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伶的那个“恶婆婆”,其实活得最痛苦
文/星空婉儿
一档《婆婆和妈妈》的节目,将陈松伶一家推到了观众面前。其中,讨论度最高的,就是陈松伶跟婆婆的关系。陈松伶婆婆因为言语“刻薄”,俨然成为了一个“恶婆婆”形象,很多观众为陈松伶鸣不平,这个不加掩饰的婆婆,她所承受的痛苦真的比陈松伶少吗?
1971年,陈松伶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是印尼华侨,3岁的时候,陈松伶一家来到香港。但是因为经营不善,还没等陈松伶长大,就家道中落,她被迫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她曾经说,她的梦想是好好读书,将来做一名老师。但是妈妈不允许,那时候,香港的影视业发展迅速,进娱乐圈成为了一条挣钱的捷径。15岁的陈松伶,凭借一曲《零时十分》拿下了“叶倩文歌唱大赛”的冠军,正式踏进娱乐圈。
陈松伶最开始拍戏的时候,都会带着功课去做。她想继续学习,奈何妈妈坚决不许。为此,陈松伶跟父母决裂,跟干妈的关系越来越好。干妈的女儿阿宝成为了她的助理,陈松伶非常相信对方,钱财都是对方打理。
在陈松伶一切顺利的时候,她再次迎来了一个打击:好姐妹阿宝背叛了自己。因为钱财在阿宝名下,2005年,陈松伶被阿宝扫地出门。身无分文的陈松伶一度绝望到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幸好这时候遇到了自己的亲妹妹,在妹妹的帮助下,陈松伶终于解开了跟母亲的心结。
也是那段时间,陈松伶被查出来患了卵巢瘤。2006年,陈松伶在新加坡做了手术。但是这个手术让陈松伶怀孕变得很困难了。
《圣经》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2006年,陈松伶手术没多久,她再次遭到打击:父亲离世。在她人生最痛苦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张铎。
虽然张铎比陈松伶小8岁,但是他将陈松伶宠成了公主。张铎不顾妈妈的反对,坚持娶陈松伶为妻。
这么多年过去了,陈松伶跟婆婆的关系一直没有多好,两人更像是相敬如宾的客人,不像是一家人。
陈松伶的一生,的确受了不少苦。她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她努力得来的。陈松伶的婆婆,心中的痛苦未必比陈松伶少,但是在外人眼里,她却是个“恶婆婆”。
01 痛苦一:家人不支持她
陈松伶的婆婆,是那种眼里只能看到儿子完美的人,因为先入为主的看法,她一直觉得陈松伶跟自己的儿子不般配。
在节目中,哪怕有这么多摄像头跟拍,陈松伶婆婆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儿子的称赞和对儿媳的不满。节目刚开始的时候,陈松伶婆婆说自己儿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然后开启了“夸儿”模式,一顿夸赞后,旁边的老公看不下去了,说:“你老是夸张铎,那他找的对象松松,怎么没听你夸过呢?”
从很多细节能看出来,陈松伶的公公对她还是很满意的,总是站在她的立场帮她说话。婆婆听到老公的话,略微有点尴尬,只能换个话题。
不仅老公如此,儿子更是站在儿媳那边。都说张铎是个情商很高的丈夫,他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婆媳矛盾,但这个游刃有余中,大部分情况是婆婆被儿子“教育”,然后为了儿子开始妥协。
婆婆去儿子家之前,陈松伶表现得很紧张。张铎教陈松伶说:“你要遵守我们家的纪律,东西不要乱拿乱动,要拿什么一定要问过我和松松。”
虽然,我赞同婆婆应该跟小两口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儿子的小家当成自己和老公的家。但是刚进门就要被儿子和儿媳这样“立规矩”,拿个东西都必须事先过问夫妻俩,心里多少会觉得不舒服。
人与人之间要有边界感,要相互尊重。但是婆媳毕竟是家人,如果儿子成亲了,便意味着自己成为了儿子的客人,这是一大痛苦。
这就好比一个独生女,她嫁出去了,回娘家后发现自己成为了“客人”,当初养大她的父母,现在要求她用任何东西必须过问、获得允许才能触碰,这种感受和落差,大概只有当事人清楚吧。
02 痛苦二:享受不到天伦之乐,成为一大遗憾
陈松伶的婆婆是个骨子里传统的女性,作为一个婆婆,她自然是非常渴望儿媳能为儿子生个孩子。这也无可厚非,天底下有多少婆婆能够淡然接受儿子做“丁克”呢?何况这个儿媳还比儿子大将近10岁,比自己都没小多少了,婆婆心里不痛快也很正常。
大部分矛盾都可以通过沟通等方式进行调节,而她们婆媳间的这个问题,是个死结。或许,陈松伶也是痛苦的,但是这种痛苦在无形中转移到了婆婆身上。
陈松伶试探性地问婆婆:“您觉得人家的宝宝怎么样?”
婆婆反问:“你是问我还是问张铎?”
婆婆接着说:“人家能享受天伦之乐,我享受不到,这是我的遗憾。”
陈松伶的婆婆,因为这个死循环,她将满腔怒火发到陈松伶身上,她不愿意放过儿媳,也不愿意放过自己。
她同时又是一个有知识和底线的人,她尽管生气,但是同样隐忍和克制。加上儿子和丈夫都不站在自己这边,所有的苦楚只能往肚子里咽。可以想象,当她抱怨无法享受天伦之乐这个问题时,儿子和丈夫一定是拿话堵住她的嘴,让她接受现实,毕竟,这是不可更改的,而不是与她共情,让她诉苦。
陈松伶的婆婆,在儿子结婚前就知道了这个问题,她会不明白这种遗憾吗?但是她有什么办法呢?比起无法享受天伦之乐的遗憾,无人倾听她内心的苦楚,这一点,更让她难受。
03 痛苦三:无法与自己和解,处在自我矛盾痛苦中
纪伯伦曾经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陈松伶的婆婆没有真正认清自己与儿子的关系,她就像个任性的老小孩,时刻跟陈松伶较劲,想证明自己才是儿子最重要的女人。但是每次较劲,都以自己的失败告终,即便是获得了短暂的“胜利”,陈松伶选择了退让,她便真的快乐吗?
她们争夺的核心是张铎,而张铎,一直站在陈松伶这边。在这场假想的“战斗”中,陈松伶的婆婆屡战屡败。
陈松伶的婆婆内心的矛盾的,她既渴望被人理解又害怕被人看透。她渴望老公和儿子的支持,又害怕他们看出自己的敌意。一面内心不痛快,一面装作礼仪得当,这样的婆婆,会不痛苦吗?
在很多情况下,陈松伶并没有给婆婆留面子。从陈松伶贴纸条的行为,表明在婆婆来之前,她就已经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势。婆婆性格强势,自然不可能“认输”,结果只会愈演愈烈。
陈松伶跟婆婆出去,婆婆表现出疏远感,陈松伶质问:“你怎么不挽着我呢”?这么一问,老人不是要被道德绑架,不得不挽着陈松伶?其实,陈松伶完全可以自己主动挽着婆婆,婆婆总不至于无缘无故甩开她的手吧。
还有一个细节,陈松伶跟婆婆抢着付款,陈松伶发现婆婆根本没打算付款,而是在看信息。陈松伶说:“妈,你骗我,你是想看信息,不是想付款。”
婆婆被当众拆穿,有点尴尬。其实完全没必要,既然自己没打算让婆婆付款,对方是礼貌性地抢单,还是直接退后,这都无关紧要吧。
表面上看,这个婆婆却是说话咄咄逼人,让人觉得不太舒服。但是仔细想想,便又觉得,这个婆婆真不容易。
作者介绍:星空婉儿,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得者,一个酷爱读书、酷爱旅游的汉语言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座右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能以文会友,欢迎大家一起畅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