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会成为日本最著名的清洁工?|CBNweekly未来预想图
Editor's Note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推出一个新栏目:未来预想图 × 100 个有意思的人。正如其名,它可能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也许能带你到达一些你未曾想过的地方。
第一期,我们选了清洁工新津春子。抱歉,我不想使用“匠人”这个称呼——此前我解释过原因。在日语中,“职人”这个词建立在“职业性”的基础上。什么是“职业性”?你可以想象一些关键词:自律、有学习精神、挑战自己,或者更多。所谓一生只做一件事,不过是花费了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于挑战,有人是迅速领会的天才,有人是熟练工。我们不以时长论英雄,却也尊重不断练习带来的成效。
所以,我尊重新津春子的学习与自省能力。如果真要鸡汤,拿这个劲头当第一碗也未尝不可。但我无意煲太多汤,愿这个小栏目能带来更多新东西。
这次,新津春子是我们选择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我们也有一个想法,也许能有更多人参与进来,你们推荐的人,会出现在我们的栏目里。乃至他们的朋友、他们眼里的世界,我们分享给你看。
一个新栏目+一名著名清洁工对职业性的再思考。
“我现在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实现。”新津春子说。
以前她并非如此。17 岁及以前在中国生活,因为有日本血统,同学欺负她,向她丢石子。回到日本、18 岁上高中后,因为有中国血统,还是有同学欺负她,在她座位上放置大量图钉。在打工的地方她面临的也是同样的境况。这类经历让她非常怕生,觉得自己是生存在文化夹缝中的人。为了获得肯定,她集中磨练自己的清洁技术,力图“成为第一”。现在在日本,她被称为日本国宝级清洁职人。
未来预想图 × 新津春子
摄影 | 米川健
△ 新津春子 | Niitsu Haruko
卫生管理指导员。1970 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中日混血。17 岁回到日本,进入清洁行业。24 岁起迄今,供职于日本机场 TECHNO 株式会社,现在为该公司 700 名清洁工的指导员。在英国航空服务咨询公司 Skytrax 实施的全球机场排名中,她负责卫生管理工作的东京国际羽田机场连续 3 年获得全球最高水准的“五星级机场”赞誉。(注:这类称号只有在清洁、服务等各领域获得高度评价的机场才可获得,其他 4 个获奖机场分别为中国香港国际机场、韩国仁川国际机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德国慕尼黑国际机场)
此外,她曾出演日本广播协会(NHK)纪录片《 PROFESSIONAL 专家的工作》(「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 仕事の流儀」),获得当季最高收视率。也曾参演《全世界最想上的课》(「世界一受けたい授業」)等电视节目。目前已出版《不烦不累扫一屋》《新津春子 世界第一的清洁巨匠》(「新津春子 世界一のおそうじマイスター」)等书籍。
Q:在你 23 岁、也就是到日本 6年后,你去“专门学校”(日本一类专科学校)念了大厦卫生管理专业。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当时已经认为这是值得一生从事的工作了吗?
新津:当时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还没到那样的阶段。
我 17 岁来日本时,全家只有极少数从中国带来的钱,很快就用完了,有时只能吃点面包充饥。最终因为清洁不需要日语也能用行动表现自己,只要打扫干净就能拿到工资,不得已,一家都做了清洁工作。
当时,我打工的清洁公司教给我们很多清洁技巧,我边做边学,倒也乐在其中。但是,日本清洁公司在教怎么打扫时,会告诉你清洁剂指定用哪一个,却不说为什么用那个清洁剂,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这样怎么能学会?我想,那在学校就能学会了吧?没学会也能问老师吧?于是,我就去专门学校念了半年,一共上了700节课。
专门学校毕业后,比起就业和工资,因为自己已经打扫过各种大楼,我更担心学不到新东西了。当时的班主任建议我去机场工作,因为机场很大,高的地方特别高,宽的地方特别宽,这样我就无法停下来思考。于是我就进了现在的公司,如今已是第 23 个年头了。
Q:在不同的职业系统里做久了,都会了解这个职业系统里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它存在的问题。你觉得在卫生管理行业、你所从事的职业里,你的职业发展路径是什么?又存在哪些问题?
新津:职业发展路径就是:不断学习、积累技术、评定、升迁。
在我们公司,每半年都要写自己的半年目标,直属上司会在这半年里评价成绩,决定职位升迁。我这半年的目标是在现在的公司下面开一家为家庭提供服务的清洁公司。可是提交半年目标和提案书后,公司不让我做,上司说:“要是亏钱怎么办?”我回答道:“一开始就只考虑亏损,那什么新事业都做不成,我的半年目标又该怎么办?”我一旦想做某件事情,哪怕上面不同意,辞职也要做,不会考虑丢了工作怎么办。之后我就跑到母公司去,跟社长说想开一家清洁公司,得到了社长的同意。
这个职业存在的问题就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会最先被扣工资;地位也低,拼了命工作工资也不高。
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对外倾诉得不够多,外部不够了解我们。清洁是为了健康,但人们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健康会变差。如果马上变差,大家就会认真思考清洁行业的重要性。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让大家知道这个行业的重要性,让这个想法慢慢渗透到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地位。
还有一个问题,目前已经很少有女性来做这一行。日本清洁行业从业人员主要还是男性,几乎完全没有二十几岁的女性。男性喜欢也可以理解——现在使用机器的清洁工作也很多。做清洁上了手之后,女性倾向于抓紧时间做好,但是男性会更加认真,这和厨师行业有点类似。
△ 日本机场 TECHNO 株式会社的清洁练习场。国家资格考试的练习也在此处。摄影 | 米川健
Q:你觉得在你的职位上,什么可以称得上“职业”二字?有职业素养的表现是什么?
新津:自己是不是“职业”,不是自己想的,而是别人必须这么认为才行。
你必须不断学习。现在很多人称我为“清洁大师”,说我“很厉害”,但这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如果不持续学习,很快就会有人超越我。就像一个圆,我在前面,后面的人在追赶着我。我要是不努力,就会落到他们后面去。专业的人,对人对物都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能考虑到更多细节,如果连“不能懈怠”这点都想不到,不能算有职业素养。
还有,能不藏私、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别人,也是职业素养的体现之一。什么都藏着,不能称为专家。我们早晚要离开这个世界,藏着的东西带不走。我现在写书也是这个道理,我有很多知识不是别人教授给我的,而是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所得。大家看了我的书,学会了想法、技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会变得轻松,这也是我存在的价值。
Q:日本有很多职业资格考试与认证。比如你就有“大厦清洁技能士(ビルクリーニング技能士)”“清扫作业监督者”(清掃作業監督者)这两个资格证。在你的工作中,它们起到什么作用?
新津:我持有几乎全部的日本清洁领域相关资格,每个都非常有用。如果没有“清扫作业监督者”资格就不能到清洁现场监督,没有“大厦清洁技能士”就不能在国家设施工作,没有“家庭清洁技能士( ハウスクリーニング技能士 )”,我接下来想开的服务家庭的清洁公司就缺少说服力。
为了获得资格和认证学到的东西,在职业之路上也异常宝贵。要前进,我不得不持续学习。
△ 东京国际羽田机场。图片来源 | MAHATHIR MOHD YASIN
Q:你遇到过哪些挑战?如何解决?最艰难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新津:工作方面和私人生活,挑战都不曾断过。我还一直主动挑战新的东西,没做过的事情都想挑战下。
我演讲时经常手足无措,和我父亲一样,比较怕生。不是不自信,是很怕那种不知道说什么的紧张感,我会觉得很恐怖。我谈论工作方式的演讲比较多,面向酒店、婚庆公司、殡葬公司员工等对象,演讲的内容自然完全不同。也就是说,提高他们生活、工作热情的方法并不一样。
考虑之后,我想我既不聪明,时间观念也不好,于是就开始训练自己不用草稿,入会场前只问是什么人参加——比如说在酒店演讲,受众是前台、服务生,还是管理层?进会场后先观察大家,再决定说什么开头。我甚至会去估算会场人数,如果是能容纳 800 人的会场,我会估算一下,说一句“没有 800 人呢。”要是有人在睡觉,我就会说“第三列睡觉的大学男生,对我的话不感兴趣的话先回家也没关系哦。”这样,话就自然地出来了。
△ 在国外做卫生管理指导的新津春子。图片来源 | 主婦と生活社
Q:很多职业都已经在强调“一生学习”的概念,强调要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在你的行业里,这些新东西、新信息是什么?你如何寻找、接受这些新讯息?
新津:新的清洁用品一直在推陈出新,我会去想,为什么推出这样的新产品,而且会试用。如果好用,我就会把它引入公司,让大家都用,这样,大家的工作变得轻松,也相当于降低了成本。
还有,多和人交流。每个人考虑事情的方式不一样,因为某个人的一句话灵光一闪,你有可能创造新的东西。
另外,不断思考、做各种清洁剂实验,这也是必须的。
Q:在中国,因为社会高速发展,所以频繁跳槽成了社会现象。你同一件事做了30 年,是因为它有趣、你有兴趣,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你对中国的年轻人有什么职业上的建议吗?
新津:因为清扫这份工作没有终点,总有下一个目标等待着我。
进这个公司之前,我在十几间公司打过工。在日本,做清洁类工作,工资哪里都差不多,一个地方能学到的东西学到了,我就辞职,去另一家公司学新的东西,因此当时我一天会在3家公司打工。
我觉得,要获得大的成功,人际关系的维护、积累、时机和运气缺一不可。
中国的现状我不是很清楚,如今日本很多年轻人看到招聘广告应聘后,如果工作途中发现和人合不来或其他原因,也会有很多人马上辞职。会去应聘,肯定是有什么原因。但如果因为与人关系不和就辞职,自己的工作水平也不会提高,一直都是 0 ,原地打转。
△ 新津春子制服的右侧袖子上方有一个“环境名工( 環境マイスター)”的标志,这是日本政府技能鉴定制度中的最高标志,也是羽田机场 700 名清扫工制服中的唯一殊荣。 图片来源 | BBC
说起“钱”,一次天灾人祸就可以消失殆尽,因此能抓住人心的不会是金钱。如果中国人只看哪边工资高就去哪工作,即便换了工作,上一个公司的人也不会给他好的口碑。再换一次,前一个公司的人还是不会给他好的口碑,最终,他会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更何况,从 100 万日元(约合 5.74 万元人民币)工资的地方换工作去 200 万日元工资的地方,如果没能做出 200 万日元的价值,最终也会被舍弃。
所以,人一直都被人观察、让人评价。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水平与定位,被抛弃也是理所当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