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夏有才做客徽派畅聊合肥城市发展“三个年代”:从环城、滨湖再到拥湖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4月22日下午三点, 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夏有才老师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在合肥从事城市规划五十多年的夏有才老师,从南京来到合肥,把合肥作为“第二故乡”。他以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身份,讲述了合肥发展经历的“三个年代”,给出了一个荣耀城市背后的匠心独运和变化脉络。他认为合肥规划的蓝图不仅是科教之城和创新之都,还应是一个宜居的“花园城市”。

合肥首部规划:定为全国科教基地和铁路枢纽

徽派:夏有才老师深度参与和见证了大湖名城合肥70年的发展和变化。今天有点文科生见到理工男的新鲜感。城市规划师,用您的经验怎么解释这个职业?

夏有才:城市规划是为城市描绘美好未来,根据城市现状分析,科学发展一个城市,并从战略性的高度去规划。实现城市未来发展,必须是权力和智力有机融合,一代代政府官员、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各专业人员,和广大市民常年不懈的努力,逐年发展才能绘制成一张美好城市的蓝图。

夏有才做客徽派畅聊合肥城市发展“三个年代”:从环城、滨湖再到拥湖

徽派:听您有南京的口音,您是从南京过来,几十年没走?

夏有才:本来外地有想请我去,退休以后也有外面找我过去,但我都没去。我就在这里扎根,我要为合肥城市规划服务一辈子。

徽派:当年你到合肥时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踏入合肥第一印象是什么?

夏有才:我是上世纪60年代初大学毕业来合肥的。那时的合肥很破烂的。合肥解放是1949年1月份,当时一个古城墙,城墙都要倒了,到处臭水沟。解放后,1949年到1959年,合肥发展了一些工业。上海迁来不少企业,在东郊建了工厂区,现在叫长江东路,以前叫蚌埠路,最有名的是安纺,当时很有名气。有了工业就能发展了,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兴工业城市。60年代城市规划处于停滞状态。70年代之后,合肥城市建设开始起步了。万里1977年到安徽当省委书记,他非常重视合肥的规划建设。1978年,我随市领导到稻香楼宾馆参加一次他主持的合肥规划工作会,决定成立合肥市规划设计院,组织一个规划班子,编制一部法定的城市总体规划。我记得是1979年编的规划,1982年国务院批复的。当时合肥作为安徽省会,经济水平不如芜湖、蚌埠。但是作为江淮地区的合肥,地理位置优越,居皖之中,城市民风淳朴,有艰苦创业精神。所以国务院给合肥定了定了一个方向,发展科技教育。

徽派:科技教育城市当时就提出了?

夏有才:是的,全国有四个科技教育城市,北京、上海、合肥、成都。合肥首部城市总体规划定为全国科教基地和建设中的铁路枢纽。引进了中科大和中科院合肥分院,在董铺水库那里。当时,加快铁路建设,现在已经是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了,那个时候提出来是很了不起的。

到20世纪80年代初,为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市政府决定用改革开放的路子来走,政府把路修好,房子你自己盖,从长江路和金寨路开始,逐步推开,合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当时的“两路”改造提出四句话叫“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这四句话被国家写到首部《城市规划法》里,合肥还是很有创新思想的,通过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当年搞的西园新村和琥珀山庄,成为合肥房地产开发的先行优秀作品,在全国都是很有知名度的。

合肥城市发展经历“三个年代”,脉络清晰

徽派:合肥的城市规划发展还是脉络清晰的。

夏有才:合肥的城市发展变化分为三个年代,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20世纪末,合肥是环城年代,当时提出开放式的环城公园,在全国非常有名。全国首批国家园林城市,只有北京、合肥、珠海三个城市。五十年的环城年代时期,合肥在1958年就请了德国雷台尔教授规划了“风扇型规划”,陈衡局长忠实执行了生态型的规划结构。城市规划泰斗吴良鏞院士称为“合肥方式”,使合肥在环城年代成为全国中小城市的规划样板城市。

夏有才做客徽派畅聊合肥城市发展“三个年代”:从环城、滨湖再到拥湖

徽派:环城年代是合肥城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啊。

夏有才:到21世纪初,合肥进入了“滨湖年代”。城市扩展了,经开区拓出去了,市政府考虑老城太拥挤,就建立了政务文化新区,把市政府迁出去。在2001年到2010年期间又规划建设了滨湖新区,市政府的口号是“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当时滨湖新区起步不被看好,而现在发展得非常好,成为合肥滨湖科学城了。到2011年,国务院批准巢湖市一分为三,划给合肥、芜湖、马鞍山三个城市;把庐江县、原地级巢湖市的居巢区划给合肥。从此,合肥成为拥有巢湖、11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合肥,进入“拥湖年代”。

大家都知道,合肥是“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现在成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在国际上都是有名的。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合肥是中部的深圳”,从五万人口到八百多万城市人口,很了不起,这些都激动我的心。环城年代是合肥的改革开放初期,滨湖年代是改革开放快车道,到拥湖年代是加速度的发展,现在合肥GDP进入了万亿俱乐部了,成为国际知名城市,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城市规划。所以我写这部书《合肥城市规划七十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成就的组成部分。今年是党的一百岁生日,我是有61年党龄的老党员,将这本书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

规划故事:高新区、经开区是这么来的

徽派:三个年代的快速发展,引以为豪。您在参与过程中,有没有让您特别印象深刻的变化?

夏有才:我讲几个我亲身参加的规划故事吧。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我是合肥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副院长和总工程师,这时的合肥进入改革开放的初期。1985年,我代表市规划院带领一批专业人员到科学分院,做董铺科研基地规划。当时我结合这个案例写了一篇论文,参加全国的科学城会,对我触动很大。我参观了深圳的科技工业园、广州五山工业园很受启发,我觉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该把合肥的科研院校成果通过科技开发转换成生产产值,就应该搞个合肥科技工业园,这个提法得到市里、省里领导的重视支持。1992年,合肥科技工业园在城市西郊大蜀山麓开始规划建设。这个以市规划学会名义提出的科技工业园的设想,在省里获得了重大科技建议奖。后来,这个科技工业园升级,当时的国家科委将其批准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现在是合肥的一个重要科学创新平台。

徽派:经开区肯定也有故事。

夏有才:是的,当时,市领导提出合肥要学沿海特区,搞改革开放的经验,规划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时任市长钟咏三同志非常重视,提出“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规划理念,选了现在的会展中心地段,我代表市规划院和市领导到南郊十八岗一带编制十几个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当时省、市领导和专家们说这个像红宝石,有绿化、有居住、有工厂,可以以地生财、招商引资。当时规划图上路名没起,为在全国叫响,我就以黄山七十二峰像天都峰、始信峰等各个峰的名字起了道路名称。其中开发区东侧,有段烟墩路没有峰名可起。我去附近村庄调研,听说有个盛习友是解放军,为抢救山洪暴发溺水的妇女而牺牲,被追认为烈士。我听了后很感动,就将这段烟墩公路叫习友路。

夏有才做客徽派畅聊合肥城市发展“三个年代”:从环城、滨湖再到拥湖

徽派:原来道路取名字是这样取的。

夏有才:过去,陈衡同志对老城区路名就是以长江、淮河为界,按照安徽各个地市的方位来起的。滨湖就按照全国大城市来命名的,有北京路、天津路……

当年老火车站在明光路,交通扔挤,城市规划定在沿胜利路延长1.8公里的八一塘附近,建新火车站。我为坚持按规划建新火车站,提出技术经济分析,和省规划院许保春总工联名向省政协提出方案,得到省政协、全国政协支持,由省建设厅带队,我们到蚌埠铁路分局、上海铁路局、铁道部申诉,最后得到铁道部的支持,改为建设新火车站,建成合肥东部对外交通的门户。

到了拥湖年代,我们做了很大的文章,巢湖有很多历史人文遗迹应该得到保护。现在巢湖是国家级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风景区,全国五大淡水湖,拥湖的就我们一个城市。

中科大建设西校区,我也做了些工作。西校区征地要征用四个生产队土地,当时农民思想工作做不通,因为,政策上规定征一亩地只安排一个劳动力去工厂做工,老人小孩生活难以保障。当时我在建委负责征地,市领导带队叫我带队到西安、武汉去调研。西安很开放,他们规定建制的征用全部生产队土地,可以撤销生产队,给农民城市户口让他们变成市民。我回来写了调查报告,市里领导开会决定采纳西安征地经验,修订征地政策,仅一个礼拜就做好了农民工作。中科大很安心,东南西北中发展新校区,发展势头很好。

徽派:来龙去脉如此清晰,听得出来您对合肥的感情非常深。

夏有才:是的,现在我退休很多年了,但合肥的21世纪,我也是见证者。退休后也,我担任市规划学会的专职秘书长,以学会为平台,为政府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 、区发企业搭好沟通的平台。到了2008年,我在市规划局的领导下,带领一批编写人员,花了4年时间,编写完成180万字的《合肥城市规划志(—2009年)》。2013年辞去学会工作,受聘为市规划局顾问。2015年,市规划局说中央电视台要搞个《合肥故事》,规划这块故事要我讲。我讲了好几个故事,他们觉得不错。我想大家喜欢我就写一点,当时是叫《城市规划见闻录》。2020年疫情不能出去,就请张靖华博士帮我搞策划,一篇一篇写下来,用了大半年时间。我不会打字,全部用手写,送到打字店打印,拿回来校对,完成《合肥城市规划七十年》,于2020年底正式出版发行,算是了却一个大心事。这部书,我是以国务院批复的三部总体规划和两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主线展开的,按年代排序,每篇包含回顾历史、描述现状、展望未来三部分,基本做到有时间、地点、情节和人物,以体现真实性、可读性。总结了十二条规划经验,计25万字,200幢图片,做到图文并茂。

希望合肥从园林城市变成“花园城市”

徽派:一生事业和情感,都和合肥息息相关。从来没有瞧不上?毕竟你是从六朝古都南京过来的。

夏有才:合肥是我的第二故乡,很多地方都有我的足迹。穿大街、走小巷、走田埂,到现场查勘、调查研究,都要去跑。

徽派:合肥这些年发展那么快,您觉得有什么遗憾吗?

夏有才:应该说也有一些。最重要的是,城市的经济实力。20世纪初合肥很穷,城市的发展建设都是小打小闹。到21世纪合肥发展就快了。在1999年的时候,市里提了三个一百,100平方公里100万人100亿的工业产值,而现在合肥加入万亿俱乐部了,经济实力强大,想搞什么都能搞起来。1994年我就代表规划院提出搞城市轻轨,策划了四条线路。当时随市代表团到德国去考察,方案报到国家计委,问你们合肥多少人?100万。人家说等你们到300万人再来。过了十年,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决定大搞地铁,大大改善城市的公共交通。

夏有才做客徽派畅聊合肥城市发展“三个年代”:从环城、滨湖再到拥湖

徽派:20世纪时,合肥自行车有很多。

夏有才:那时合肥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到21世纪了,汽车越来越多,堵塞道路交通,市里决定搞高架路。开始,我也不赞成建高架,这会影响周边住户和景观。但总体上说,这些年交通发展的路子基本是对的,有地铁、道路、高架、立交,构成大的交通立体网络。还有就是城市防洪排水,前些年望湖城暴雨时淹得很厉害,应重视城市防洪、排涝。按照1331战略,我觉得城市要谨防“摊大饼”式用地发展,要有很多绿化农田,实现主城区和卫星城,各自发展有机联系,这样城市的生态才能得到保护。

总体说成就很大,不足地方也有。我们的环城公园,品味还有待提高。环城公园到现在为止,中间还跑汽车,这叫公园吗?建议市政府将环城道路建成游览观光道路,作为一个大花园,停止机动车进去,开电动观光车,供游客浏览。现在老城区附近地铁快开通了,完全可以禁止机动车进出公园。真正让环城公园成为大公园,将逍遥津、包河、琥珀潭、杏花公园逐步串起来,加入到环城公园游览站点中去。进一步沟通环城公园水系。合肥是西北高、东南低,相差十多米,可以包河公园水面为水平面,向西打水隧道,沿公园地下和琥珀潭水面找平、沟通,这样可以环城水面。

徽派:让环城公园成为一个真正的立体景观?

夏有才:对。环城公园各处仍保留,游船自琥珀潭从地下水晶宫似的水道延伸一直到包河公园,上下立体的,能划船,景点有楼台亭阁,这样,环城公园品位能提起来。建议把合肥园林城市变成花园城市,这样合肥更美。园林规划是重要的。园林是软环境,建筑是硬环境,要结合起来。1993年我陪市领导到新加坡考察,市领导就问我,新加坡是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合肥是园林城市,有什么区别?我认为花园城市具有更高的城市品位,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目标。合肥应加快园林化向花园化的过渡,处处是公园、游园、花园。

徽派:小市民听着就激动。我们的视角和规划师的视角不同,我们穿行其中,感觉很多城市变得有些千篇一律。

夏有才:应该说,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城市经过房地产开放,造城运动很厉害,有些部门急功近利。作为城市应该精雕细琢,形成自己的城市风貌特色。合肥老城很多历史文物都没了,新建的现代建筑格调不高。政务文化新区确实建得不错,整体规划和效果比国外不差,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中央电视台放的政务区夜景是很美的。滨湖新区建的也不错,就是有部分区段全是高楼混凝土森林,应该考虑开发地盘重视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形成错落有致的丰富景观。希望几个县市不要追求高层,要有自己的城市特色。

徽派:你散步喜欢去哪儿?

夏有才:我住环城公园附近,经常到公园散步,心情很舒畅。现在合肥各个公园都不收门票了。合肥要形成一个大的花园,同时要解决好城市交通。我现在不太满意城市交通状况,虽然总体不错,但我觉得城市干道 上停机动车是个大问题,香港地方那么紧张,也不准占用城市道路,所有车辆全藏到房子里去,出租车也不准随意停靠。我提个设想,在城市干道上,应每隔两三百米盖一个停车楼,或者结合地铁放在地下,像三孝口那地方,都停到地下去。现在庐阳区成立了老城改造指挥部,保护老城味道风格,解决好停车问题,淮河路步行街扩大了,也很美。你建的好,人家才去。老城还有不少文章要做。建议合肥应该编个古城规划,配合文化旅游;使老城成为商贸、文化、旅游、休闲中心。

夏有才做客徽派畅聊合肥城市发展“三个年代”:从环城、滨湖再到拥湖

徽派:最大感受,特别羡慕这个职业。把对城市的念想变成现实,蛮有幸福感,非常感谢分享。最后还要说一下,这本新书有不少读者很喜欢,有想买的可和瑶海区长江东路180艺术街区悦书房拾光书屋联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文 薛重廉/摄

编辑 许大鹏

上一篇新闻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武汉青年顶配生活样本

下一篇新闻

漳州东山:交叉核实+现场PK,看看“美丽庭院”花落谁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