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人物 | 追逐透明和认知之中的“不确定关系”——许凯婷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而艺术把我们脑袋从黑暗的土里拔出来,睁开眼睛,不再盲从。
这世上有多少人可以睁开眼睛?
“大多时候我都看不清楚我在做什么,就如盲人般在透明中摸索。画较为具象的部分时,我会从侧面打光,还没干的硅胶有反光;而抽象的部分就如前面提到的不确定性,就不去纠结了,画到哪里就是哪里吧……”
许凯婷 Kaiting Koh,《潜伏者》丙烯酸、硅酮、环氧树脂36×30cm2,500RMB
许凯婷
许凯婷(1996年,马来西亚)毕业于南洋美术学院,获美术文凭(优秀奖)。
她对人际关系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社区艺术项目。2014年,她的作品被马来西亚 Lim Lian Geok Foundation和政治家卡帕·辛格(Karpal Singh)的家人收藏。近期探索物理空间与社会关系交叉的作品分别在新加坡Very Quiet Studio和新加坡Tan Tock Seng医院展出。
她的作品参加了“创意差异:2018年NAFA’s Best of the Best Showcase”和“品味艺术”(鉴赏家协奏曲与NAFA国际于2017年举办的集体展览)。她还参加了2016年的Pulau Ketam国际艺术节,2017年在波士顿的Muskat工作室展出了她在驻地期间创作的作品。最近,她获得了大华年度绘画新秀奖。此外,她还是2018年NAFA Fine Art Awards的获奖者。
认识艺术家许凯婷是在她的毕业展览上。那么多人的展览,我只关注了她一个。
许凯婷,The double portrait,2019
她在一层一层的绢上仔仔细细的画了一层一层。
但是许凯婷从来不满足于自己的技法。
她的关注点总是天马行空。
这次,她用那些看起来软软的、像是晶状体组成成分的硅胶,创作了“软透明”系列,也有着“绢”同样的脆弱和敏感。灯光映照下模糊而晃动的阴影,像极了我们观察到这个世界上的某种事物后,对既有认知的思考和犹疑。
许凯婷Kaiting Koh,《清明梦》丙烯酸、硅酮、环氧树脂55×28cm1,000RMB
你看到的是什么?感受到的是什么?
许凯婷通过“软透明”去体验并解剖“解读世界”的过程——
“读”可以大分为4步,
眼睛的感知,
视觉信息的传达,
大脑接收信息,
及对信息的解码加工。
我们通过这个过程来理解与认知事物,
软透明虚构了一组形象——没有需要脑补解析的诗情画意,并反复暗示并否定着观者脑海中搜索的诠释。我想为自己,也为观者介绍一种不确定性的“读”,除了读外在世界,同时也要读自己。
《漫游者》讨论了16世纪西方的宗教改革,人们开始自己解读圣经,进而推进了人文思想解放和文艺复兴。
许凯婷 Kaiting Koh,《漫游者》丙烯酸、硅酮、环氧树脂43×34cm1,000RMB
《忆》表达了人类社会从海贝到比特币的发展,它帮助我们理解与承认抽象的价值,而这种理解力创造了我们的社会。
许凯婷Kaiting Koh,《忆》丙烯酸、硅酮、环氧树脂16×14cm1400RMB
《发言者》探讨的是“话语权”的概念以及阅读如何赋予我们表达自我的权力。
奶嘴是小时候,当我们还无法表达自己时使用的东西。它是一种沉默的工具。在这副画中,我将其与人的下颌并置在一起,制造一种矛盾感。下颌可以被理解为讲话的工具,但是现在,沉默的奶嘴质疑着它的目的。
许凯婷 Kaiting Koh,《发言者》丙烯酸、硅酮、环氧树脂43×25cm1,500RMB
《直到爱将我们分开》参考了中国的戏曲作品——《梁祝》,让我们的爱挣脱短暂的欢愉,找更永恒的意义。我们看见了超越童话的喜剧结局,慢慢体会了悲剧的美。
许凯婷 Kaiting Koh,《直到爱将我们分开》丙烯酸、硅酮、环氧树脂69×59cm2,500RMB
许凯婷形容自己的“软透明”就像刘慈欣的小说《诗云》——将所有的汉字进行了排列组合,造了一片浩瀚诗云,但却无法在其中筛选出“美”:“软透明就像迷你的诗云,一团不确定的混沌,观者可以在其中观察、猜测、联想、质疑……”
许凯婷 Kaiting Koh,《读心术》丙烯酸、硅酮、环氧树脂36×30cm1,000RMB
如果你还是没有理解许凯婷的软透明,来卓尔书店看《读·的N种方式》,面对面地找出答案吧。
评论