权,最大程度维护自身的大国声望、行动力和影响力,并被视为“不情愿的盟友”。在第二阶段,在单极世界格局中,法国主要作为守成国,通过务实接受美国超级霸权,对美站队,同时日益以新兴大国为否定和制衡对象,寻求实现法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嬗变为美国的“不可或缺的伙伴”和“首要欧洲盟友”。


第一阶段可称为“经典戴高乐主义”时期,基本对应戴高乐将军至希拉克政府,历时半个世纪左右。法国作为“修正主义国”乃至“单边主义者”,以美苏但尤其以美国为否定对象,界定和捍卫法国身份认同、例外主义和生活方式。作为美国霸权的挑战者,年轻的第五共和国在摆脱殖民战争的困扰之后,迅速拥抱阿拉伯国家和广义上的第三世界国家,立足于独立核打击力量的发展、法国“辉煌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以及戴高乐将军的魅力和光环,在北约、对华关系、越南战争、巴以冲突、美元霸权等问题上,与美国唱反调,奉行独立外交和不站队主义,倡导多极世界愿景,力图摆脱法国的“附庸”地位。在冷战后的单极格局中,这一修正主义态势,主要围绕北约存留和扩张、欧共体独立外交和防务建设等展开,并持续至法美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发生公开对抗、两国陷入可谓第五共和国最严重的双边关系危机之时为止。2003年初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可谓象征着经典戴高乐主义悲壮的告别演出以及其不站队主义边际收益的归零点。


法美罕见外交危机背后:马克龙原本另有所图|文化纵横

▲ 1966年3月,戴高乐致信美国总统约翰逊,告知美国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管辖驻法美军和军事基地。图源:NATO


第二阶段可称为“新戴高乐主义”时期,自此,法国虽仍力求维持战略独立,但嬗变为“守成主义国”,务实接受法国综合国力在经济全球化中继续下滑的事实和美国的欧洲和全球霸权地位,寻求通过与美国建立特殊关系,更有效地维护法国的行动力和影响力。从被称作“二战以来最亲美总统”和“法国小布什”的萨科齐总统,到奉行“明显的大西洋主义和干预主义”的奥朗德总统,莫不致力于弥补、修复和提升法美关系,在战略、安全、贸易和重大国际问题上日益向美国看齐,维护所谓“自由国际秩序”。同时,法国通过否定和制衡新兴国家,重新界定法国例外主义、身份认同和国家利益。法美两国“在军事、多边事务、反恐、外交和经贸上的合作日益密切”,法国“终于实现了第五共和国的目标,即在美国面前取得与英国同起同坐的地位”。新戴高乐主义的标志性事件包括2009年重返北约军事指挥机构、联合英国主导2011年利比亚战争、在叙利亚问题上持积极干预主义态势、加入具有地缘政治考量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以及在防务安全战略上践行“亚洲转向”等。而以“革命者”自居的马克龙,同样可被视为以大西洋主义转向为内涵的新戴高乐主义的守护者和推进者。


马克龙: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马克龙上台前后,法国部分精英分子继续呼吁摒弃2007年以来的“大西洋主义”,重新拥抱“戴高乐主义”,重新界定国家利益,而马克龙本人同样高调宣布自己是“戴高乐密特朗主义”的信奉者,希望“告别一种进口十多年的新保守主义”,强调“无法仅仅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重申“外交的独立性……在一个多极、不稳定的世界中,我们必须自己每天根据我们自己的利益,谋筹划略”。借用马克龙前外交顾问、前法国驻德国和欧盟大使埃蒂安(Philippe Etienne)的措辞,马克龙时期法国的世界角色的三个维度是:法国革新、欧洲愿景和促进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但是,目前看来,这些内政外交举措,并没有真正让法国得以填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政府的“混沌外交”或“手榴弹外交”留下的战略空间,欧洲部分精英阶层依然在讴歌“大西洋主义”和“世界自由秩序”,相信失去“美国朋友”的欧洲将变得“动荡、黑暗、可怕”。作为英国脱欧之后欧盟内部唯一具有全球雄心、海外军事投射能力和战略文化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大国,法国依然继续奉行站队主义,推进大西洋主义转向,法国相对美国的不对称地位进一步彰显、固化。马克龙在作为法美关系重要议程的叙利亚问题、伊朗核协议以及法国安全防务战略上的立场和态势,有力地表明了这一点。


(1)叙利亚问题上继续积极站队


基于地缘政治及历史,法国将地中海及中东视为外交重点之一,叙利亚问题可谓涉及法国的重大安全利益。同时,正如2015年难民危机引发欧盟内部政治危机所表明的,它同样涉及欧盟的重大安全利益。虽然马克龙不再像其前任那样将叙利亚政府领导人阿萨德下台设定为化解叙利亚危机的先决条件,但他依然划出了在叙政府使用化武的情况下法国将采取军事行动的红线。而且,2018年4月,在马克龙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10天左右,法国确实联同美国、英国,以阿萨德政府跨越红线使用化武为由,对所谓化武设施实施空中打击。有批评者认为,这一空袭行动表明,法国和欧洲仍是美国的追随者,而未能抓住特朗普上台的机会,反思对美关系和推进欧洲自主。


毋庸否认,马克龙仍秉持务实精神,与俄罗斯等叙利亚秩序塑造国进行双边和多边交涉磋商,包括2018年5月在圣彼得堡的首脑会晤、7月份世界杯期间在克里姆林宫的二次会晤、法俄两国随后在叙利亚落实的联合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以及10月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法俄德土四方叙利亚问题峰会等。然而,在美国精英阶层将俄罗斯定位为“修正主义国”、并因乌克兰危机和美国大选干预猜疑而对俄罗斯抱有战略性敌意的情况下,法国此类双边和多边主义外交的实效,是大可存疑的。换言之,在叙利亚问题上,总体而言,马克龙奉行的是与其前任实质相同的对美积极站队主义,其根源或同样在于法国实力的有限性。


(2)伊朗核协议上的象征性抗争和事实站队


2015年7月达成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被认为是以法德为代表的欧盟成员国历经12年取得的多边主义外交的里程碑式成果,并涉及法国和欧盟在中东的重大安全、政治和经济利益。自执政以来,马克龙就通过首脑外交、多边外交、公共外交等途径,挽救代表法国和欧洲例外主义结晶的伊朗核协议,包括2018年4月23日和24日对美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他同时游说伊朗、俄罗斯作出迎合美国关切的让步,同意对伊朗导弹项目、伊朗在地区冲突中的行为和伊朗核项目远期状况进行探讨。


但是,特朗普最终我行我素,出于兑现竞选承诺、迎合中东盟友诉求等多重动机,于2018年5月8号宣布退出“美国签署过的最糟糕”协议,对伊朗恢复制裁措施,同时设定期限,威胁其他国家及其企业就范,否则将遭受美国法律的域外管辖和相应惩罚。作为反制措施,欧盟再度启用禁止欧洲企业服从美国单边制裁措施的“反制法”(Blocking Statutes),同时新设贸易结算实体,为欧洲企业通过实物贸易规避美国制裁提供便利。然而,鉴于美元以及美国市场在欧洲企业对外投资贸易中的不对称地位,主流欧洲企业纷纷撤出伊朗,欧盟的反制措施徒具象征意义。


在新戴高乐主义时代,法国进行的抗争是且似乎只能是局部的、有限的、不可与经典戴高乐主义时代同日而语的形式主义抗争。2018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马克龙仅限于呼吁不要将对伊朗的策略化约为“制裁和围堵政策”。


法美罕见外交危机背后:马克龙原本另有所图|文化纵横

▲ 英、法、德三国领袖试图说服伊朗遵守2015年核问题全面协定,2020年1月。图源:gettyimage


(3)安全防务态势上继续战略性站队


安全防务战略和态势,是法国对外政策的重要一环,并对法国对外政策具有基础性影响。马克龙政府是安全防务战略和态势站队主义的跟进者。


法美安全和防务合作,多被解读为十几年以来法美关系改善的最重要标志和成果。两国国防部2016年12月签署的联合意向声明书指出:“法美两国当今的军事合作,比以往都更强劲。对法国和美国面临类似的安全挑战的认识,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声明书提及了法美在叙利亚和非洲的反恐合作以及在北约框架下在波罗的海国家遂行的部署行动,强调就具有共同利益的地区开展战略评估合作以及提升网络、太空、核、生物和化学防护等领域的合作。部分美国智库人士在2015年就指出,法美安全防务合作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法国已取代英国成为美国的首要欧洲盟友,并提议将法国纳入“五眼情报俱乐部”,目前“五眼+法国”模式的会议日益频繁。


马克龙上任后不久发布《防务和国家安全战略修订》明确指出,虽然“美国政治阶层和民众日益远离欧洲以及美国近期政治动态”让欧洲深感担心,但鉴于防务和安全利益的趋同性,必须维持与美国的特殊合作关系;该文件同时强调深化与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民主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6月,“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在美国防长发布印太战略之后,法国国防部长发布了题为《法国和印太安全》的法国印太防务政策,宣称作为印太国家,法国将致力于与印度、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盟友和合作伙伴一道促进地区安全和稳定,在南海问题上不对主权问题选边站的同时,“继续确认航行和飞越自由原则、促进海洋空间安全、推进《联合国海洋法》的一致适用”。此等政策宣示无疑是对奥朗德政府“亚洲转向”防务战略和态势的积极确认和跟进。


马克龙政府的站队主义和亚洲转向防务安全战略和态势,自然奉法国国家利益为圭臬,但考虑到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对中国进行从贸易、经济、科技到军事的全面遏制,此态势的战略性意味颇为显著。


马克龙政府的对外政策与前两任法国政府实质一脉相承,连续性是“难以置信的”,没有决裂,而“只有某些拐点调整”,在韦德里纳看来,马克龙上台之初标榜的“决裂”也只是一种口号。事实上,有媒体报道认为,马克龙的选民群体被认为是最大西洋主义的。虽然反美主义在法国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智识传统,但法国精英阶层的主流共识似乎是,立足于对美实质站队、同时日益以中俄等新兴国家作为否定和制衡对象,更有利于促进法国国家利益,维持法国在欧洲和国际舞台上的行动力和影响力。经典戴高乐主义退隐,新戴高乐主义登场,这似乎不仅是一种代际转向,更是一种范式转向。这一范式转向,可被认为是由三大结构性因素驱动,即法国对美战略性依赖的深化、欧美关系不对称性的深化,以及国际体系权力分布的民主化。


新戴高乐主义崛起的三大结构性因素


(1)法国对美战略性依赖的深化


新戴高乐主义崛起,法国精英阶层出现大西洋主义转向的第一大结构性动因,是法美实力不对称性的固化和深化。在冷战后的单极世界中,法国战略地位持续削弱,战略空间缩水,经济实力不断下挫。与经济表现欠佳相关,法国的社会和政治模式同样遭遇正当性危机。高马尔认为,约占世界人口1%、世界财富3%、占世界社会转移支付15%的法国,已不再是一个能够将自己的社会模式施加于伙伴的国家。马克龙本人既是这一面临正当性危机的法式治理模式的受益者,也是它的受害者。


即使“革命者”马克龙上台,法美关系的不对称性,无论是从实力看还是从潜力看,依然在进一步深化,美国依然是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范式的生产者和裁断者。在这一单极格局中,法国基于法国例外主义或欧洲例外主义,挑战美国例外主义或单边主义,收益与成本不成比例。法国已故著名政治学者阿斯奈尔(Pierre Hassner)早在2002年即指出:“例外主义、摩尼主义、单边主义深植于美国传统,美国相对其所有盟友、对手或潜在对手之间的巨大技术和军力差距,造成帝国局面,使美国具有帝国行事冲动……美国绝对不赞成自身主权遭受任何侵蚀,但绝对赞成对他人进行干预,具有‘帝国心态’”。


在经历2003年法美关系危机后,即使部分戴高乐主义者要求清算十多年以来的大西洋主义,提出“我们是谁,我们要走往何方”的质疑,但法国已不再具备制衡美国的意志和实力。在此背景下,法国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法国必须与欧盟伙伴协同行事,才能有更强的国际环境塑造能力。然而,欧盟相对美国的不对称地位和战略性依赖同样在深化。这意味着,欧盟同样难以成为制衡美国的一极,成为法国行动力和影响力的倍增器。


(2)欧盟对美战略性依赖的深化


在2002年前后,部分分析人士作出乐观判断,认为欧盟可能成为美国最有力的挑战者。但经历伊拉克战争期间的政治分裂危机、2010-2012年欧元危机、2015年移民危机以及英国脱欧之后,仍期望欧洲成为国际一极,具备制衡美国的战略自主,可能只是一种幻想。实际上,早在2003年法美关系危机期间,美国智库人士就指出,美国政府不欢迎法国制衡美国,让欧洲成为一个反制强权(contre-puissance),并强调:“仅仅当欧洲准备好做大西洋主义者和美国盟友时,美国才更愿意看到一个团结的、具有政治意志的欧洲。在一个分裂的欧洲和一个团结但非常独立于美国的欧洲之间,美国无疑会选择一个分裂的欧洲。”


冷战已经结束30年,但无论就安全、政治、外交或经济而言,很大程度上,欧洲依然不是法国人或德国人的欧洲,而是美国人的欧洲。作为北约成员核安全伞提供者、欧洲一体化建设的促成者、欧洲经济繁荣和欧洲生活方式的事实背书者,美国依然是欧洲霸权国家、并相应是欧盟外交的当然监护人和欧盟建设进程、方向和正当性的事实控制者。即使日益受困于“霸权者困境”,美国也不会甘于“域外平衡者”的角色。除了美国容忍的边际崛起外,法国寄予厚望的欧盟,恐怕很难真正崛起为马克龙希望的“地缘政治和外交强权”,而仍将是一个“民事强权(puissance civile)。欧洲对美国战略性依赖的持续和深化,依然是欧美关系的基本逻辑。


(3)国际权力分布的民主化或西方例外主义的除魅


法国新戴高乐主义的兴起和大西洋主义转向,或同样受国际体系权力分布民主化或去西方化的驱动。柏林墙倒塌近30年以来,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受益于全球化浪潮和内部革新,在经济上日益崛起。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全球经济引擎作用进一步提升和彰显。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的占比相对下滑,世界的经济、科技和创新重心逐步由西方向东方迁移。


在西方丧失对世界运行的垄断权、欧洲战略地位下降、新兴大国崛起但地位和前景尚不明确、而美国依然为唯一超级霸权国的背景下,就法国的全球利益和大国地位而言,接受美国霸权,追随美国,否定和制衡新兴国家,显然是一个风险较小、成本较低、收益较大的占优博弈策略。法国于2009年重返北约,可谓标志着法国精英阶层已经做出了这一战略性抉择。赖特福特列举的促进法美修好的五大结构性因素,其实都可以归结为,法美大西洋主义精英阶层对变动的国际环境,作出了既契合美国全球霸权诉求、又符合法国国家利益的趋同性战略判断,其中三项结构性因素尤具代表性。


首先,诸如土耳其、巴西、伊朗、中国、俄罗斯等“中等强国”在关键地区的崛起,开始挤压法国扮演戴高乐时代的不站队国和美国替代选择的战略空间。


其次,法国意识到,在一个全球化和竞争加剧的世界中,美国权力缺位和国际规范执行缺位,可能与美国单边主义一样威胁法国利益。


最后,英国军事能力和政治意志的日益丧失和英国脱欧,令伦敦在华盛顿的影响力下降,巴黎后来居上。


前驻美大使莱维特在2017年发表的演说,可能同样精确地体现了法国精英阶层的主流共识。他断言:“今天明天更是如此法美关系依然是首要的。为什么?因为,随着修正主义强权的崛起,世界变得危险了,变得不稳定了:俄罗斯和中国,在挑战二战结束后建立的以及柏林墙倒塌和苏联帝国崩溃后产生的世界秩序。”实际上,早在2008年,中国对欧洲企业的收购和投资即被视为,欧洲的态度只是在欧元危机爆发之后才出现了转变。在奥朗德执政期间,法国加入了具有从经济上遏制俄中等新兴国家的地缘政治考量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该协定与美国政府主导亚洲盟友和伙伴国进行的、同样将中俄印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协议(TPP)一样,被批评者认为是破坏世贸组织原则、试图制造“一个新的(欧美)两极世界”的区域贸易安排。马克龙执政后,除了安全防务外,在经贸问题上同样继续站队美国,在成员国和欧盟层面收紧中国投资审查;在对华外交战略和态势上同样与美国站队,接过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大旗,透过欧盟,对中国奉行所谓“新现实主义”,除将中国宣布为“经济竞争者”,更将中国定性为“制度对手”。


在去西方化时代,除主动站队外,法国等欧盟国家,还可能被迫站队。德国智库学者鲁道夫(Peter Rudolf)在2018年5月不无担忧地指出,在新的大国冲突时代,美国目前看来不是选择寻求达成地缘政治谅解,而是选择推进具有显著冲突风险的权力竞争。一旦美国越来越奉行纯粹服务于其世界霸权利益的政策,它可能会更强劲地要求盟国在美国与俄罗斯和中国的权力冲突中提供支持。


在国际权力格局去西方化时代,即便特朗普当政,即便美国被认为在放弃世界警察角色和“自由世界”领导权,“搭便车者”法国及其决策精英层,可能仍会深刻认同赖特福特不乏自我证成色彩的西方中心判定,即:“一个多极世界(中国的崛起、预算限制、对欧盟未来的疑问等)使得以法美关系为中心的讨论,变得越来越不具相关性。新的地缘政治现实,已推动美国和法国为了共同的一致利益,进行更大程度的务实合作。被迫应对当下真实的、艰难的决定的法国决策人士发现,与西方阵营站队,益处更多。”换言之,在一个西方例外主义被除魅、美国同样需要盟友的变迁时代,奉行站队主义,无论主动或被动,可能已经被内化为最符合法国国家利益计算的占优博弈策略。一个对美站队主义或变相“再美国化”的长周期,似乎正在巴黎上空徜徉。


本文原刊《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篇幅所限,有所删节,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特此编发,供诸位参考。

法美罕见外交危机背后:马克龙原本另有所图|文化纵横

上一篇新闻

刚刚定了!第15届东博会南宁市放假2天

下一篇新闻

百名新加坡游客烟台寻芳赏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